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or.專訪】山藝教練單日連攀香港三大岩壁 山丘之嶺享受一人之境



【體路 X Junior】在20多年前,當行山還未在香港普及之時,山藝教練張志輝(Paul sir)已經與山野結下不解之緣,後來亦將興趣拓展至越野跑及攀石。山野是他最感受到無拘無束、能夠毫無保留地找到自我的舒適地。2019年他曾征服攀山者夢寐以求的珠穆朗瑪峰,即使遇上疫境仍未停下腳步,除了去年在13日內登上香港最高100座山,也在1天內以Rope solo形式連續攀爬魔鬼山、飛鵝山及獅子山,並將過程拍成命名為《Project Alone》的紀錄片。

Paul sir曾在初中有機會參加學校活動,在西貢大灣露營,惟因經濟問題未能參與,後來他透過負責行山活動的社工安排下,接觸行山及露營活動,並找到當時人生中唯一的滿足感:「行山是我第一次能夠找到自我的活動,因為香港社會的價值觀一直都是向錢看,讀好書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奈何在這方面經常感到挫敗,因此養成以自卑態度去面對生活所有事,唯獨在行山當中,體會到靠自身努力做好一件事的感覺,這種滿足感可說是養活了我。」

花費大半積蓄行山 成就改變一生的決定

世界很大,人的短暫一生難以體會到所有事物,Paul sir在成長階段找到自己的終生興趣,他說這是絕對的幸運。2004年他透過行山雜誌報名到台灣玉山旅行,但當時的旅費及裝備費用合共近港幣8,000元,已花去他積蓄的大部分,回想起來,Paul sir坦言當年是付上人生最大勇氣去作出決定:「當時猶豫了多時,因為當年出國行山是很大件事,不像現時這樣普及。這次一定是人生中最大膽決定,始終剛出社會工作便All in一切去行山,但至今我從來沒有後悔,因為那次經歷令我擴闊眼界,並為之後的行山生涯帶來不少正面影響。」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20多年來,Paul sir的足跡遍布5大洲。其中在2019年5月,他和盧澤琛、黎樂基組成首支香港官方攀山隊,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征服「8,848米」是不少攀山者的畢生夢想,Paul sir對此也有著憧憬,「但滿足感不止在於高度,而是視乎會否有滿足感及自我成長機會。只要一步一步行,我們就會與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愈來愈近,當有機會來到時便將它捉住。」Paul sir在珠峰登頂後沒有隨團隊下山,而是繼續往8,516米的洛子峰進發,更成為首位連續攀上兩座8,000米山峰的香港人。

玉山是台灣百岳之首,去年Paul sir亦計劃啟程再到當地,實現一趟台灣百岳行。可惜新型肺炎席捲全球,遠至珠峰大本營亦錄得確診個案,因手停口停的關係,Paul sir的全職山藝教練身份亦需改為兼職,他指在這階段仍有能力兼顧興趣和工作,也算是一種福氣。為了鼓勵自己,他將台灣百岳行的概念搬到香港,決定在13日內登上香港最高的100座山,平均每天最少行7座山。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受Free solo啟發 發起「Project Alone」計劃

走過百山之旅後,世界疫情依然持續,於是Paul sir再發起「Project Alone」計劃,嘗試以Rope solo形式攀上獅子山。Rope solo是一種有保護的單人攀爬方式,在沒有其他人輔助的情況下,需要攀爬者獨自完成上繩及收繩動作。至於舉辦「Project Alone」的靈感,是取自美國攀岩高手Alex Honnold在2017年徒手攀爬酋長岩的壯舉,Paul sir跟攝製團隊分享想法後,正式展開是次挑戰,「最初我只想在1日內爬上獅子山,反而導演笑言以我的能力太輕鬆了,不如嘗試加大難度。最終我們決定增加魔鬼山及飛鵝山,並結合越野跑及攀岩方式完成旅程。」

備戰近半年後,Paul sir在12月28日展開挑戰,早上6時他先攀爬魔鬼山的「戰爭迷霧」,這是全港現時最長的運動攀登路線。花費2小時完成後,他由魔鬼山炮台跑上衛奕信徑第3段,啟程往飛鵝山,並在早上10時半展開「日落裂縫」的攀登。2小時後他再由飛鵝山沿沙田坳道直奔獅子亭、回歸亭,最後迎來的是難度最高的獅子山。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由「覺得自己係零」到攀上世界之巔

獅子山的懸崖峭壁在多年來深受攀岩者歡迎,但這裡也不幸地發生過受傷甚至死亡事件,Paul sir認為以獅子山作為挑戰的最後一站,是對身心構成極大考驗:「獅子山的最後兩段是整個挑戰中最難的部分,在練習中我未曾試過靠一次成功攀上,同時在挑戰尾聲之際,體力和精神上已經消耗了很大部分。在其中一節我更不小心爬到抽筋,幸好沒有太大影響表現,否則一定不成功,甚至有墮崖受傷的危險。」歷盡9小時30分的挑戰,Paul sir成功攀上獅子山頂,比預期的12小時起額完成,他笑言或許是絕處逢生的關係,因而將自身能力推至極限,再配合天時地利人和下,達致幾乎沒可能做到的成績。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小時候「覺得自己係零」,直到攀上世界之巔,Paul sir每一次也在成就不可能的任務。縱使出身寒微,但人卻不應該被現實限制自我,若然命運一早已被註定,人生絕對沒有趣味可言,「綜合以往失敗經驗,很多時我們都認為自己沒機會去突破,唯一就是盲目去做,以增加成功的機會。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失敗也是有它的得著,從踏上珠峰後,我發現在挑戰的過程中除了自己獲益外,身邊的人都會被正能量所感染,從而帶給我的動力嘗試更多挑戰,是一個理想的良性循環。」

圖、文:李子正(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50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Junior,junior50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Kubrick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