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2019/2020學年的學界比賽可謂一波三折,學期初先因社會運動而導致多項比賽延期,及至農曆新年假期後新型肺炎疫情爆發,最終停課近4個月後,學體會以安全為由取消所有補賽。在種種風波過後,我們找來不同的學界人對談,從中再思學界比賽這回事。今次請來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體育老師姚汝基。
你帶隊參加學界賽多年,有甚麼深刻經歷?
最深刻是學校在2018/19學年奪得紫荊盃男女校組最佳進步獎。大約5年前我在收拾學校獎盃櫃時,找到兩隻體積很小的獎盃,字跡已經十分模糊,本來打算棄置。不過詢問校長後才得知這兩隻是1978及1979年時學校取得的Omega Rose Bowl(紫荊盃前身),於是我就把它們擺放出來,往後幾年一直想著,會否有機會再取得這個獎盃?每年看著學校的分數進步,最終在18/19學年達成。這是一個全校團隊、合作取得的獎項。
成績以外,個別同學在校際賽的表現亦令人深刻。記得約兩年前的學界田徑賽,有位C Grade女同學跑800米比賽,只跑了約100米便甩鞋,但她一路努力追其他對手,一隻腳白色、一隻腳黑色地完成比賽。
也試過跟一位同學講,只要集中跑贏綠色衫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有機會多1分,幫學校升班。他不是長跑的選手,只是在其他項目借過來,但搏了老命地跑,最後只得第9名,沒有標準分,但他回到看台第一句就是問:「阿Sir我贏了綠色衫,是否多了1分?」好開心看見同學對比賽這麼有心。
可否談談體育老師/教練在學界賽中扮演的角色?
給同學一點目標和夢想。我校的分工是教練多以訓練精英學生為主,老師主要找出有潛質的幼苗給教練培訓,以及發掘能夠爭取標準分的同學,他們的動力會較運動成績好的同學低,可能就要由老師作鼓勵。另外老師亦要配合學校、與家長溝通,例如比賽與考試撞期時,老師就要作出安排。我們試過有同學因為要離港比賽,所以由老師保存試卷,帶到當地讓同學應考。
你認為學界賽的重要性是?
學生不同於精英運動員,精英運動員會自律訓練,即使知道比賽延期亦會繼續練習。但初中同學未必有太多目標,學界賽是一個刺激與動力,令他們去練習及求進步。他們可能會因為取得一個小獎牌,因而得到鼓勵、繼續練習。有些學生會因為學界賽而成長,或者有機會獲選成為香港學界代表隊成員,可以出戰埠際比賽。第一次穿上香港隊制服,對他們而言是十分開心的事情。說實話,有多少人能做到專業運動員?也不會期望他們每個都能做到專業運動員,所以代表香港的機會可能是一生一次,對他們而言已經好開心。
至於隊際項目如排球隊,學校從D3組開始打拼,慢慢升上D2、D1組,再到沙排學界賽取得獎項,學界賽讓球員一同成長、建立友誼,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讓她們一班好姊妹留下回憶與經歷。
得悉今年學界賽取消後,你有甚麼想法?
今年學校參加了游泳、越野校際賽,惟球類及田徑就取消。田徑原本頗有期望,為最後一年參加學界賽的同學感到可惜,但當然也會繼續支援學生,比如獎學金部分,不會因為同學未能幫學校取得獎牌就取消這些支援。
我們希望能盡量跟足指引,平衡學校與訓練,現在希望能盡量為同學安排校外的訓練,跟從教練練習(訪問當日尚未收緊限聚令、康文署亦未關閉運動設施),希望在疫情淡化後能追上進度。當你從讀書的角度思考就會明白,如果3個月不讀書,你都會跟不上進度,所以停課期間需要有線上授課。3個月不作運動訓練是同一個概念。現在要開始為來年學校賽作準備,最快9月就會舉辦下個學年的游泳校際賽,希望到時候同學能追上訓練進度。
圖:何子淵(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