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根據衛生署數字顯示(註:1),多年來10大主要死亡原因中有超過一半是屬於慢性都市病(註:2),而且數字亦不斷增加(排除人口變化影響),由2001至2015年15年間,佔首位的癌症增加了25.3%,心臟病增加了31.0%,腦血管病增加了4.1%,綜合所有原因增加了40.4%(由33,305人到46,757人),這些主要疾病帶來香港沉重的醫療開支與負擔。
這些慢性都市病,又稱『低運動病症』,原因是有大量研究顯示,罹患這些疾病的其中一主要原因是日常運動量不足,有恆常運動習慣的人士能大大減低罹患這些疾病的機會,甚至能有助病患者康復,減低使用藥物,因此,『運動』的確『是良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運動量不足是導至全球第4主要死亡原因(註:3),2008年公佈數字顯示,欠缺體能活動導致全球百分之九的過早死亡個案,佔五千七百萬宗死亡個案中的五百三十萬宗。另一方面,恆常的體能活動可以減低因乳癌而死亡及其復發風險約五成,減低患結腸癌機會超過60%,減低腦退化症機會40%,減低心臟病和高血壓機會各40%,減低中風機會各27%,及減低糖尿病機會58%(註:4)。
可是,運動雖然能帶來健康很多好處,但全球仍有四分之三人口沒有運動習慣。近年美國運動醫學院研究發現(註:5),如透過醫療衛生界別專業人員將『運動』歸納為建議處方,並將『運動習慣』加入為基本健康測量指標,將會能有效提升市民的運動意欲和實踐。一般病人看醫生時候,有25%人士會詢問醫護人員有關『運動』建議;若經醫護人員鼓勵實踐『運動』的,有65%人士會遵行建議;另有24%病人,會自行上網查找與『運動』相關資料。
有見及此,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聯同其他7大主要醫療衛生界別專業組織,推出『運動是良藥 · 香港』(EIM)健康推廣計劃。除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外,其他7大主要醫療衛生界別專業組織包括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香港運動醫學及運動科學學會、香港肥胖醫學學會、香港西醫工會、香港醫學會、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及香港復康會。支持機構有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SportiHealth及 ME Fitness。計劃主要是透過EIM網站設立,提供『運動是良藥』資訊,鼓勵香港各界醫療衛生專業組織,共同協作,分享資源,互相轉介,身體力行成為EIM大使,並提供運動處方建議予身邊好友家人及客戶,藉EIM大使的呼籲參與實踐承諾,成為『運動』的實踐者。計劃開展禮已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開展儀式由體育專員楊德強先生聯同八大權威醫護及體育組織代表主持。
註1:http://www.chp.gov.hk/tc/data/4/10/27/380.html
註2:惡性腫瘤(癌症)、肺炎、心臟病、腦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糖尿病
註3:http://www.who.int/topics/physical_activity/zh/
註4:http://www.exerciseismedicine.org/assets/page_documents/eim-fact-sheet-2015.pdf
註5:http://bjsm.bmj.com/content/early/2014/04/23/bjsports-2013-093080.full.pdf+html
資料來源:「運動是良藥 · 香港」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