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心聲】當大家生命上的友伴-曾福祥

在開始動筆前,我特意翻開相簿,回想一下這段美好的回憶。友伴同行,還記得第一次接觸正生同學是在大約半年前。那時候,我剛從北京回來,還沒適應過來便走入正生與他們見面。那次是第一次踏入正生書院。

【跑手心聲】結伴同行的情誼-馮正樺

我一直以來都不是什麼運動健將,只是樂於和朋友一起揮灑汗水。剛剛加入RUNNER FORCE時,在一次長課時,我一開始還和EMERY一邊跑步,一邊聊天,沒想到去到3公里時已經後繼不勁,被大家遠遠拋離。當得知這個聯隊計劃時,我就想到底我有沒有可能完成足足42公里的賽事,一方面想挑戰自我,另一方面想從中結交好友。回頭一年來的訓練,這兩個目標都達到了,而且得着還遠超預期。

【跑手心聲】Different Routes, Same Destination-陳艷瑤

我早在2014年12月收到書院電郵,得知善衡書院與基督教正生書院將一起到希臘雅典參加馬拉松比賽,我二話不說,立刻回覆電郵表示十分有興趣參與。一直以來,我都沒有準備過要參加全程馬拉松,當時心裡想的是:正好,我可以藉着此寶貴的機會到馬拉松發源地參觀,還能在這個那麼有意思的地方進行我人生第一次馬拉松。結果,我得到的比起完成第一個馬拉松來得更多。

【跑手心聲】珍惜能跑步之恩典-張健朗

很榮幸能參加本次友伴同行的計畫,不僅加深對正生書院同學們之瞭解,更擴闊自身之眼界,結交一群經歷日照雨灑之好朋友,實在得着甚多。猶記得第一次合訓是在中文大學進行,初次見面的羞澀在汗水下洗褪,陌生的隔膜被一步一步的腳印打破,深切地體會着運動作為世界共同語言之影響力是如此大。

