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訪】人生在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慾望,不同的選擇,這是自然不過的事。月初銀牌勝方組四強賽事,南青對南華一戰,相信大家仍歷歷在目, 兩隊鬥到最後一刻,南青最終僅負5分。梁民熊(Bear) 在「倒戈一戰」成隊中得分王。外界說他走出南華的後備席後尋回自己,但今年30歲的他,卻無悔在南華的歲月,視轉會為開展他籃球生命的另一階段。
我成日講,在南華的日子雖然打得少,但學到的多。
「好多人會以為因為球隊太多人、所以放我落去,直接講就是球隊放棄了我,但其實是我自己要求轉去南青。」三年前由飛鷹轉投南華, 為的是想一嘗取得銀牌和季後賽冠軍的滋味,目標達成,自然就想到新方向:「自球隊上年取得銀牌冠軍後,就已經開始有這個打算,當時想:如果季後賽都拿到冠軍,就覺得應該要踏入另一階段,就是享受籃球。」

南華去年擊敗永倫奪得季後賽冠軍,加上在飛鷹的時候已取過常規賽第一。作為在甲一球壇打滾多年的球員,Bear已拿過本地球壇的三個「最高殊榮」-銀牌、聯賽常規及季後賽冠軍。兩年前由飛鷹轉去南華的時候,Bear亦曾經聽到很多負面聲音,但當時的他,堅守「做好自己」的座右銘, 外界聲音從來都不是他作出選擇的一個因素。
「有人會享受留在大球隊的存在感和光榮感,但我比較享受能夠落場的快樂,現階段的我淨係想打波。」球場現實就是,每個人上場的時間不會是均等,很多時都是因應表現而決定,「 可能自己有時都把握不到。」踏入「盛年」的他,明言自己不想浪費餘下的時間,所以他選擇換個地方,就如每個表演者一樣,都希望能夠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舞台,在有限的時間中能夠在那發光發亮。
三年過去,他從沒有因為他的選擇而後悔,「我成日講,在南華的日子雖然打得少,但學到的多。」Bear認為,在南華,他最大得著就是加強了自己的防守和對抗性,「始終在大隊, 各方面的要求都會嚴格點, 防守通常都要求一對一,這些都是自己以前未到家的地方。」轉投南青後的Bear,直言最興奮是可以有多點機會在場上挑戰外籍球員,他笑言,早幾年都是隊友挑戰,「在飛鷹的時候唯一有機會對外籍球員就是代表香港隊出去比賽的時候,但一年最多一兩次,得三四場, 不會有太大得著。」
「同門對決」一役中,令人覺得其實在「下游位置」 的球隊並不輸蝕。Bear指球壇近年受到「外援」風氣的影響, 甲組的整體水平有所提升,令本地球員在各方面的技術都有進步。 身為隊長的他又點名讚揚徐遠征和黃律堯都是具潛質的球員, 在年青球員中,較為淡定的兩人。但他指他們仍需累積球賽經驗,「 年青球員普遍都有專注力不足的問題,表現會如海鮮價有起跌,上場對東方就是好例子,班小朋友面對壓力時便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 。」他又表示,球隊在銀牌達到賽前所定下的四強目標, 聯賽的目標亦一樣。

當你在球隊想有成績的時候,其他東西會放輕少少;但當你發覺其實有其他人可以取代你的位置、又或是能夠分擔你的角色的時候,就會覺得是時候要將家庭和其他方面的東西看重。
本周五(28日)、甲一男籃聯賽開鑼戰,又是南華對南青的兄弟之戰,Bear盼續以改變了的心態去應付這場硬仗。從前籃球是一切、是首選,Bear坦言:「當你在球隊想有成績的時候,其他東西會放輕少少;但當你發覺其實有其他人可以取代你的位置、又或是能夠分擔你的角色的時候,就會覺得是時候要將家庭和其他方面的東西看重。」離開大球隊,他指現在終於能平衡各方面的時間,「以前一星期起碼有六至七課,生活離不開練波、比賽、睇帶 ,但現在一星期只有三課,時間鬆動好多。」

多出來的時間,他選擇放在已經一歲大的小朋友身上,至於未來會否讓小朋友在籃球方面發展,他說無太多想法,老套說句,身體健康就可以。目標仍然清晰,只是在這個階段的他,選擇換個地方,換個角色,用他想要的方式繼續走籃球員的路。
- 日期:2017年4月28日(五)
- 地點:修頓室內場
- 時間及賽事:
19:00 南華 對 南青
20:40 遊協 對 永倫
昔日相關報導:
梁民熊專訪: CHANGE FOR A CHANCE
圖、文:溥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