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動潛能.英國之旅】利珮兒:球場不分疆界 足球成世界語言



利珮兒(Dorcas)

【體路曼徹斯特直擊】運動能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對於校內有不少少數族裔學生的玫瑰崗中學男足教練利珮兒(Dorcas),便是一個好例子。「足球就是我們的語言,一種能讓人合作的媒介,所以不需擔心溝通問題。」執教校隊6年,看到學生由反叛個性,因為足球而塑造正面的性格,她説已是最大的回報。

在玫瑰崗中學任職中文教師的Dorcas,一直以義務身份擔任校隊教練,對教務充滿熱誠及準備自我,是她作為教練的重要原則。雖然校隊並非專業隊伍,但她對球員態度亦有一定要求:「態度是基本條件,不想他們在球隊內當玩耍。我經常強調他們在能力以內要做好,能力以外要嘗試,盡量發掘他們的可能性。」球場亦是一個另類教室,讓學生在不同環境獲得進步,即使球員們的天賦不在讀書,但會在球場所鍛練出的紀律性,應用到生活各部份當中,成為更好的人。

曼聯前鋒拉舒福特(Marcus Rashford)以往在青年軍球會Fletcher Moss Rangers訓練,今次4位教練亦有到訪球會並帶領青年球員訓練。

Dorcas與另外3位「香港賽馬會地區精英教練培訓工作坊」及「賽馬會學界足球發展計劃」教練,在今次曼徹斯特之旅進行足球及學習文化交流。讓她所驚喜的是,當地小朋友的訓練紀律比她想像中高:「以為歐洲生活較自由,但對紀律性方面要求嚴謹,見到小球員亦十分配合。而且曼聯亦在社區推動教育工作,不只是提供足球訓練,也會教授課本知識,這些都是難得的經歷。」

Dorcas認為要將能力不一的球員,訓練成有組織的球隊,是在校隊執教的最大困難。至於要與不同種群的球員溝通,卻完全不成問題,「一般的教導方法都是被動,但我的球員時刻都主動地問問題,只要他們喜歡足球,根本不需要想辦法互相融合。」她另稱球隊比賽後,並不一定即時作賽後檢討,而是大家圍著坐,討論自己所想之事。而執教校隊6年的Dorcas,正好陪伴一代學生完成學界生涯,互相接觸的時間比一般老師更多,亦是種種經歷促成情同家人的關係。

回憶在教練生涯早期,Dorcas曾收到來自學生家長的致謝,隨著年月增長,她對此的體會亦隨之加深:「有位球員的媽媽原本不想兒子踢球,原因以為是一種粗魯的運動,所以只讓他打乒乓球,後來嘗試踢球後產生不少正面影響,因此很感謝我。被人讚當然開心,但當時未能意會到箇中意義,直至後來帶校隊,親眼見到學生的成長,才發覺足球的影響力之深,同時覺得所花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除了足球校隊,Dorcas亦身兼田徑校隊及西貢U12足球隊的教練,每周六則以佳聯球員身份出戰「賽馬會女子聯賽」,周日同樣要帶領西貢U12比賽。訓練、比賽及工作佔了她絕大部分時間,「一周有兩日要跑兩趟訓練,最疲累是坐車往下一場練習,亦要把握空檔吃東西。回家通常都10點多,剩下不多私人時間,但是覺得一切都有價值。」熱情有時會隨時間消逝,但當興趣成為生活一部份,關係便變得不可分割。

圖、文:李子正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