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籃球場上,他們流過數不清的汗水,曾幻想成為發光發亮的職業籃球員,這是他們的夢。但現實是,面對全職球員收入不穩、職業生涯短促的殘酷,兩位來自台灣的年青球員鄭德維和劉人豪紛紛打退堂鼓。從小喜歡的運動,卻因為現實無法把之成為終生職業,兩人同嘆:「雖然是有點可惜,但是也沒辦法啦。」
▲年僅17歲的鄭德維自小就是籃球愛好者。
成熟的大「籃」孩
身高194cm、體重95kg的鄭德維擁有著典型籃球員的體型,球技也不俗。早前他跟隨所屬球隊來港參加「新青聯會青年籃球邀請賽」,首仗就獨取31分,更協助球隊勇奪該賽事冠軍。鄭德維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籃球,加入成為校隊成員。因為身高關係被老師選入球隊,同時亦成了他愛上籃球的契機:「覺得籃球這種運動很有趣,它需要很多不同的技術,譬如說防守、走位等,沒有其他球類那麼簡單。」
即將升上高中三年級,功課日漸繁重,鄭德維用來練球的時間少了,只能趕在放學後參與第二節的球隊訓練。練習回家後還要處理功課測驗等事情,幾乎每天只有5個小時睡覺,雖然感到疲累,不過他卻說出一句:「有累才會有成長。」連旁人也感受到他對籃球的熱愛。兩年前他因為打球令腳部韌帶受傷,要拴柺杖、打石膏,但他堅持出席球隊訓練,在場邊看著隊友們練習,他坦言過程痛苦,想儘快康復,重返籃球場。
明年就要面對大學選科的問題,雖然鄭德維對未來還沒有具體的打算,但卻先行否決了當職業籃球員。其實,他是很想成為職業球員,但升上高中後才發現夢想和現實距離太遠。他謂台灣球員職業生涯短暫,一般在三、四十歲時就要離開職業賽場:「那以後怎麼辦呢?之後還是得找工作的,所以還是要唸書。」沒有了籃球,鄭德維對將來還沒有打算好。
▲劉人豪今年將入讀台大醫學系。
隊友是打籃球的醫生
與鄭德維同樣曾擁有職業球員夢的人還有他,劉人豪。這位來自台灣的中鋒曾是校內羽毛球校隊成員,直至中學才正式加入籃球隊,後來他對籃球的熱愛更是有增無減:「感覺籃球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密不可分。」他說自己的籃球偶像是LeBron James和Dirk Nowitzki,更謂會模仿偶像「入樽」:「在籃球場上幻想自己可以跳得很高,哈。」這小小的幻想就是他夢想成為職業球員的種子。
▲身高1米9的劉人豪在籃球場上佔盡優勢。
可惜的是,種子並沒有發芽。劉人豪明白在台灣要當全職球員是不太可能:「台灣打職業籃球的環境還不是正規,而且收入不高。」剛高中畢業的他,將會入讀台大醫學系,踏上行醫之路。雖然放棄了成為職業球員,但他樂觀地說﹕「是有點可惜,不過時間久了就覺得還好,反正只要有時間可以一直打球就很好。」
球壇難關重重
事實上,不論是台灣抑或香港,年青球員要闖球壇成為職業球員絕不簡單。前香港籃球隊教練朱耀明表示,大部分台灣球員都只是半職業球員﹕「由於當地球壇競爭大,人才輩出,運動員很快就會被淘汰。而且收入不高,通常打得最好的台灣球員都會加盟到CBA,據我所知,在台灣球壇內最高的球員薪金都不及一名CBA普通球員的。」這令不少在台灣想成為全職球員的人卻步。
朱耀明更指香港籃球壇的問題其實比台灣更嚴峻:「部分台灣的大學會直接取錄一些打籃球出色的運動員,但香港的學生則要符合某些入學成績要求,才會獲特別取錄。打籃球收入不高,對升學幫助也不大,令越來越少年青人想加入甲組籃球之列。」
▲熱愛籃球的劉人豪(左)和鄭德維(右)早前來港參與青年賽。
因現實問題而放棄夢想,是很多人都面對過的「人生交叉點」。畢竟,追夢是有代價的。但值得慶幸的是,即使這兩位年青人未有成為職業球員,但他們也沒有放棄籃球,齊聲表示將來工作有空的時候仍會繼續打球。現實,雖然破滅了他們的職籃夢,卻阻撓不了他們對籃球的熱情。他們亦期望有朝一天,台灣籃壇會發展出完善的職業球員制度,讓年青球員有機會達成他們的籃球夢。
文/圖:鍾煥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