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 X Junior】身為前港隊代表蘇俊華的女兒,蘇慧音(Minnie)身上早已流著一股乒乓熱血。3歲半隨爸爸學習乒乓球的Minnie,11歲已是恒生精英隊其中一員,回想當年在「恒生乒乓球學院」訓練,Minnie即不禁會心微笑:「以前跟私人教練單對單訓練,有時會覺得很悶。但在學院卻不同,每天都可與其他隊友一起練習、切磋,那時真的很開心,會好期待每次訓練。」
junior
【Junior Cover Story】黃鎮廷:期待踏上里奧舞台
【體路 X Junior】今年24歲的黃鎮廷,正是由「恒生乒乓球學院」培育出來的土生土長球手,他在12歲至16歲的4年間在恒生精英隊受訓,隨後加入香港青少年隊,現為香港代表隊核心成員,現時世界排名第11。他感激當年恒生精英隊的教練對他的栽培,才有今天的黃鎮廷。
【Junior Cover Story】恒生x乒總 恒生乒乓球學院合拍15年
【體路 X Junior】恒生銀行與香港乒乓總會自1991年起合作,致力推動香港乒乓球運動發展,並於2001年成立「恒生乒乓球學院」,多年來培育出於世界乒壇佔一席位的本地球手。今年適逢學院成立15周年,逾500位學員、教練、家長及嘉賓一同出席年度畢業典禮,同賀恒生與乒總「合拍」15年!
【元朗區專訪】FAC X 羅桂祥中學 將泰拳帶入學界
【體路XJunior】平日泰拳或許給人拳打腳踢等暴力形象,不過近年不少年青人,甚至女性都以泰拳為消脂減壓的運動。有見及此,天水圍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羅桂祥中學就與結合搏擊和健身的健身中心集團Fighting Arts Center(FAC)合作,歷史性地在學界引入泰拳課程,更於校內專設設備媲美泰拳館的「FAC搏藝閣」,難怪一眾同學仔都大讚泰拳班好玩又健康。 走進羅桂祥中學的「FAC搏藝閣」,會發現閣內的泰拳設備與一般泰拳館無異。面積400尺的「FAC搏藝閣」內設11個沙包,可同時容納35名學生上課,沙包、拳套、手帶及訓練用的手靶一應俱全。當中教授學生的體育老師胡志良,更獲前香港代表、FAC總教練唐壹孚親自傳授泰拳及教練技術,令一眾學生可接受正宗泰拳訓練。 要將泰拳帶入學界絕對是新嘗試,羅桂祥中學校長鄧振強認為今次成立「FAC搏藝閣」的決定,全因學生及家長正面的支持:「當初有這想法時,我們詢問了家長的意見,發現不少年輕家長,甚至校內的老師平日都有參加泰拳,加上學生亦非常有興趣,我們認為泰拳可吸引學生參加多元化活動,所以就促成了今次與FAC的合作。」 羅桂祥中學一向都有舉辦不同類型的課外活動,其校內啦啦隊亦是聞名全港。鄧振強校長指「FAC搏藝閣」自1月底開始運作後,發現不少以往沒有運動的學生都積極參加,證明了泰拳既健康又好玩。 將泰拳帶入學界新里程碑的FAC集團主席楊碩舜(Daniel),亦希望藉此宣揚更多正面訊息:「以往泰拳給人印象是有點古惑仔形象,今次得到羅桂祥中學的支持,希望帶給大眾的訊息是,讀書固然重要,但學生從泰拳中訓練體格,學到不怕苦及克服困難的精神,亦對人生同樣重要。」Daniel希望不久將來,可以將泰拳帶入港、九及新界更多學校,讓更多學生透過泰拳班學習。 關於「FAC搏藝閣」: 羅桂祥中學的「FAC搏藝閣」面積400尺,提供11個沙包,可同時容納35名學生上課。「FAC搏藝閣」所提供的泰拳設備,包括沙包、拳套、手帶、訓練用的手靶等,均採用世界知名泰拳設備品牌Fairtex,與現時所有FAC分店提供的相同。 圖、文:徐飛
【Junior編者的話】致沒有獲獎的運動員
