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20年前筆者才剛從中學畢業、準備修讀新傳系,當年身邊沒有一個朋友會打冰球,頂多只曾到過冰場溜過冰。但其實從當時開始,香港冰球發展的種子已在萌芽。胡文新(Thomas)、潘嘉華(Laputa)、張駿(Matthew)、劉凱恆(Henry)和謝天健(Jackey)這五兄弟,在香港業餘冰球會的週年晚宴上再次聚首,更難得地與我這位後輩齊齊話當年。
香港是個沒有冰的亞熱帶地方,不難想像冰球運動要在香港推動是有多困難。全港首個溜冰場是在荔園,第二個是座立於太古城,隨後,黃埔、荃灣、屯門都相繼經營過溜冰場,那時候筆者仍只是個10來歲的孩童。而當年在港打冰球的人都以外籍球員為主,而且更是個不易入門的「高尚運動」,那些由外籍球員主辦的冰球聯賽,每季參加費用要數千元,當年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
「我覺得不值得。」同樣在外地回流返港的Laputa這樣說。「那時眼見有幾個30幾歲、未結婚的男生,要日頭做一份工,夜晚去商場兼職打蠟,為的是付在每季打球費用上。」當年冰場場租人均其實只約100元,Laputa與在打球時認識的Thomas和另一位冰球朋友Jerome有了自組聯賽的念頭,一開始就有5支球隊加入,這個小型聯賽在每月週末舉行,成了現時冰球會的雛形。
但人少自然甚麼都要「一腳踢」,Laputa說:「基本上每星期都沒有空餘時間,大家各自有正職,又要打球,又要處理聯賽工作,例如我一個人要做data entry、聯絡、網頁設計,當年是非人生活。」即使是正值壯年的他們也覺吃不消,幸好後來,有志同道合的Matthew、Henry及Jackey加入,雖不致於是大規模賽事般有系統,但他們5人會不時開會商量聯賽運作,亦由最初只能找來義務球證執法,到後來能夠聘用球證,「最初真係試過有球證臨時打電話來有要事不能來,我便要放下工作走去做球證。」後來,「香港業餘冰球協會(HKAHA)」亦正式成立(現名為「香港業餘冰球會(HKAHC)」),冰球會的Logo亦出自Laputa之手。筆者對他們的付出不止是佩服,願意無條件為一項自己熱愛的運動去投入和支持,換回來的回憶相信是無價。
Thomas這時說著,「就是因為一起打球,大家對冰球都很熱衷,想法亦相近,讓我們有了要一起為冰球幹些事情的行動。」他們更說相信只要做對的事情,慢慢自然身邊會有很多人幫助你。有次他們想要買冰球會第一個電子分牌,當年價格要近萬元,有兩位洋人牙醫兄弟知道後,二話不說就出錢贊助支持,這是「五兄弟」做對事情的印證。
來到今天香港冰球運動的質與量已推進了許多,未來將會有新冰場落成,現時亦有香港校際聯賽、成人標準聯賽,讓更多香港人可以見證香港冰球發展的歷史時刻。
香港業餘冰球會每年凝聚了600位球員,參與不同的冰球聯賽,球員更會出席球會活動讓更多公眾認識冰球,包括今年的中大運動醫學日及瑞典冬日嘉年華之中的冰球活動,也能看見冰球員的身影。即使 「五兄弟」如今雖然不再全都站在前線,但他們對冰球的承擔和熱情會一直把他們連繫著,就算未來再有其他難關,傳承接棒的下一代都會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