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資訊】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跨學科教授所組成的研究團隊,按照「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報告卡」的九項國際指標,包括「整體體力活動」、「組織性運動參與」、「動態遊戲」、「步行或踏單車往返學校」、「靜態行為」、「家庭支持」、「學校體育」、「社區及環境設施」及「政府策略和資源投放」,首次為本港兒童及青少年的體力活動作全面及系統性評估、與全球三十七個國家及地區的數據作出比較,並按結果提出改善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不足之建議。
研究顯示,香港兒童及青少年在「整體體力活動」及「家庭支持」指標表現最差,評級為D。在「整體體力活動」方面,少於半數的兒童及青少年可以達到每天進行體力活動一小時的國際標準。在「家庭支持」方面,則只有約三成兒童及青少年每週最少一次和父母共同參與體力活動。香港在「步行或踏單車往返學校」和「社區及環境設施」兩項指標表現最好,評級皆為B;約八成的香港兒童及青少年以走路或踏單車方式上學;另外近八成父母認為社區環境安全,而大部分青少年對政府提供的社區運動設施亦感到滿意。
至於「組織性運動參與」、「靜態行為」以及「學校體育」三項指標,香港的表現則一般,「組織性運動參與」評級為C-,「靜態行為」以及「學校體育」的評級為C。在「組織性運動參與」方面,香港只有四至五成青少年的參與度達至釐定的基準,當中以男生比女生更積極參與。「靜態行為」方面,香港只有約半數的兒童及青少年達到每天看電子螢幕不超過兩小時的國際標準。
「學校體育」方面,近八成學校每週有兩節體育課,但實際課時比原訂的少兩成。只有三成學校有制訂體力活動相關的政策文件。雖然學校舉辦校運會及校際運動比賽情況普遍,但卻未有評估實際參與人數。至於「動態遊戲」和「政府策略和資源投放」兩項指標,研究團隊由於欠缺數據或預設基準,無法為香港釐定等級。
香港表現最差的兩項指標-「整體體力活動」及「家庭支持」,與其他國家的評級相比,前者接近全球平均水平,反映全球兒童及青少年的整體體力活動水平較低;後者的表現則無論對比全球高收入國家(表一)或亞洲其他八個國家(表二),評級均較其他國家落後。香港成績最好的兩項指標「步行或踏單車往返學校」和「社區及環境設施」,於全球排名表現出色,不但高於全球高收入國家的平均評級,並為亞洲九個國家中排名首位。
至於香港表現一般的指標-「學校體育」及「靜態行為」在全球表現亦屬一般。在「學校體育」方面,香港比韓國(評級為D)為佳,卻落後於日本及內地(評級分別為B及B+)。至於「靜態行為」,香港與荷蘭、瑞典、日本及紐西蘭同評級為C,比美國和澳洲(評級為D-)為佳,而加拿大、蘇格蘭及韓國的表現則最差,評級為F。至於「動態遊戲」及「政府策略和資源投放」方面,香港和全球許多國家及地區一樣,皆因為缺乏具體數據而無法評級。
資料來源: 中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