【體路 X Junior】剛過去的3月,如果你有留意香港體壇,相信你也被傳媒洗版式報導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所吸引。傳媒對這選舉的重視,除了是全港精英健兒在這一天齊集一起「大曬冷」外,還有背後的意義。 被喻為本地體壇「奧斯卡」,選舉當晚自然星光熠熠,但外界或者不完全理解這項選舉,獲獎的運動員不會如最佳男、女主角一樣,因獲選而身價暴升,獎項及獎金,是嘉許運動員過去一年為香港取得的傑出成就。 其實每位運動員要先在其項目上有突出表現,才可被所屬總會提名,幾年前開始,每個總會只獲提名一位運動員,令競爭更見激烈,可以想像當選代表最高榮譽的「星中之星」時,雙料世界冠軍的吳安儀要排除多少萬難? 不過每位運動員當然不是為了「八傑」(八位傑出運動員)妭獎頙項才每天努力訓練,「因為喜愛,才會為看不到將來的每一天而努力。」某天,一位放棄高薪厚職,兼職教波的女足運動員向筆者說這句簡單不過的話,在傑運背後、八傑以外,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運動員首次獲總會提名,更有些從未獲提名的座上客,他們或受項目限制、或因比賽周期所限,令他們總不如台上的運動員般成績出眾。 當選的運動員毫無疑問是實至名歸,沒當選的,每天背著香港隊這榮譽,在健身室抬著冰冷冷的鐵,在跑道上迎著冷風練習;或在海外獨自一人承受孤獨感去迎戰每一天的運動員,其實你們在香港人心中,都是傑出運動員。
冰壺冇冰都好玩
【體路 X Junior專題】兩年前索契冬奧,除了港隊速滑代表呂品韜備受關注外,有不少「冷門」的冰上運動項目也令港人大開眼界,當中冰壺運動更於香港掀起過一陣熱潮。在香港沒有相關冰場下,網民唯有在家中大玩「惡搞」,拿著水煲及掃把刷來刷去扮玩冰壺,實在讓人哭笑不得。不過,要在香港玩冰壺真的沒可能嗎?未必! 冰壺運動歷史悠久,早在16世紀的蘇格蘭已經出現,在歐美等地極受歡迎。由於它鬥智、鬥力、鬥技術,因此它又有「冰上棋局」之稱。但香港沒有冰又怎能玩冰壺?小編真的沒有講大話欺騙大家,就連香港冰壺協會會長李石樁(John)都說真是可以:「真正冰壺有近20公斤重,由於香港溜冰場的冰面太多刀痕,阻力太大跟本玩不了冰壺。但沒有冰不緊要,我們可以用地玩,這個叫地壺球,可以說是冰壺的入門版。」 雖然說是入門版,但其實地壺球與冰壺無輪玩法、規則都接近9成相似。「玩法與冰壺一樣,同是把壺推入得分區,每局完成後最接近圓心的那一隊便能取得分數。局數為6至8局,視乎比賽大小而定,總分較高的一方為之勝出。至於人數方面就以4名選手加一名後備球員參賽,其中隊長(Skip)需要負責在場上指揮,指導壺的推動方向。可是由於不是在冰上作賽的關係,兩者唯一不同的是,地壺球並不需要用刷來刷地增加滑行距離。」 比賽看似雖然簡單,但阿John坦言,地壺球絕隊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運動:「地壺球很考策略,要很用腦,當中更講求與隊友配合和溝通,太慢連紅圈也滑不到,太快則可能滑過圓心出界。」雖則如此,但John都叫大家不用擔心,因為他有很多學生玩了短短1小時已極速上手,學懂基本規則之餘兼可試打友誼賽。此外,更有學員由學習地壺球,再慢慢接觸冰壺,最後還代表香港到哈薩克出戰冰壺國際賽。 一玩著迷,比賽道理社會受用 當年因為被學校派到冰壺協會實習,Jeffrey才真正認識冰壺:「第一次玩已經被它吸引,最好玩是因為它講求戰術及技術的配合,即是說你想到怎打,都不代表你一定可打到,而且冰壺是一個4人合力的運動,與隊友同心協力做出來的成果,會令你很有滿足感。」除了享受當中的樂趣,Jeffrey又謂冰壺令他有很大的得著:「玩冰壺你不能只想著自己怎行,同時間你也要想想對方會怎樣打,這個道理在社會上一樣受用,做人要遠視一點。」 蔡栢熙(Jeffrey)Profile 諾桑比亞大學體育系畢業 香港地壺球指導員 香港U21冰壺代表隊隊長 曾赴芬蘭出戰2016世界青少年B組冰壺錦標賽 港隊代表教你玩冰壺…
