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題】閃避球,大家可能聽過甚至玩過,但大家對閃避球規則未必有真正認識。大家會否知道香港原來有正規的閃避球隊,更有超過100間中小學擁有閃避球校隊?究竟,閃避球有什麼吸引之處,在香港的發展狀況又如何呢?
閃避球的玩法其實十分簡單。對陣雙方各派出10名球員,其中9名為內場球員,負責在場區內攻擊。另外1名球員是外場球員,亦即是大家所叫的「鬼」,負責在場區外圍攻擊。任何內場球員被球擊中頭部以下的身體,而未能阻止球反彈落地或出界,便要出局到對方的外場區,成為外場球員。若外場球員成功擊中對方內場球員,便可以「復活」重回場區。比賽採用兩局制,每局比賽5分鐘。當完場哨子聲一響,裁判便會計算雙方內場球員人數,兩局人數加起來較多的一方取勝。
這項節奏明快刺激的運動,其實在日本及台灣早已十分流行。上世紀90年代,日本有漫畫家推出以閃避球為題材的漫畫《鬥球小子》,日本的學校甚至以閃避球作為體育課的教材。但閃避球約在10年前傳入香港,卻一直未能普及起來。直至近兩年,情況開始有轉變,愈來愈多中小學發展閃避球隊,令這項運動開始被重視。身兼中國香港閃避球聯會副主席及香港代表隊總教練的卓俊權(阿蘇)指,去年聯會才開始舉辦學界比賽,反應出奇地熱烈,「起初我們沒有設下參賽名額,但得到的回應十分好。到今年的比賽已經有數十間學校參加。」
事實上,雖然閃避球是以攻擊對方身體為目標,但卻十分重視禮儀。「阿蘇」形容閃避球「很正面」,十分適合小朋友,「我們會教導學生在比賽期間仍然要保持禮儀,比賽前後都會和對手握手、向對方教練和裁判道謝。」除了禮儀,閃避球亦具備良好的發展條件。「阿蘇」就指出,球員沒有特定身型要求,換而言之可以吸引更多人參與,「基本上任何人都適合參與閃避球。因為場上的球員各有職責,某些球員可能力量較強但反應較慢,某些可能接球和協調能力較強,所以閃避球員沒有太大身型限制。」真正高矮肥瘦人士也適合參與的運動。
正因為這些特點,「阿蘇」在大學時期接觸閃避球後,便慢慢開始全身投入這運動。他現時既要處理聯會的大小事務,又要負責代表隊的訓練工作,還要兼顧另一個身份:就是代表隊球員。「阿蘇」身兼三職,難免有時會感到疲累,覺得很難兼顧:「始終都比較辛苦,但現在代表隊水平仍未足夠,自己還是需要落場幫一幫手。」球員和教練,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阿蘇」同樣喜歡,「當球員可以將自己情緒爆發出來,要有火。但當教練時就要冷靜,分析場上的情況。一個是要身體打球,另一個是用腦打球,兩個角色都有挑戰性。」
「阿蘇」的熱血同樣感染了代表隊的球員。就讀中五的劉浚希(Allen)初中時接觸閃避球,曾經隨校隊到台灣參與比賽,現時跟隨代表隊訓練。本身是籃球愛好者的Allen認為,閃避球比籃球有優勝之處,「閃避球比籃球更刺激,來回節奏更快。數十秒間便可能由領先幾人變成落後,所以一定要十分集中。而且閃避球包含了其他運動的特色,不同崗位的運動員都適合參與,例如籃球員、足球的守門員、手球員等。」閃避球還有另一樣吸引Allen的地方,「這運動很講求士氣,所以不論在練習還是比賽時都十分開心。」
只不過,翻查奧委會的網頁,香港閃避球還未正式納入奧委會轄下的體育總會,甚至連學界體育聯會的比賽亦榜上無名。現時坊間除了香港閃避球聯會外,還有香港閃避球總會。「阿蘇」形容這狀況是「百花齊放」,「當初我們成立聯會,也是希望可以將閃避球推廣開去,現在可說是閃避球界可謂百花齊放。」他又指,要進入奧委會的門檻十分高,「既要有一定資金,代表隊比賽又要有一定成績。但現時代表隊仍然未夠水準,暫時只以訓練為主,沒有參與國外的比賽,希望可以盡快達到我們所訂下的標準,之後參加比賽。」但「阿蘇」亦說,其實香港閃避球的水平僅是排在日本和台灣之後,排在亞洲第三。
「在香港,發展任何一種運動其實也十分困難。」的確,要將閃避球推廣成主流運動所遇到的困難不少,「單是要找適合的場地舉行比賽已經不簡單。雖然閃避球所需要的場地只是一個標準排球場,但由於比賽日的時間十分長,不論是租用康文署的場地還是私人場地,都十分困難和昂貴。今個月18日將舉行全港校際閃避球錦標賽決賽,這次幸好有區議會及康文署幫助才能容易地租用整天的室內體育館。」資金從來都是運動推廣主要困難之一。「阿蘇」表示,為球員尋找資助亦十分困難,就連比賽用球也缺乏。「因為皮球是特製的,雖然和排球一樣大小,但用皮比較軟。在香港幾乎沒有渠道購買,我們現在直接從日本購買,又和製造商洽商,希望可以購入更多皮球,讓更多人接觸閃避球。」
展望將來,「阿蘇」當然希望為令更多人接觸閃避球,「其實現時閃避球在學界已有一定知名度,這批學生可望在未來成為有實力的球員。」Allen說,希望能正式代表香港出賽,「阿蘇」同樣希望閃避球能成為正規項目,「希望聯會能盡快進入奧委會。這樣一來,可以替聯會和球員找到更多資助,之後正式成立香港代表隊出外比賽。」
全港校際閃避球錦標賽資料:
日期:2014年5月18日(星期日)
地點:蒲崗村道體育館
文:麥景智
圖:徐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