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網誌】香港體壇一直都有很多出色的運動員,而大部份港人(包括我)都只能從電視或網上平台觀看香港運動員比賽,有時候可能因為播放權限,只能從新聞片段看到比賽精華,有時甚至連新聞報導機會也沒有,所以每每有大賽在香港舉行,我都會很珍惜現場「睇」比賽的機會。
四月時香港舉辦了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世錦賽可以說是奧運會以外,級別最高的賽事,難得在港舉行,我幾乎天天都去將軍澳單車館,看的除了是一眾港隊單車代表,也想親身感受世界級單車賽事,由不太懂看,到開始了解,甚至主動去查找賽制,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
「參與運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觀賞開始」
來到六月,一個我期待已久的賽事,亞洲劍擊錦標賽,終於在香港上演。
亞洲賽,是亞洲級別最高的賽事,每一年都會舉行。一般的世界盃和大獎賽,都是單項的(有的大獎賽是男女子單一項目一同進行),只有亞洲賽、世界賽和綜合運動會(如奧運*、亞運,世大)才有男女子,三個劍種,個人賽和團體賽,共12個項目於同一比賽進行。
今屆的亞洲賽是首次在香港舉行,香港曾經舉辦過亞洲青少年劍撃錦標賽,那已是廿多年前的事。香港劍撃總會於2015年奪得2017年亞洲劍擊錦標賽的主辦權,而整個籌備工作亦同時展開,由尋找場地,到其他賽事實場考察取經,洽談贊助商,大大小小的事,都有劍擊總會上至委員,下至職員去參與,而我也有幸參與其中公關委員會的工作。以運動員身份參加亞運,世錦和奧運,我算是很有經驗,2010年,也試過以殘奧會運動員委員會身份到温哥華參與冬季殘奧會運動員委員選舉。但以觀眾,傳媒的身份參與劍擊亞錦賽,就是第一次。
6月15-20日的賽事,我天天都到亞洲國際博覽館,支持的,不只是香港運動員,支持的,還有香港的勇氣和遠見,「夠膽辦」的亞洲賽。
亞洲賽,從來未試過在香港舉行,為什麼呢?是香港沒有場地?還是香港沒有辦劍擊賽事的人材?我不是從前的當權者,所以我也不太清楚。我只知道一個運動員的夢想,一定是在主場比賽。
第一天賽事就上演男花女佩個人賽。男花,一直都是香港劍擊的星,亞洲賽男花項目,個人也好,團體也好,每次都「有牌落袋」。第一日有亞洲劍神張家朗比賽,我就帶了世界車神李慧詩來看比賽。曾經有次跟家朗食飯,我們在開玩笑,他說自己比我厲害,因為他拿過亞洲冠軍和世青冠軍,而我當時就「神回」了他,我說我沒拿過世青冠軍,我一拿就是成人組的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結果他就這樣「慘敗」於我之下。自此以後,我們有時候也會討論一下比賽的經驗,主要是心態的交流吧,而我也漸漸感受到他對於主場出賽的一分緊張。
來到亞博館5號場館,一入場就看到場館佈置很完善,感覺是和奧運會的佈置相似。主賽場設有五條劍道:四條顏色劍道和正中間的決賽台劍道,完全可以感受到站在場上比賽的興奮感覺,我也到香港隊的「地頭」與一眾運動員閒聊一番,大家都異口同聲說場地很靚,是參加亞洲賽有史以來最靚,更重要的是場地內更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如已退役運動員,體院的職員,當然少不了很多傳媒朋友,大家一來是觀看亞洲頂級賽事,二來也是一個朋友碰頭的好機會。
今次同大家先分享場地感受,下一篇將會同大家分享睇比賽既過程,以及舉辦一個大型賽事,對劍擊發展有幾重要和多大的幫助,大家要留意下一篇賽事篇啊!
*2020東京奧運會將設有六個及團體項目,是奧運歷史上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