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懶人包】一文睇清場地單車全能賽點玩?



【體路專訊】場地單車項目全能賽在2012倫敦奧運首次成為正式獎牌項目,男、女子組各有18名運動員角逐。2020東奧全能賽包括4個項目,捕捉賽、配速賽、淘汰賽和記分賽全部在一天之內舉行,對選手的意志及耐力要求極大。到底全能賽對運動員的要求有多大?這個項目的玩法又是怎樣?

參加全能賽的選手,在四個賽項後得分最高者為勝。全能賽首三個賽項依次為捕捉賽(男子賽10公里、女子賽7.5公里)、配速賽 (男子賽10公里、女子賽7.5公里)和淘汰賽(每兩個圈淘汰排名最後的選手),在這三個項目得第1至第3名的選手俱會得到40分、38分、36分,往後的名次每名所獲分數減兩分,第18名的選手得6分。

捕捉賽是典型的競速衝線賽事,18位車手一同起步,男子組鬥10公里,女子組則為7.5公里,首名衝線者勝。

配速賽為東奧新增賽項,同樣男子組鬥10公里,女子組鬥較短距離的7.5公里。配速賽在經過首5圈後,贏出每圈的運動員可得1分,超越主車群1圈可一舉獲得20分,反之被主車群追上的話則會扣20分,完成賽事後得分最高的選手勝出這個項目。須當留意的是,在配速賽中所獲得的任何分數只用作決定各選手在該項目中的名次,並不會計算入總成績的分數當中。

淘汰賽堪稱最刺激的項目,18位車手同時出發,每兩圈有一次衝刺,最後1名衝線的選手就會被淘汰,直至最後留在場上便為之獲勝。

最後一個項目記分賽中所得的分數將直接加入總成績得分,是決定最終名次的關鍵。比賽每10圈有一個衝分圈,首4名衝線的車手依次獲得5分、3分、2分和1分,最後一個衝刺圈可獲雙倍分數;與配速賽一樣,車手超越主車群1圈可得20分,落後1圈則會被扣20分,四項賽事累積得最高總分的運動員勝出。

香港場地單車女子隊在2020東京奧運的中長距離項目獲得2張奧運入場券,3名女將逄瑤、楊倩玉和梁寶儀將會選其中2位出戰麥迪遜賽;兩位出戰麥迪遜賽的運動員當中,其中1人會出戰全能賽。麥迪遜賽會在香港時間周五(6日)下午4時15分在伊豆單車館作賽,全能賽則會在周日(8日)進行。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