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題】板球比賽攻守分明,防守一方除了希望減低對方得分,更加希望盡快令對方十一名擊球手中的十名球員出局,繼而提早結束球局。以下是我們在球賽中經常會看到的出局方法:

1. 投殺(Bowled)
最簡單直接的出局方式,投球手直接用球擊中擊球手身後的三柱門,令三柱門的橫木掉落。
2. 接殺(Caught)
球被擊出後,球在落地前被防守球員接住。

3. 跑殺(Run out)
擊球手未及在球擊中三柱門前抵達擊球綫。(手持的球板被視為身體的一部分。)擊球手試圖跑分時,已經跨出自己的擊球線,而此時防守球員用球擊中擊球手正在跑向的三柱門。

4. 擊殺(Stumped)
守門手用手套接到球,持球擊中三柱門,擊球手未及回到自己的擊球線。擊球手擊球時站到其擊球線以外,球未被擊中,而守門手在擊球手回到擊球線之前,持球擊中或用球擲中三柱門。

5. 觸身出局(Leg Before Wicket)
鷹眼系統圖示,紅色線是投球實際航道,緊接的藍色線時電腦預測、如果球沒有擊中擊球手身體或護具的航道。縮寫為「LBW」。投球後,如果擊球手未能用球板擊中球,球直接擊中擊球手的護具或身體,而裁判裁定如果沒有護具或身體阻擋的話,球將會擊中三柱門,此擊球手就會被判出局。此例是為了避免擊球手故意用護具或身體阻擋三柱門。
每當球擊中擊球手的護具或身體,投球一方通常會大叫「Howzat?」(How is that的簡稱),詢問裁判決定。在頂級國際賽事中,裁判作出判決後,球隊可以提出挑戰,以鷹眼系統判斷球的航道會否有機會擊中三柱門。
其他較少出現的擊球手出局方法包括:擅自離開球場(Retired)、拖延時間(Timed Out)、故意用手接觸球(Handled the ball)、阻礙防守方(Obstructing the field)、身體或球板撞跌自己的三柱門(Hit Wicket)。
大家明白未?
香港板球Facebook專頁
體路飛龍隊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