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將鬱悶轉化成力量



【體路專欄】運動人就是打不死。面對被動戰局時,我們都有種消化、調整再反彈的韌力吧!執筆之時已經進入我回港後在酒店強制隔離的第14天,當然沒有愛上被困住的生活,但也覺得將鬱悶轉化成力量了。

上篇提到因工作要從荷蘭回港並在酒店進行強制檢疫,陰差陽錯下入住了磨砂窗戶的房種,加上從自由的環境,轉移到強制隔離21晚(對,不是21天,是22天21晚)的困局,即使早有心理準備,但身處欠缺陽光的有限空間,還是一大挑戰。硬著頭皮待了一星期後,又因不同原因,換房的申請幸好獲批。雖然升級至其他房間又要再添一筆洗費,說實在強制隔離對抵港人士時間及金錢上的代價確實不菲,但終於換上開揚景觀,一望銅鑼灣及跑馬地,重要的是接觸到陽光!陽光、開揚環境及流通空氣,的確會令隔離人士,特別是好動的運動人心曠神怡許多。

話說回來,其實上篇也無意放負,只是想借自己的經歷去讓大家了解隔離人士的狀況,以及關注心理健康。拋磚引玉,既然開了這個話題,容我多用一篇篇幅說一下。

體路專欄,曾詩敏

創意是個好東西。有天覺得,既然在房間內都會保持運動,又會拿出floorball球桿練習,不如自娛。於是疊起我的食物和物資,當是擺攤位,射球考準繩度(看片請按此。是的,我有朋友送來紅酒及鮑魚,謝謝厚愛)。在房間變通練習的不只我,大家可能也知道,澳洲網球公開賽有球手因包機上有人確診新冠肺炎,必須進行14天隔離。叫苦連天之餘,也各出奇謀在房間練波保持狀態。譬如英國球手Heather Watson在房間內跑5公里,上傳影片更被廣傳。又譬如有球手使用床墊,甚至窗戶進行對打練習。不過,畢竟我鄰房不是球員,我也不敢挑戰酒店玻璃強度,就不敢這樣炮製運動交響曲了。

這兩星期以來,很感激不少朋友在我沒有請求的情況下,送上關愛,甚至物資。須知道對於被隔離人士,偶然在送飯時間外,聽到有人敲門,除了有時是衛生署人員過來檢查,或在第12天及19或20天過來再檢測外,收到其他東西還是很驚喜的。除了對本人的關愛,有朋友亦對討論心理健康這個題材非常支持,提出建議及資源,譬如原來香港大學有製作「Wellcation」21天身心健康計劃的建議(詳情可按此)。得知這些資訊真好,畢竟在香港對隔離人士心理健康的關注並不普遍,希望借一己之力,可以請大家分享更多。接下來,還會再多做一點影片類的東西。體路專欄,曾詩敏

體路專欄,曾詩敏

這些日子,靜觀著窗外黃泥涌峽天橋,早上寧靜,再慢慢開始堵成車龍,又到過了下班時間,晚上回復寧靜,夜裡自是另一種美–這已經成了我在房間忙碌以外的小情趣。回港之後,感覺香港沒有比我上年底離港時變好。確診數字反覆,體壇距離回復正常還是遙遙無期。不知隔離完結後,我真正踏回香港,也仿似真正踏入2021年,有些新的工作機會要來了,到時會是如何?上篇我寫,21天可能會讓我練成一個心態,甚至另一境界。會好的,運動人,有創意,有堅持,有同理心,互相支持,我們都會好的。

最後,在此特別感謝新認識的酒店員工Zoe,不時致電及關心住客,作出很多暖心小舉動不遺餘力。有時關愛如同我們的努力,未必著跡,但會在時日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