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亞運手記】有香港運動員說:「亞運會就是我們的奧運。」基於項目的限制,亞運會往往代表了部份港將的終極目標,有些港將一生人亦只得一次亞運會的機會。香港記者走到亞運會直擊採訪,只盼為這些奮鬥故事紀錄下來,卻偏偏在這仁川亞運的「亂世」中,僅過一半賽程已令人身心疲累。這篇原先應在抵達仁川首天便應記下的手記,足足遲了9天,與韓國人對抗多天後,今天才得以坐下來記下這令人沮喪的經驗。
作為全亞洲人的運動會,主辦國招待來自亞洲各地的運動員、工作人員、記者及觀眾來到他們的國家。但仁川作為今次主辦國,很明顯是為了讓亞洲人看到他們自我中心的強國一面。
由開幕前有運動員於訓練期間無理被阻止訓練、運動員巴士被阻止進入會場、記者按時搭上傳媒班車卻因不夠人數拒絕開車等,我們攝影記者每天被阻止攝影,甚至連在混合採訪區作訪問,也有工作人員前來阻止我們僅有的權利。
採訪港將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穿上攝影背心,每天坐上兩至三小時的車程,有時候只為了記下港將僅僅幾分鐘的「Show Time」。記得首幾天到武術項目採訪,我們持證進入攝影區,卻被傳媒經理以我們不在記者名單上而高呼「Out!」趕出場,逼使我們於看台上與一眾觀眾高角度拍攝,甚至連港隊的隨團攝影師也不能幸免。攝影記者的證件,有名無實。
經理論後問題無法解決,傳媒經理後來見我們在混合採訪區採訪最後得第七名的港將,他卻前來以運動員要到記者會為由,阻止訪問(記者會只讓獎牌運動員出席)。即使運動員已表示不用參與記者會,堅持繼續訪問,但我們還是受了無數次的阻撓。
筆者不年少但仍然氣盛,與之理論之後,在埋頭打稿時就不斷被這位傳媒經理打擾,表示要「Talk to me」,其後他更以我拒絕「Talk to him」為由,表示要拍下筆者的採訪證件向組委會投訴,更出動警察到場投訴記者,究竟記者只為攝影及採訪的權利,為何在仁川亞運中都蕩然無存?
今屆仁川無理事件每天發生,場館每天都需攝影記者申請「high demand」攝影限額為由,每天行家早上6時起床工作至晚上11時方回村休息,昨天「大會紀錄」是凌晨2時,但每晚還是要花一個小時去逐項項目申請「high demand」證件,申請了非確保攝影記者一定可在場進行拍攝,每天更要早一小時到場出席簡介會,看看你有沒有運拿到那比iPhone 6還難抽到的攝影證。
觀眾在鏡頭前看到工作人員有身體阻擋李慧詩奪金後接受有線電視直播的訪問的片段只是冰山一角,前線記者在仁川每天都在忍受韓國人每日更改的採訪制度,連韓國記者也埋怨今屆組委會安排混亂。
採訪港隊不辛苦,即使長時間工作,看到獎牌落袋,四面金牌來自三項運動,運動員那奮鬥精神還是令人會笑著睡,但每天花時間向堅持說韓文的工作人員糾纏及乞求我們原有的採訪權利,這才令人最氣餒。來仁川前筆者準備了這採訪行程足足半年多,每晚氣餒入睡前,只能好好著自己別忘了當初的心,努力去記下運動員的奮鬥。
行家們,與運動員一起努力!倒數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