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籃球精英賽】賠了夫人又折兵! 寶覺損兩大將惜負漢華

【體路專訊】「2017-18年度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今日(22日)假彩虹道體育館上演第二階段小組賽賽事,當中女子組的寶覺中學在兩名大將受傷之下苦戰,以44:58惜負漢華中學;男子組則有林大輝中學及寶覺中學攜手贏波。

【學界籃球精英賽】英華加時險勝基信 十二強硬撼林大輝

【體路專訊】「2017-18年度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今日(20日)假調景嶺體育館上演首階段小組賽最後一日賽事。男子焦點賽事有上屆精英賽盟主英華書院迎戰港青基信書院,英華在全場落後情況下於場終前6.2秒追和,加時以63:56擊敗對手、首名出線,兩軍以首、次名成績攜手出線。 男子B組迎來榜首大戰,由衛冕軍英華大戰基信,由外籍學生為主的「世界軍」基信於首節打得極為集中,主將Dixon Scott及Chui Tsun Ho投中三球3分助球隊以18:11取得領先優勢,其後基信「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英華絕技「2-2-1」緊迫對手並命中數記中距離,即使關洛賢多次博得罰球但卻未能把握得分機會,令英華以17:33落後半場。 換邊後英華突然發難,俞資俊、蕭瑋耀、龍子杰於第三節合轟四球3分追近比數,加上基信大將Dixon Scott個犯纏身被逼暫退火線,英華乘勢追至35:42,末節再有陳柏霖中距離得手、蕭瑋耀於第四節終結前6.2秒走籃追和53:53平手,將比賽帶入加時。 加時階段英華俞資俊掌控比賽,先後射入反超三分及兩記罰球,再有快攻得手拉開比數,最終英華在加時以63:56驚險擊敗對手、首名出線次輪小賽組,基信則以2勝1負成績次名出線。 俞資俊於加時獨攬7分助英華帶走比勝利,他直言球隊上半場表現不集中:「今場我們開局慢熱,防守上表現得十分不集中被對手拉開比數,不過即使落後都沒有放棄,畢竟我們試過在大比數落後下反勝,下場隊員找回手感頻頻投中3分,最後成功反勝。」今仗英華贏得勝利、以首名出線,將有機會與男拔、林大輝或寶覺於次輪小組賽碰頭,俞資俊指將會硬仗連連:「今年只有關洛賢及自己兩名中六生,相比往年會更難打,希望球隊能於每場事都能集中精神全力應戰。」另外同組仍有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及聖若瑟英文中學之戰,聖若瑟憑較佳發揮以54:36勝出,兩軍排於男子B組第三及四名無緣出線。 男子D組方面,篤定出局的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最後一仗面對漢華中學打出超水準,在首節大幅落後下一度於下半場反先,惟最終漢華站穩陣腳,以50:46險勝首名晉級。同組另一場生死戰,天水圍官立中學與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互有攻守,後者於第三節一段7:0攻勢領先,天水圍官中則在末節打出9:1取回優勢。雖然中大陳震夏末段一度憑犯規戰術燃起生機,惟最終未竟全功,天水圍官中以35:30獲勝,次名晉級。 是日賽事完結後緊接男子組第二階段十二強抽籤,英華、林大輝及天水圍官中編配至W組,英華教練朱耀明將會司「徒弟」連浩駿、梁兆華及陳翊麟領軍的林大輝; X組則有「九龍區D1決賽翻版」男拔硬撼寶覺及匯基(大坑東);Y組為裘錦秋、李國寶及青中之爭;Z組則有漢華、張振興及基信三雄相遇。 「2017-18年度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第二階段分組名單 男子W組: 英華書院 林大輝中學…

【學界籃球精英賽】「Run and gun」寶覺女籃反勝永隆首名晉級

【體路專訊】「2017-18年度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今日(19日)於調景嶺體育館上演第四日小組賽賽事。女子賽事有浸信會永隆中學及寶覺中學「兩雄相爭」搶奪小組首名資格,寶覺在隊長鄭卓珺領軍下以42:34反勝永隆、首名晉級。

【學界籃球精英賽】三分槍鬥法 寶覺勝屯天次名出線

【體路專訊】「2017-18年度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今日(19日)於調景嶺體育館上演第四日小組賽賽事。男子組賽事有寶覺中學火拼屯門天主教中學爭奪小組出線資格,兩軍三分炮手全力開火合轟14球三分,寶覺在三大主將蔡再南、石子賢及何旭峰得分上雙之下以63:43擊敗屯天,順利以次名出線。

