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專題.訪問】 盧子健:雅加達亞運奪金創歷史 4年過後黯然告別電競舞台



【體路專題】電子競技近年急速發展,更逐漸被視為正式體育項目之一,登上大型綜合運動會。2018年雅加達亞運,電競已經以表演項目的身份在亞運會「亮相」,香港亦有派員出戰,其中盧子健 (Kin)更在《爐石戰記》奪金,為香港電競寫下新一頁。4年過去,電競在杭州亞運將正式成為獎牌項目,然而這位上屆金牌選手的電競路,又走得如何?

(圖:體路資料庫)

4年前的雅加達亞運會,電子競技首次登上這個大型綜合運動會的舞台,當屆《傳說對決》、《部落衝突:皇室戰爭》、《爐石戰記》、《英雄聯盟》、《PES 2018》及《星海爭霸II》共6款遊戲被列為比賽項目。當屆若要代表香港登上亞運舞台,玩家需先在香港區內的選拔賽擊敗一眾選手,再在東亞區域資格賽與中國、韓國、中華台北、日本、澳門及蒙古爭奪前2或前3打入正賽。在《爐石戰記》中,盧子健(Kin)在港區選拔賽過五關斬六將,獲得代表香港的資格,但原來當年在他眼中,亞運會只是「小比賽」,「本身只是當普通比賽,畢竟當時還年輕,會想打獎金較豐富的賽事,當年亞運會只是表演項目,即使贏了都沒獎金,所以只視作為小比賽。」

盧子健於2018年雅加達亞運勇奪金牌寫下歷史。(圖:體路資料庫)

亞運奪金獲旁人認可 圈內知名度提升

雖然是「小比賽」,但Kin在過程中並沒有手軟,在東亞區資格賽以榜首的姿態獲得飛往雅加達的機票,「由於當時亞運沒有獎金,部份全球頂尖的選手都沒參加,其餘有名氣的在資格賽都成功擊敗,所以出發往雅加達前已經很有信心奪金。」結果Kin不負眾望,在首圈直落3場淘汰吉爾吉斯,4強3:2險勝印度,決賽再以3:1擊敗東道主印尼選手奪金,為香港電競寫下歷史新一頁。「現在回看才發現自己當年的成就,不是單單看金錢,最重要令身邊的人改觀。」這面金牌雖然沒為Kin帶來獎金,但父母對他「打機」的態度則由反對變為不阻止,「玩遊戲贏再多冠軍再多獎金都沒用,他們都不會知道,但亞運是大型運動會,新聞會報導我贏金牌,自此他們都願意讓我繼續在電競路走下去。」然而4年過去,Kin的電競路又走得如何?

亞運史上首面金牌得主,這個成就不單是香港,放眼整個亞洲甚至全球都是一項歷史。對於Kin而言,這面金牌意義重大,「亞運金牌延長了我的電競路,亞運前是自己的低潮,所有比賽都落敗而回,直至2018年初才開始好轉。奪金前全球排名幾百名,甚至1000名以外,但這面獎牌令我知名度提升,遊戲官方亦因此邀請我參加職業賽事。」亞運金牌為Kin帶來一嘗職業選手的滋味,雖然未能在大賽上贏得獎項,但已經到達不少玩家夢寐以求的高度。然而,Kin的職業身份只是短短維持了兩年,現時23歲的他早在去年已經淡出賽場,「《爐石戰記》已經不像以往般熱門,比賽相應減少,令自己的機會都大大降低。而且已經對遊戲失去熱情,玩了8、9年,很多東西已經熟習,找不到挑戰性,再贏一次冠軍都不會像第一次般興奮,失去挑戰目標。」

電競本來就不是可以打一世,是時候要開始找下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規劃自己的人生。」

在電子競技的世界,職業選手的生涯往往短暫,很多時候24歲左右已經被稱為老將。盧子健深明這一點,所以決定離開「舒適圈」,尋找新的開始,「電競本來就不是可以打一世,是時候要開始找下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規劃自己的人生。」總結短暫的電競生涯,這位即將赴台升學的小子坦言曲折,卻已無憾,「自己本來不是很有天份的選手,幸運地在本地比賽贏得少少名氣,過程中知道自己不是聰明的選手,花了很多時間及努力達到接近頂尖的水平。雖然一路沒辦法達至最高,中間亦遇過很多困難,但回過頭才發現自己已經取得不少成就。」

香港電競倒退?

告別選手的身份不等於要離開電競圈,世界各地有很多選手在退役後繼續從事電競相關工作,由教練、分析師以至遊戲實況主,然而Kin卻將電競從生活中撇除,除了因為《爐石戰記》的世界沒有教練等工作,更重要的是香港的電競環境不容許,「香港的電競環境一直不算很好,國外很多人會組織一些當地比賽,官方舉辦的賽事都在外國,因為當地有很多本地人參加,但香港最高峰可能只得10個。」香港很多父母著重學業成績,對子女的未來有太多規範,加上對電競不熟悉、不支持,令本港的電競風氣與外國差天共地,亦是阻礙香港電競發展的因素之一。回看近年香港電競發展,Kin更覺是退步,「當年贏金牌的時候覺得電競可以發展,但現在又『冇晒聲氣』,亦很少看到電競相關的報道,又倒退回2016、17年的樣子。」

「在電競取得的成就已經比大部份人多,雖然以獎金而言不是,但成就都算多,很多人整個生涯都未必贏到一個冠軍,所以自己都很滿足,沒甚麼遺憾。」礙於香港的電競風氣及環境,未能讓有世界頂尖水平的Kin留下,他亦直言今屆都未有計劃爭取代表香港出戰亞運。相比鄰近地區,香港的電競還有漫漫長路要走,期望今屆亞運港隊能再創佳績。

圖、文:彭淬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