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雅加達直擊】1945年8月17日,前印尼總統蘇加諾在雅加達發表《印尼獨立宣言》,宣布印尼由日本及原宗主國荷蘭手中脫離正式獨立(雖然及後經過約4年的獨立戰爭)。73年後的這一天,印尼亞運足球隊在愛國者球場中迎戰老撾,全場3萬名球迷「Indonesia」之聲不絕於耳。對國家的愛,就是這麼簡單。

運動能感動人心,早已不用多說,印尼球迷在東南亞對足球的熱愛也享負盛名了很久。筆者出發前也心裡暗忖很希望能在現場看到印尼國家隊的比賽,即使是半場也好。就在預備出發到愛國者球場採訪港隊男足第3場分組賽的早上,看到有成員特意到雅加達為港隊打氣的「香港力量」專頁上寫道今日是印尼假期,才驚覺8月17日原來是這裡的國慶,再碰巧尾場正正是印尼迎戰老撾的一仗。機會來了,飛雲。

印尼球迷早在頭場已經陸陸續續入場預備,甚至當中很大部分亦有為同屬伊斯蘭教國家的巴勒斯坦打氣。每當港隊球員犯規、領黃,以及把握有巴國球員受傷的優勢而入球時,場內都會噓聲如雷,而及至後半段球迷漸多時便開始預習主隊一場的打氣動作。港隊一仗完場哨聲一響,伴隨著鼓勵兩隊的掌聲和歡呼聲之外的,便是模式冰島球迷的「維京戰吼」,而且也的確頗為齊整。

一直在記者室旁的混合採訪區等候「郭Sir」和「嘉緯」,已經感受到印尼球迷那種「未開波,先興奮」的澎拜激情。趕緊完成港隊賽後的稿件後直奔出場區,未踏出室外的一剎已被震耳欲聾的打氣聲震攝著。「Indonesia」的叫聲、「維京戰吼」、揮毛巾唱歌等等不同的打氣方式不斷轉換,這些在香港本地並不常見。雖說港隊一直有批忠實球迷每仗入場支持,但印尼球迷不論在人數還是形式均毫無疑問在我們香港人之上。當今場賽事更適逢國慶日,印尼球迷倍加落力打氣之餘,場上的球員同樣踢得更落力,結果憑前鋒Costa獨取兩球,加上Saputra的錦上添花3:0大勝老撾而回。可惜筆者要趕回酒店,錯過了球賽終結的時刻,未能感受球迷眼見大勝而回的興奮。

上文雖說過香港球迷的人數及打氣方式比不上印尼,但對自己所屬的代表隊的熱愛卻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亦更值得尊重。對上兩場港隊分組賽的看台中均出現一個弧獨的身影,用盡力氣地大叫「香港加油!」「恆仔」這位香港球迷只買了一張飛往雅加達的單程機票,隻身就這樣來了這個對他陌生的國度為港隊吶喊,「香港隊走多遠,我就走多遠。」
然而「恆仔」在昨日一仗卻遇上不愉快事件。早早入場的他先要花盡唇舌才獲准掛起印有「香港」二字的橫額,開賽不久更有一班名為「中國龍之隊」的球迷開始進佔他附近的位置。「恆仔」賽後稱這班說廣東話的內地球迷除了曾以粗言辱罵他之外,更一度作勢動手,最後他因憂慮人身安全而搬到另一位置。其實最令「恆仔」氣結的是,賽會一直不容許他掛起印字的橫額,卻到「龍之隊」以至印尼球迷的旗幟視若無睹。幸好筆者執筆之時,「恆仔」固然已安全無恙地離開球場,更已開始為港隊晉級十六強後的行程作打算。
對自己所屬的地方、所屬的代表隊,你的熱愛又去到哪個程度?是每場比賽叫到聲嘶力竭?還是甘願隻身遠赴未知的國度打氣?其實愛從來很簡單,但只在口說卻不行動,你愛的人和事又如何感覺到?
圖、文:麥景智
亞運會正式開幕前,《體路》今日起會同大家連續一個月倒數,包括每日推出 #撐起港隊逐格睇,以及運動員專訪,當然唔少得 #SportsroadTV啦!記得留意我地各大社交平台(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及亞運專頁,要收到最快消息,當然要下載《體路》應用程式,接收第一手香港隊新聞!(Android版本請按此|IOS 版本請按此(測試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