學界籃球精英賽明日開打!曹星如楊文蔚鼓勵球員「當贏不讓」

【體路專訊】由香港學界體育聯會主辦,NIKE香港冠名贊助的「2017-2018年度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第一階段分組賽事將於12月16日正式揭幕,男女子組別各24支球隊將各分成六個組別展開角逐。為了替各參賽隊伍打氣, 羅意庭、曹星如、楊文蔚、徐志豪、陳俊樂等一眾本地運動員,2016年度「打出名堂」香港代表陳德恩,以及南華籃球隊教練李嘉耀,於12月11日至15日期間到訪多間參賽學校,跟各校隊球員進行訓練,並分享他們為了勝利悉力以赴的奮鬥故事,鼓勵球員們在今年度賽事發揮他們「當贏不讓」的 精神。

【Junior Cover】蘇冠維黎雅雯 MVP君臨天下

【體路 X Junior】經過一個多月、合共三階段比賽的連場激戰,英華書院及協恩中學攜手笑到最後,成為全港48支精英隊伍中的最終贏家,登上學界籃球的最高寶座,而兩位功臣蘇冠維及黎雅雯分別當選為男、女子組的最有價值球員(MVP)。 女子組MVP – 協恩中學黎雅雯 今屆精英賽最有價值女子球員由協恩的黎雅雯奪得,於中學生涯尾聲首奪MVP,黎雅雯坦言是意料之外。「對上一次拿MVP已是小學的事,來到協恩隊中有很多有實力的球員,要奪獎並不容易,這個獎也是大家一齊獲得的,我們贏在組織,只是剛巧最後的入球落在我手上。」這位新鮮出爐的MVP謙虛謂:「隊裡全部人都有犧牲,尤其中六生,她們練波後還要趕往補習,付出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黎雅雯是校內狂熱運動份子,除了籃球,更參與手球、投球、鐵餅、拯溺及室內滾軸溜冰校隊訓練,現為香港手球代表隊港青成員,但她強調籃球才是最愛。明年將要應付DSE的她,揚言不會減少訓練,期望學業及運動兼顧,同時希望能帶領協恩延續霸業。 今年協恩五連霸也讓她即將當上大師姐的決心更肯定:「五連霸是開心,但守業很難,其他學校球隊都變得更強,想要擊敗我們。明年角色變大師姐,希望中五生能擔起大旗。」 男子組MVP – 英華書院蘇冠維 兩場波、兩球關鍵三分球,令英華事隔5年再捧冠軍獎盃。勝利背後,留在精英賽場上的除了「英華仔」打不死精神,還為射手蘇冠維帶來MVP榮譽,以及一段關於英華與拔萃男書院之間的美好回憶。 「由四強開始,到英華奪冠,以至捧走MVP獎盃,感覺像造夢一樣,時間太短,但一定是人生中一項重大成就。」夢寐以求的精英賽獎盃,對6年來均屈居男拔手下的英華來說,別具意義,但最刻骨的,是球隊在四強及決賽,分別落後裘錦秋中學(葵涌)和男拔25分及10分下所展示出他們永不放棄精神,以及驚人反擊力。 「我們輸了6年,終於可在最後一年反勝男拔奪魁,這比MVP獎項更值得。」場上處變不驚的蘇冠維捧著冠軍興奮得喘著大氣:「MVP令我更添動力,多謝英華、家人,有他們才有這樣的我,更多謝男拔才令我們打出不放棄精神。」蘇冠維自小學已當射手,他直言站在場上就要對自己有信心。MVP的格言,在籃球場上或人生路上,同樣受用。

【Junior Cover】學界籃球精英賽 英華協恩勝者為王

【體路 X Junior】經過一個多月、合共三階段比賽的連場激戰,英華書院及協恩中學攜手笑到最後,成為全港48支精英隊伍中的最終贏家,登上學界籃球的最高寶座。

【學界籃球精英賽】個人獎項爭崩頭 張振興青中勢造兩「王」

【體路專訊】「2016-2017年度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將於今週末(4日及5日)一連兩日上演男、女子組四強及決賽,雖然冠軍獎盃誰屬仍需待8支球隊「硬撼」過後才能知悉,不過賽事的另一焦點——4個個人獎項最終花落誰家,我們卻能從首、次階段小組賽及八強賽事的數據中看出一點端倪。今次就先與各位讀者溫溫書,讓大家在觀賞比賽期間可以有多一個看點。 除了過往的男、女子組最有價值球員(MVP)及8名明星隊球員外,賽事在去年增設6個個人獎項,包括最佳新人、最佳防守球員、籃板王、助攻王、三分王及偷波王,各獎項得主將可獲得獎盃一座。 獎項 得獎資格 最有價值球員 大會從決賽隊伍中選出 全明星隊 大會從八強隊伍選出 最佳新人 2000年或之後出生的球員 大會從八強隊伍選出 最佳防守球員 大會從八強隊伍選出 籃板王 根據統計數據,以平均計算,得獎球員需最少上陣六場比賽 助攻王…

