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記協30周年特輯】「風之后」李麗珊:推動風帆 體記有功



【體記協30周年特輯】香港體育記者協會成立至今已有三十個年頭,1996 年阿特蘭大奧運金牌得主、一代 「風之后」李麗珊亦早在 1988 年活躍於本地滑浪風帆賽事,可說與體記一起成長,彼此相交多年,結下真摯深厚的友誼,「珊珊」形容這是其運動生涯中獎牌以外的最大收穫,足以回味一輩子!近年愛上羽毛球的「風之后」又寄語新一代體記勿忘初心,在爭搶即時新聞的同時,可花多一點心思發掘深度題材,讓讀者有更多機會細閱運動背後的動人故事。

滑浪風帆作為香港傳統運動強項,歷年來人材輩出,多次揚威國際賽場,本地青訓亦做得有聲有色,不過李麗珊回想起三十年前,「滑浪風帆」四個字對大部分人來說都相當陌生,這項運動得到普及,到現在廣為人知,「珊珊」認為除因運動員取得佳績而受人關注之外,記者報道也應記一功:「如果一項運動冇人識就冇人玩,冇人玩就冇青訓,冇青訓就冇精英……這是一個循環因果。外界總覺得運動員背後只有教練的悉心指導,以及科研人員作全面支援,其實記者為我們推廣和報道,同樣是重要一環。」她補充:

「運動員與體記的關係從來都 是唇齒相依,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別看「風之后」永遠台型十足,口才了得,甚具大將之風,原來年少時的李麗珊不太懂說話技巧:「真要多得體記的『訓練』啊!那時候經常接受訪問,回答記者提問不可馬虎『隨口噏』,否則別人難以交差,寫不到好的報道,也許功多藝熟,自己逐漸學懂找重點,更好地組織和表達,連腦袋亦轉快了!」「珊珊」強調與體記相處的模式,絕對不能公事公辦,這樣的話,採訪與受訪便會欠缺火花,記者報道變得淡而無味,難以引起讀者共鳴,無論對自己、運動推廣甚至讀者亦非好事,「大家必須付出真心,把對方視作朋友看待,保持良好關係,相處才能坦然。」

李麗珊(上排左三)奪得奧運金牌後與體記分享喜悅。
李麗珊及黃德森亞運奪金後與體記協會會長霍震霆齊齊開香檳。

李麗珊征戰多年,獲獎無數,接觸過的記者多不勝數,問她與體記之間最難忘的往事,原來皆與運動會有關:「1990年北京亞運會, 滑浪風帆還很冷門,自然沒有人預料到香港運動員可以贏得獎牌,結果我拿下銀牌,由秦皇島回到北京的那個晚上,阿 Can(前體育記者鄭少琴)站在選手村等候我做訪問,這是我對體記的第一個印象,我十分欣賞她那份楔而不捨的精神。」六年後,「風之后」挾世界冠軍之名衝擊阿特蘭大奧運會,成為全港傳媒追訪焦點:「當時大家已是朋友關係,我知道記者想近距離採訪,自己卻要集中精神比賽,唯有被迫『疏離』,可說又愛又恨。直至奪取金牌之後,我們都衝破了『防線』,我深深感受到體記並非單純為了工作,而是用好友身分去見證這個歷史時刻,分享我的勝利喜悅,感覺妙不可言,廿二年前那一幕情景,到今仍歷歷在目……」由工作關係變成朋友,「珊珊」與體記的友情已昇華至另一層次,1999 年她與黃德森結婚,姊妹團中就有3位女體記。

「我們就如一家人!即使已退役多年,大家仍一直保持聯繫,閒時相聚話當年,這份情誼可是我人生中的意外收穫。」

李麗珊認為體育記者友善易相處,懂得愛錫和保護運動員,深信每一代體記與運動員都可成為知心摯友。

珊珊與黃德森結婚時,由體記任姊妹。

儘管「風之后」極少與新一輩體記接觸,但依然關注體育新聞,在網媒流行的世代,她亦追上潮流步伐每天滑手機瀏覽資訊:「以前很喜歡『鋤報紙』,細嚼其他有興趣項目的運動員故事,現今時代改變了,科技發達,樣樣要快,有利有弊,想知道比賽成績『一 Click就掂』,可是較少探討及分析性的文章,體育新聞亦須要更立體、更深入,有 Story 才能吸引讀者啊!」

文:黃頴釧


香港體育記者協會於1988年成立,今年已踏入三十周年。為慶祝成立三十周年,香港體育記者協會聯同冠名贊助商香港賽馬會,於2018年12月6日特別舉辦了「賽馬會體記協會香港體壇三十傑」選舉,以表揚在1988年至2018年間為香港體壇屢創佳績的運動員。《香港體育記者協會30周年特刊》亦已出版,足本內容請按此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