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體育舞蹈代表陳慶瑋網誌:天份論



【運動員網誌】在習舞多年的經歷,「天份」往往被論作「可育之才」的先決條件,學生是否有出色的關節靈活度、肌肉控制或協調,足以跟上課堂進度或內容甚至比賽所需。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教學,所謂的「天份」似乎更建基於日常的生活習慣,家庭的教育模式。

所講的日常生活習慣,是充足的運動量,無需是十項全能的專項訓練,但至起碼有充裕的活動時間,跑步、落公園玩、行山、踩單車、游水等,不單單利用日新月異嘅科技產品讓孩子自行打發時間。

家庭教育模式,取決於長輩們所給予的價值觀。在家中普及有「姐姐」照顧的時代,小朋友還會否具備應有的自理能力和責任感。或是理解所擁有的一切物質或愛護並非理所當然,避免養成「飯來張口、要錢伸手」的壞習慣?

門下曾有幾位「傑出不協調」的小孩,從最初掌握「開合跳」、「原地跑」都有困難,確實也未想到,經過一段日子的訓練,至今也逐步攀上了香港排名賽的三甲。

我們從不鼓勵孩子要花上多少金錢和時間利用課堂堆砌成果,更着重能夠從生活上改變習慣模式,建立出更完善的態度和價值觀;縱使有量身訂做的課堂計劃鋪排,更重要還是有家長願意信任和配合。

對於家長抱着「我俾咗錢,你就應該幫我搞掂哂/教好佢」的心態…..然而學生能見上老師所佔的比例時間有限,即使遇到適合的老師,亦只能作為一條引導的鑰匙。

引用小朋友都懂的愛迪生名言「天才,是一分天份,加上九十九分努力」來造就的。

很多人用上「天份」一詞,抹殺或否定了別人在背後的默默耕耘,或許當中所講的耕耘,未必是披星戴月的苦練,而只是微不足道的生活點滴所堆砌而成,但當中所蘊含着的心機和鋪排也往往是大家所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