【跑手心聲】要做踏實的人-曹進彥

首先,我很感恩能參與這次雅典馬拉松,也很感謝正生書院及善衡書院給我這個機會。

【跑手心聲】與內心驕傲對抗-謝德衛

小時候,我認為擁有大學入場券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我發覺人愈大,很多的事情也是身不能至,心嚮往之。 自從我入讀正生書院,很多的恩典,其實我也沒有想過能得到。能夠與大學生一同去外國比賽,成績固然重要,但我比較喜歡與大家一同訓練的過程,那是一個獲益良多的過程。 第一次的訓練過後,我告訴自己要放下以往的經驗,盡量投入每一次的訓練。起初,我以為先到先贏,後來,我明白團結就是力量。 我記得每一次的練習,很多也是水過鴨背,很少有認識交心的機會。在中大三天兩夜的宿營,讓我更瞭解隊友,我們並不如旁人的批評,甚麼只是浪費青春,只是職前培訓。我們透過每次的團聚深化彼此間的瞭解,更讓我認識自己更多,可能這個就是計劃中的一部分吧!很多的時候,我覺得大家能打成一片。 猶記得那一夜練習的「長課」,我在等候中大隊友「阿鵝」,我不斷去嘗試認識他,但我自己並不是一個能言善辯的人。在中大訓練營的練跑過程中,我感到十分辛苦,但我知道若果停了下來就難以繼續,我相信阿鵝也一樣。他練跑時小腿很緊,快要抽筋,看來有點痛苦,我唯有分散他的注意力。在最後一次的練習,我的右腳膝蓋受傷了,但我知道能夠完成「長課」已經是一種恩典,心中,是祈求着只希望能跑畢全程。到了練習的中段,我被腳傷所纏而被迫步行,而身旁的隊員也由五個變成只有一個,幸而阿鵝在我的身旁鼓勵不斷。這一次輪到他去等候我。 我拖着殘喘的身軀去完成練習,掌聲和鼓勵聲讓我沒有放棄自己。其實腳傷也不是甚麼大不了,更能使我堅定信心!我深相信也是學習的一部份,透過彼此間的支持與鼓勵,團隊士氣也提高了。 雅典之旅正式啟程,輾轉過了十七小時的旅途,我們踏足希臘的地土。這裡渺無人煙,到處也是頹垣敗瓦。這不會是破產的後遺症吧!幾天之內,我們遊覽當地的神殿、市集、博覽,旅途中遇見了不少的當地人,而居住在香港的我,真是比他們幸福。至少有有心人去贊助我們,我們也應該知足。 十一月八日,早上九時十五分,我按着手錶,正式步入起跑線。鳴聲一響,各自健兒也向前衝着。馬拉松比賽終於開始了。受腳傷影響,我獨個兒在痛苦着。我本來期望自己可以不間斷的賽跑,但要被迫暫停了! 我祈禱問着上帝,你要我來豈不是要我能跑完的嗎?我心裡只想着自己的痛苦,我眼見希望正在走遠了。忽然之間,我看見了阿樺在我面前行着跑着。我忍着痛跑近他身旁,原來他的腿也感覺不適。 我不知哪裡來的感動,想起之前的練習的一點一滴,我知道我不應該放棄,不是因為旅費,而是我已經付出的汗水。我搭着阿樺的肩膀,大家鼓勵着。二人比一人更可分擔辛苦,阿樺也是這樣想吧! 在賽道上的每一公里,我也在說服自己:我正在一步步征服這段賽程。旁人不斷的鼓勵,令我倆肩碰肩地邁步向前。雖然,比賽正在煎熬着大家,但卻使我們邁向成熟。衝線的一刻,我們十分興奮。我希望比賽不要就這樣完結,因為我們很難再有機會去這樣經歷了。比賽過後,汗水帶着甜。我和阿樺在二十公里後,每次也期望看見下一公里的指示,每一公里也在祈求着。 從前,馬拉松對我的意義是:你只要竭力去爭取最佳時間。現在的我卻說:最關鍵的是結伴完成。馬拉松比賽對我而言,其實已經超越了與別人競賽的本身。這場賽事中,我最大的得着是與自己內心的驕傲對抗。 細佬、阿鵝、阿Fer、Judy、Ida和阿樺,其實每一個人也有很多值得我去學習的地方。我祝福他們,希望他們在日後的路上不要忘記今趟的經歷,他們的經歷,將會在他們生命中留下痕跡。若有機會問我會否再次參與這個計劃,我會答: 會! 撰文:基督教正生書院謝德衛同學 相關閱讀:中大…

