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軍醫札記】隨行人員的XO



20141017-01meganli

【體路專欄】體操館裡正進行男子跳馬的頒獎儀式。頒獎台最高處,第一次有香港人的身影。他瞄一瞄台下,有上兩次大型運動會都因為名額問題不能成行,今次終於名正言順在代表團中的烏克蘭籍教練,和終於抽到籤的相熟隨隊的物理治療師。

運動員和物理治療師,是相識,也是緣份。倫敦奧運前的初夏,運動員隻身跑到北京訓練。雖然技術突飛猛進,但亦因為突如其來的訓練量傷了肩膀。運動員身為外隊不能看當地醫生,要香港「空運」物理治療師北上治療。

治療師除了醫肩周炎,也醫思鄉病。運動員找不著同伴講廣東話,體院的飯菜不合口味,治療師便每晚帶著運動員出外吃晚飯。雖然沒有豆腐火腩,但有源源不絕的青島啤酒,伴著的話題、有車、有樓、有女人。男人的浪漫,桌子以外,無人會懂。

可是,倫敦的場館裏,找不著治療師的身影。在大型運動會裡,香港隊的物理治療師入場證都是「Fo」,算是奧委會的職員。香港隊的方針是,用最少的人數,支援最多的隊伍,好處是奧委會可以彈性調動,但隊伍永遠到最後一刻才知道會是誰會支援比賽。團隊中不乏博士、教授級人馬,沒有酬勞自支假期到場支援。運動員準備四年得來的勞損,到臨比賽前一刻才和盆托出,雖然慶幸有專家照料,但總有點相逢恨晚。

回到亞運場館另一角,我們見到韓國和日本的隊醫。他們胸口掛著的入場證是「Fx」,聽說是全宇宙最難申請的。「x」顧名思義是專項的額外認證,隊醫當然跟著隊伍走,只可以進專項場館,大多都是已經和隊伍合作多時,任何一位運動員說要「包手膠布」都知道他們是指strappal, Elastoplast, cohesive, tear lite, K tape 還是coban的治療師。難怪領隊多艱苦,都想有這樣的一位隊醫隨行。聽說,韓國田徑隊已經成功爭取到三位「Fx」治療師,日本田徑隊更有六位,還未計算拿day pass或者不入場在周圍酒店「金屋藏嬌」的按摩師和訓練員。當然,有這樣的安排,國家隊的「Fo」的認證亦相對較少。

在觀眾席上,我們也看見來自其他國家,同樣拿著隊醫認證的人。他們一卷膠布都沒帶在身,細看下才知道他們其實是總會董事和家屬,利用入場證滿場飛的花蝴蝶。

在 「x」和「o」中間,我會毫不猶豫選擇「x」。「o」者,到場支援後,晚上還要回總部處理其他項目的運動員一直至夜深,甚至例如我在劍擊隊完成亞運之旅後便被徵召臨場支援沒有撞賽期的男子板球隊。對專項和運動員認識不深,我只靠著平常負責物理治療師的交更字條便硬著頭皮上場。六晚接近通宵的日程在平常單項比賽完成後通常都有數天假期透透氣,但大型運動會裏,完成一項比賽再頂更多項比賽,總有點吃不消。

到最後一天銅牌戰,香港男子板球隊力戰而敗。當中的球員,尤其是特別為亞運轉為全職的球員難掩失望神情。我卻只能在他們最重要比賽最後一刻以特約性質支援全職運動員,心中總有點愧疚,有點鬱悶,因為我比起黃子華口中那十年都沒放過一次催淚彈的防暴警察更業餘,更「無煮過餸扮大廚」。到比賽完結時,我和對手孟加拉的治療師握手。看見對方入場證上綠底白字的「Fx」,我在想:連孟加拉都知道「Fx」的重要,千辛萬苦也要審批隊醫進場,再回想體操館伴著金牌選手的教練和物理治療師,香港的運動員,其實值得擁有更多。

 

相關閱讀:【亞運軍醫札記】新加坡睇樓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