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跳躍、埋身肉搏,好像全都是籃球比賽中不可或缺的場面,但當說到輪椅籃球,以上種種似乎也扯不上關係。不過香港輪椅籃球隊成員莊浩賢則說﹕「輪椅籃球跟一般籃球其實十分相似,但卻需要更多的技術。」在香港,很少人認識輪椅籃球,參與輪椅籃球的人亦不多,但香港輪椅籃球代表隊的眾人一直都在努力,希望有朝天天能打出名堂。
已加入港隊 3 年的成員莊浩賢指,當初接觸輪椅籃球是因為教練的推介,之後慢慢愛上這項運動。被問及輪椅籃球有何吸引之處,他毫不猶豫地爽快回答﹕「好玩、刺激、有團隊性。」因此,他在芸芸殘疾運動中選擇了輪椅籃球。他又指輪椅籃球對球員的體能要求相當高,所需的技術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到,必須苦練。更重要的是輪椅籃球令他變得積極﹕「以前的我很少說話,但玩了輪椅籃球後,和隊友溝通多了,說話也開始多了,是一個很好的改變。」
可惜的是,香港的輪椅籃球並未廣為人認識,在亞洲地區的排名也不高,遠落後於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不過隊員們對於籃球的一團火並未因而減退,而且是更加努力。浩賢說﹕「始終我們是剛起步的球隊,希望這幾年的努力可以讓我們擺脫『魚腩部隊』之名,將來打出名堂。」對於未來的目標,他坦言未敢有太大期望﹕「我們暫時希望可以打入亞運。」
為了幫助球員們朝著這個目標進發,香港殘奧會上月特意請來曾帶領澳洲輪椅籃球隊奪得殘奧金牌的教練 Mark Walker 到港,為球員進行「地獄式訓練」,上月底更到廣州進行了三天集訓。港隊教練伍強表示,希望能藉著這次集訓改善球隊的團結性及技術水平﹕「香港球員的技術參差,有時亦會因為別人做得不好而埋怨,以致球隊表現未如理想。在Mark的訓練下已經改善了不少,但還有進步空間。」
港隊面對的另一難題是兵源不足。由於輪椅籃球會因應運動員的身體殘疾程度評級,傷殘程度越低,分數就越高,而 5 位出場球員總分不可超過14分。可是,現時香港參與輪椅籃球的人甚少,以致難於找到合適的球員。對此,伍強希望能多在學校、復康院及醫院推廣輪椅籃球,為球隊注入新血,更希望健全人士能嘗試一下這項運動,有助宣傳推廣。
雖然隊員數目不多,但來港作客席教練的 Mark 仍表示一眾球員乃可造之材﹕「雖然對於國際賽事而言,香港運動員經驗不足,技巧也欠成熟,但他們對這項運動充滿熱誠,我覺得他們是有潛質的。」他又建議香港應多舉辦輪椅籃球比賽,除了能啟發運動員做得更好,亦是一項很好的社交活動﹕「在韓國的大學有一項籃球比賽,每隊均由2名傷殘人士及3名健全人士組成。不論是傷殘抑或健全人士都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我很希望香港的大學也可以舉辦類似的常規輪椅籃球賽。」
對於球隊的訓練,伍強和 Mark 不約而同地指練習時間不足是一大難題,每次訓練只有1至2小時,未能讓他們有更完整及有系統的訓練。伍強又指現時訓練場地選擇少﹕「供輪椅籃球隊練習的體育館需要有房間擺放賽事用的輪椅,更需要提供泊車的空間,否則只會阻礙球員的參與度。」輪椅籃球隊的成員希望能一吐烏氣,卻面對重重困難。就正如Mark所言﹕「香港輪椅籃球的發展仍然需要很多的推廣工作。」
還望香港輪椅籃球代表隊在 Mark 的特訓下,能學有所成,在今年 10 月於遼寧舉行全國輪椅籃球錦標賽及 11 月的曼谷亞洲及大洋洲輪椅籃球錦標賽爭取佳績,後者賽事的東亞區前三名更可取得明年仁川殘疾亞運的出線資格。
文:實習記者 鍾煥露
圖:徐茄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