中大 X 正生 走訪馬拉松發源地挑戰自我

【體路專題】香港中文大學善衡書院去年11月8日派出六位師生與四位基督教正生書院師生友伴同行,到雅典馬拉松完成42公里全馬賽事,最快的一位隊員僅於四小時幾分便衝過終點線。兩院師生起初互不相識,卻因長跑結緣,一起接受為期十個月的長跑特訓,在中大運動場、正生書院山地和青山公路汀九至深井段揮灑青春的汗水。受訓期間,隊員無懼祁寒溽暑,克服勞損傷患,彼此砥礪扶持,互相燃點鬥志,以無比毅力跑到馬拉松發源地挑戰自我,共同跑出人生新里程。 從馬拉松發源地出發 感受歷史場面 雅典馬拉松又稱為雅典原始馬拉松(Athens Authentic Marathon),賽事仿照馬拉松的原始路線,跑手由馬拉松跑至雅典。公元前490年,希臘各城鎮奮勇抵抗入侵的波斯帝國大軍,在馬拉松平原擊敗侵略者,由傳令兵Pheidippides(費迪皮迪茲)跑回雅典報捷,他跑了40多公里回到雅典,這種路跑後來成為現今的馬拉松,而當日賽事有一段更是當年波斯大軍登陸的沙灘邊,讓健兒親歷當時的歷史場面。善衡跑隊領隊陳楚筠先生在馬拉松跑了人生第一個全馬,他說:「雅典人高度重視馬拉松,也尊重和欣賞跑手,比賽時很多人沿途打氣吶喊”bravo!”,有時累得慢了下來,會有途人打氣『鞭策』,這濃厚的氣氛跟香港的路賽很不一樣。」比賽當日有來自世界各地43,000名健兒出戰,有跑手矯裝成古希臘勇士,令賽事倍添氣氛。 友伴同行 堅持的理由 雅典馬拉松首12公里是平坦的瀝青路,但中段是連綿19公里的上斜路,正正考驗全馬跑手堅持的能耐。有份參與的善衡學生曾福祥認為馬拉松跟堅持劃上等號,他十分珍惜與隊友並肩而跑、彼此聊天打氣的時刻。經歷了近一年以來風雨同路的培訓,無論是正生或是善衡的師生都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相約輪流在正生書院校園、中大運動場和青山公路練跑,又參加了在善衡書院舉行的「雅典馬拉松訓練營」,向長跑教練及港隊全馬代表親炙跑步心得,團隊更在滂沱大雨中在中大運動場練跑,雨水反倒燃起他們的鬥志。在比賽前最後一次的長跑課,善衡跑手向正生師生贈書作鼓勵,同學掀開書本和細閱當中的祝福字句,不禁喜形於色。雅典馬拉松比賽當日,有善衡同學在賽道上發現一位正生同學腿部受傷,上前安慰鼓勵之餘,與他並肩同跑,最後一起衝過終點線,箇中每一步都流露出友伴同行的可貴。 不同的路徑 同一個目標 善衡和正生的跑手人生經歷和成長背景不同,卻藉着長跑走在一起,跑向同一目標——終點站雅典奧林匹克體育場。當日,無論是賽跑經驗豐富的隊友還是賽跑新鮮人,都成功完成雅典全馬,立下自己人生的里程碑。賽後,有隊友十分滿意自己表現,亦有人略帶一點失望或遺憾。全馬聯隊隊友作賽後檢討之時,回想自己跑步的初衷,在反思的過程中觀察自己在跑步中的成長,並為將來設下目標,有正生學生決定要繼續跑步和苦練英文,磨練個人毅力之餘,同時增加將來升學及就業的機會。正生書院謝德衛同學捨不得與隊友在全馬比賽一起成長的經歷,他說:「從前,馬拉松對我的意義是:你只要竭力去爭取最佳時間。現在的我卻認為關鍵是結伴完成。馬拉松比賽對我而言,其實已經超越了與別人競賽的本身。」 跑手越過終點線的光輝一刻,背後漫長而艱苦鍛鍊可不容易,例如如何與傷患勞損共處,要在炎熱多雨的天氣下練習長跑,在狀態不夠好時的自我質疑等。苦練之下,跑手都經歷成長。陳楚筠先生指出:「善衡書院在2012年成立跑隊,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推動健康生活。跑手一決定要跑,就會循序漸進的練跑;他們也是謹慎的,為了更佳的長跑表現,他們會平衡生活,也會透過休息清除肌肉中積存的乳酸,回復肌肉的活力。」 為了讓支持跑手的友好與公眾人士親歷雅典馬拉松的精采時刻,跑手製作了臉書專頁,當中包括正生攝製隊剪輯的紀錄片,全程紀錄隊員訓練概況和到雅典參賽的心路歷程,請入專頁瀏覽:善衡 X 正生…

女排大專盃港大強發球力剋中大

【體路專訊】排球大專盃月初在香港浸會大學掀開戰幔,四場初賽都以3:0賽果終結,而且比賽的比分都較為一面倒。戰果分別為理大 VS 珠海 (3:0) 城大 VS 樹仁 (3:0) 浸大 VS 嶺大 (3:0) 港大 VS 中大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