【學界籃球精英賽】迫爆麥花臣!四強決賽現場派400門票

【體路專訊】「2016-2017年度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將於2月4日及5日分別上演男、女子組四強及決賽,日前學界體育聯會就於網站內公佈賽事的座位安排,將預留於約400個座位予公眾人士觀賞賽事。 一連兩日的賽事設有4組門票,每組門票將能觀賞兩場比賽,並於當日比賽前一小時現場免費派發,先到先得,每人最多可索取2張門票。公眾人士當日可於染布房街位置排隊等候索取門票,並可於每組門票的首場比賽開始前45分鐘入場。另外,首場比賽開始的同時將截止入場,如場內仍有空位則由後補輪候人士補上。 2月4日(星期六)準決賽門票詳情   賽事 門票派發時間 進場時間 第一組門票 09:00 女子組準決賽  福建 vs 協恩 08:00 08:15 – 09:00 11:15 男子組準決賽  男拔萃 vs 張振興…

【JINGYING BASKETBALL】沙崇:衝破心理壓力 昂然踏出這一步

【體路 X Junior】機會從來都是自己爭取的,不會從天而降。沙田崇真中學女籃近10年均是沙田及西貢區學界賽的三甲人馬,兩年前球隊巔峰時期更贏過大滿貫,威盡沙西!今年面對學界改制,將A、B Grade合併,12個籃球校隊席位競爭更大,球員的爭勝心也更見強烈! 沙崇今年以沙西區A、B Grade女籃亞軍身分來到精英賽,隊中大部分球員首次踏足精英賽舞台,對眾女將而言,跳出沙西去見識全港籃球名校的實力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這也是沙崇近10年來第3次闖進精英賽。 今年學界改制將A、B Grade球員歸入同組作賽,變相令校隊人數減少,連學界籃球比賽數目也減半。校隊名額減少,學生想要成為籃球隊一員也不容易。執教沙崇女籃11年的教練黃頌恩透露有學生會為加入球隊自行加操,她說:「好多人要爭12個位,她們當中有小學開始打籃球,也有中四才開始打,遲起步的球員仍願意花更多時間去苦練基本功,我能看見她們的進步。」但區內比賽始終較少,球員比賽經驗不足,在精英賽難免怯場,未必能發揮平日的十足實力。 縱然今年「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第一階段賽事期間正值沙崇考試,眾球員除應付比賽同時要兼顧考試,狀態難免打了折扣,亦有中六球員因應付公開試選擇退隊,出戰精英賽的任務落在中一到中五的師妹身上,年紀輕輕要在精英賽面對各校高手,承受著怯場的心理壓力,但這班小妮子仍勇敢踏出這一步。 教練有信心今年精英賽只是沙崇女籃的起點,經過兩年時間的磨練,以及精英賽的洗禮,她們將能再度亮相精英賽舞台,並在這舞台上吸引全場觀眾的目光。 隊長戴芷渝給自己的任務 作為香港U16女子籃球代表隊成員,沙崇隊長戴芷渝曾代表香港出外地參賽,見識過區賽與外國球隊比賽的差別,激發她更想組織一支團結的沙崇女籃隊。 「我們球員性格都較內向,我想做好隊長的角色,在隊內帶動氣氛,激發全隊士氣。」籃球不是個人比賽,單憑個人得分能力勝出的球隊不能長久維持,只有靠團體力量才能發揮最大效果。戴芷渝希望帶給隊友們訊息:「即使我們不是最強的球隊,但難得有機會來到精英賽舞台,就要好好把握機會好好表現自己,不用怕!我們是一個整體。」 現就讀中四的戴芷渝在餘下的兩年中學生涯給了自己這個任務:「想在畢業離開前,令沙崇球隊所有人都能上下一心,在場上展示我們想要爭勝的決心,並把這份心傳承下去給沙崇的每一位。」 圖、文:徐嘉怡

