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柏金遜遇上乒乓時 「柏友」:乒乓球讓我更樂觀



乒乓球, 李皓晴, 蘇慧音, 柏金遜症, 恒生乒乓球學院

【體路專訊】早在201910月,國際乒乓球聯合會(ITTF)舉行了一場別具意義的世錦賽,賽場上並沒大家熟識的星級球手,反而參賽球手是一群四肢震顫、行動慢、甚至手腳僵硬的柏金遜症患者。ITTF希望藉此賽事,證明柏金遜症患者同樣可以享受乒乓球的樂趣,而這項運動亦有助改善患者的生活。在剛過去的周六(4日),兩名港隊女將李皓晴及蘇慧音率領7位「恒生乒乓球學院」少兒精英隊成員,到九龍木球會與一眾「柏友」進行乒乓球交流,讓他們親身感受乒乓球的樂趣。

乒乓球, 李皓晴, 蘇慧音, 柏金遜症, 恒生乒乓球學院

乒乓球, 李皓晴, 蘇慧音, 柏金遜症, 恒生乒乓球學院
何家明

柏金遜症患者四肢經常震顫,有時候連走路都有困難,其病徵與乒乓球需要球手手腳靈活可謂南轅北轍,讓人感覺兩者就像兩條平行線一樣永不相交,而事實往往衝破大眾的想像,一眾「柏友」整體上雖算不上球技了得,但與兩位港將及少精成員切磋時仍有不少來回。「柏友」何家明確診約5年,雖然小時候有打乒乓球的習慣,不過病情令他往日不再:「病發後反應變得非常緩慢,初期打乒乓球是等到球過了身後才有反應,不過經過4的練習,反應都漸漸提升,開始重拾打乒乓球的樂趣,慢慢都變得更樂觀。」

乒乓球, 李皓晴, 蘇慧音, 柏金遜症, 恒生乒乓球學院

乒乓球, 李皓晴, 蘇慧音, 柏金遜症, 恒生乒乓球學院
程艷卿

比家明更嚴重的,有已經受柏金遜症困擾逾10年的程艷卿,她指自己最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全身沒力,連最基本的行路都做不到,直至遇上乒乓球,她的病情才得以好轉:「以前只可以隔著電視看奧運會上的選手打乒乓球,很羨慕他們。直至去年自己接觸到乒乓球,因為自己要求不高,有來有回已經很有成功感,而且打乒乓球令自己注意力及集中力都有所提升,行路都較順暢,整個人都變得更開心。」

乒乓球, 李皓晴, 蘇慧音, 柏金遜症, 恒生乒乓球學院
兩位港將蘇慧音(左)與李皓晴即場獻技。

乒乓球, 李皓晴, 蘇慧音, 柏金遜症, 恒生乒乓球學院

乒乓球, 李皓晴, 蘇慧音, 柏金遜症, 恒生乒乓球學院

看著一班「柏友」面對疾病依然迎難而上,港將李皓晴表示從中有所得著,非首次參與這類型交流活動的她指:「自小已經受到很多幫忙,希望可以靠自己小小的力量回饋社會,而且這些活動是互相學習的過程,看著他們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學習全新的事物,這種精神都很值得我們學習。」另一港將蘇慧音亦對「柏友」們的表現感到驚嘆:「看到每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有些動作他們做不到,在生活上的確可以避免,但在乒乓球上避不了,他們都能夠一一克服。希望可以藉著這類型的活動,將乒乓球的樂趣帶給其他人,從中傳遞正能量。」

乒乓球, 李皓晴, 蘇慧音, 柏金遜症, 恒生乒乓球學院

乒乓球, 李皓晴, 蘇慧音, 柏金遜症, 恒生乒乓球學院
劉綺晨

希望藉乒乓球發放正能量不單是兩名港將,年僅10歲的少精隊成員劉綺晨亦經常參加這類型的探訪活動,他坦言想把握每個機會,向其他人分享乒乓球的樂趣:「參加這些活動很有意義,可以幫到其他人之餘,自己亦有得著,自己因為這個活動認柏金遜症,看著『柏友』手抖過不停仍然可以打乒乓球,自己更不可以輕言放棄。」劉媽媽黃潔雯亦每次都陪伴綺晨出席,還會主動協助不同大小事務,她指:「兒子在社會上取得一些機會及資源,就要學懂回饋社會,能夠幫助其他人,亦是一種福氣。」

乒乓球, 李皓晴, 蘇慧音, 柏金遜症, 恒生乒乓球學院
香港柏金遜症會主席陳燕

乒乓球, 李皓晴, 蘇慧音, 柏金遜症, 恒生乒乓球學院

除了「愛心探訪活動」,恒生乒乓球學院亦會為志願團體提供免費的訓練班,為有需要的基層市民提供學習乒乓球的機會。親眼見證各「柏友」在接觸乒乓球後的轉變,「香港柏金遜症會」主席陳燕亦感到安慰,同樣是「柏友」的她病齡已達30年,自小熱愛運動的她了解到運動對病情有改善,並以行動鼓勵各位患者參與不同的活動:「有些『柏友』行路都很辛苦,但他們都可以在乒乓球枱上享受打球的樂趣,變得更有鬥志、更有自信;有患者甚至因病情與伴侶分手,變得不願意與其他人交流,但運動令他們重新出發,讓他們更樂觀面對其他事情。」

如欲了解恒生乒乓球學院活動資料,請瀏覽學院網頁。

圖、文:彭淬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