【體路吉隆坡直擊】忍不住要多打一篇手記。
在看完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女子決賽之後,覺得現場環境實在不得不記下。先不管馬來西亞市民對乒乓球運動是否普及,因為普及程度會影響入座率,全個賽事連日來場館沒有坐滿過四分之一,但今天決賽卻接近爆滿,當地人留待今天才入場看最精彩的決賽也是可以理解,但場地10,000個座位中坐了5,000人是來自冠名贊助商的啦啦隊。
這龐大的啦啦團隊穿上紅白兩色衣服,坐滿場區兩場,還花心思安排各人座位砌出「活力年年,為你加油」的字句,當然不少得是贊助商的名字。這其實並無不妥,幾乎所有賽事的贊助商都可以預留一定數量門票,聽說這次贊助商就是買了5,000張門票。
出事的地方是,他們不是球迷,不懂看球賽的規矩。現場在球員進場前播放著強勁的音樂,這批「啦啦隊」就在載歌載舞,比賽期間大聲叫喊「中國加油」,還用手機用閃光燈拍照,最過份是他們有人舉起手機開著手筒在搖動,在看演唱會嗎?當主持人開廣播教導球迷球賽期間要保持安靜,不要使用閃光燈,叫喊聲雖是減輕了些,但閃光燈依然閃個沒停。對於比賽時精神需要非常集中的乒乓球員來說,這事真的是很騷擾,這樣的決賽還能有好表現嗎?
當時我站在場地,旁邊一位內地乒乓傳媒前輩也輕嘆說:「中國人不懂看球,我在德國、在日本看球,比賽時不會出聲,打氣也會為雙方加油,因為他們是想看精彩的比賽。」對,今天馬來西亞成為了中國主場。其中一位「啦啦隊員」說他是來自山東,贊助商包團請他們過來看比賽。
沒有商業贊助的話,今時今日很多比賽也沒法成事,但真的要100%滿足贊助商的要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