【JINGYING BASKETBALL】馬可賓:衝出屯門宣示實力 以矮制高摸黑練波

【體路 X Junior】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在屯門一直是學業及運動兼備的學校,今年女籃更挾著屯門區亞軍之名來到「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一眾女將在今年精英賽的心願,是撕掉外界給屯門區學校的標籤,證明屯門籃球同樣有實力。 主將譚穎詩表示:「屯門區一直不被看好,學校資源也不及傳統名校,但教練常提醒我們要保持求進步的心,我相信我們這個『心』不會比別隊弱。」馬可賓籃球隊早在多年前就由師兄師姐向學校提出要求加裝照明系統,以讓籃球隊即使在學校關燈後仍能練習。譚穎詩稱:「學校籃球場有3盞燈是專供籃球隊使用,當學校在每日6時關掉全校燈光後,我們便要開這3盞燈繼續訓練。」雖然3支燈光度不及運動場燈光明亮,另一主力劉嘉敏卻說「勉強能照亮兩個場」,但師兄師姐們的這份心意,已足以傳承給每一位馬可賓籃球人。 不過,今年馬可賓女籃平均身高不到1米6,牌面輸蝕,但眾將仍樂觀面對這個「缺憾」,還可以笑著說:「隊中最矮的一位只有149.7厘米高。」她們決定「以矮制高」,在精英賽各隊對手面前打出屬於馬可賓女籃的風格。球員為此苦練加強球隊速度,隊長黃子喬表示:「練習中的所有懲罰都是折返跑,隊中又自訂走籃鬥快比賽,輸的球員受罰的都是折返跑。」期望在每次訓練中提升速度,彌補與對手的身高差距。 體育老師黃冠中也謂今年「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是馬可賓難得的試煉舞台:「大部分球員均是首次參加精英賽,隊中A Grade球員不多,B Grade來到精英賽便要負起重任,但根底仍欠紮實,這裡可以提升她們實力。」她們願越過重重難關走得更遠。 相隔5年「兄妹」攜手闖精英賽 對馬可賓籃球隊來說,今年最大喜訊莫過於男女隊在相隔5年後,再次一同取得精英賽入場券,眾人認為這兩個寶貴席位是對他們實力的肯定。男隊今屆更同是睽違5年再度稱霸屯門區,無論男女隊都為此而士氣大增。 為了今年精英賽,馬可賓「兄妹」出盡法寶訓練,女隊成員為加強對抗性,亦會邀男隊一同操練。男隊更會留校加操,有時甚至練到晚上9時,馬可賓教練李達誠指出,男隊優點在於防守及單打獨鬥能力,球員心態更積極,這是他們在精英賽首仗初段能與傳統勁旅英華書院拉鋸比分的原因。雖然比賽經驗較少,眾將臨場應變仍在進步之中,不過李教練期望藉今年精英賽能改變球員的想法:「心態和打法仍會像小朋友,在屯門區是冠軍,但精英賽會看到更強對手,盼他們累積更多經驗。」 圖、文:徐嘉怡、徐飛

【JingYing Basketball】李國寶:多元文化共融 成就精英份子

【體路 X Junior】身高及體格往往是籃球員的制敵武器,外籍學生在體能及身型上佔優,的確較同場作賽的華裔球員「著數」。不過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能夠在九龍區D3一組中脫穎而出躋身精英賽,並非因為有兩名實力超班的非華裔球員,而是靠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在籃球場上打破種族隔膜,組成文化與技術共融的「兄弟波」。 「我們的球員有菲律賓及印度籍,其他主要是香港人。」巴基斯坦裔的李國寶隊長Sheikh Sulaiman,樣貌雖是南亞人,在港出生成長的他卻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他笑言自己是半個香港人。「在球場上交流時主要用英語,不論甚麼國籍都可以溝通,不過有時會聽不清楚,就要大家有耐性地多講幾次,或者面對面說清楚。」 溝通不成問題,但異國文化有成為球員間的隔膜嗎?華裔學生鍾子誠斬釘截鐵否認:「我們自中一開始已是同學,不單場上是戰友,私底下也是朋友。我們會學習他們的語言,也會教他們港式方言。」除了文化交流,球員亦會私下加操,提早返學環校跑步練體能,或者拍下練習片段,待午膳時圍在一起研究戰術,即使打法上或有分歧,最終亦能達到共識。 今年李國寶A Grade大換血,在去年主力畢業離隊下要重新排陣,兩名非華裔學生Sulaiman及Ammar Ilyas體能佔優,因而成為球隊重心,這條得分熱線亦不負所託,於D3決賽中合力炮製「黃金入球」為球隊取下冠軍。不過Sulaiman還是謙虛地歸功隊友:「我被對手緊盯,沒有太多空間,但當一個人不能夠做到的時候,隊友總會上來幫忙。」 集百家之大成站上精英賽舞台,李國寶繼續團結挑戰列強,儘管最終以3戰3負第一階段止步,但球隊先後僅以個位數的分差不敵對手,證明這支因為籃球而不分膚色、連繫於一的球隊,衝出D3之後依然有力一拚。 圖、文:徐飛、何子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