【沙西區專訪】蔡金敏 呂詠儀 最佳拍檔
【體路XJunior】博愛醫院陳楷紀念中學一眾兼打籃球及手球的女將而言,今年是她們的豐收年,在一對黃金組合蔡金敏及呂詠儀帶領下,陳楷以「黑馬」姿態奪得沙西區女子A Grade手球冠軍及闖入精英賽八強,更於首年升上D1便取下A Grade籃球季軍。
【We Try!】李梓軒 朝職業世界邁進
【體路XJunior】從中學開始默默耕耘多年,李梓軒(Ray)去年終於守得雲開,這名 Sabre九龍欖球會的隊長一年內獲得 3次出國機會,分別代表香港征戰及 接受外國頂級球會訓練,累積了寶貴經驗,讓他一步步走近欖球的職業世界。 去年5月,Ray以香港20歲以下代表隊一員的身分,出戰於葡萄牙舉辦 的「世界青年欖球盃」資格賽,首次為港隊披甲的他直言很緊張:「選了 3、4年終於加入港隊,去到時還未開心完,未預備好上陣比賽,打了一場才調節好心態。」雖然每仗僅能後備上陣5分鐘,港隊亦錄得4場敗仗,但Ray總算踏出了新一步。 去年8月Ray再踏出另一步,應邀參加新西蘭欖球勁旅族長隊(The Chiefs)的19歲以下夏季訓練營,體驗真正的職業欖球。「從早到晚的職業訓練,除了個人及球隊練習,還有透過講座和看影片來學習戰術,在香港很難有這樣的機會。」經過10日旅程,Ray終於確定自己的方向:「過往並不清楚職業球員的生活是怎樣, 經過今次體驗之後,我知道自己真的想當職業球員。」 香港欖球總會於去年11月成立了全新的香港戰士(Warriors),遠征菲律賓與當地欖總發展隊交流及比賽,戰士代表之一的Ray經歷了另一 個職業球員的必經階段—受傷。「旅程並不盡在預期之內,我在出發前的比賽受傷,傷勢反覆,因為怕不能上陣比賽,影響了自己訓練時的情緒。」幸而最終Ray於兩場與菲律賓發展隊的比賽均能出戰,雖然港隊僅得1勝1負的成績,但對Ray而言卻是另一次寶貴經驗。 見識過世界的廣闊之後,Ray坦言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亦因此讓他更有衝勁:「我的目標不只是出戰超級聯賽,更要代表香港出賽,這個目標一直都在推動自己不要放 棄!」3次出國機會沒有讓Ray一步登天,卻讓他朝職業球員的目標拾級而上。 從中學開始默默耕耘多年,李梓軒(Ray)去年終於守得雲開,這名Sabre九龍欖球會的隊長一年內獲得3次出國機會,分別代表香港征戰及接受外國頂級球會訓練,累積了寶貴經驗,讓他一步步走近欖球的職業世界。 球員檔案…
江麗明 迎接人生首個全馬
【體路XJunior】全因為想挑戰自己的能力,江麗明(Sam)去年11月用了兩個月時間就由成功由10公里轉攻半馬,今年初更在香港馬拉松跑出個人最佳時間1小時26分05秒。但Sam的跑步野心還未滿足,她2016年的目標 是希望以一年時間,通過訓練完成全馬。 Sam說:「因為跑步,全校都識我!」本身為小學體育教師的 Sam,覺得跑步帶她與學生互相正面的影響,她說:「有學生會把我 的跑步相片剪輯成影片,配上背景音樂送給我;也有學生會回家告訴父母他有一個跑步很厲害的老師。」Sam成了學生們的榜樣,同時學生也是Sam在跑道上不放棄的理由。「每當我跑到很辛苦,會想起自己教學生要堅持不放棄,他們能夠做到,我也沒理由放棄,便能堅持下去。」 要挑戰全馬經常也要練長課,每次一跑就10公里,最長跑過32 公里,Sam練長課時愛邊跑邊聽歌,對揀選耳機有一套心得。「要不易甩,耳機線不會太長阻礙跑步,要舒服夠輕。」她更謂開放式耳機適合與朋友同跑時用,又可聽到周圍環境聲音,提高安全性,入耳式相對只適合一個人跑。Sam連跑步配套也已準備就緒,全力為其首個全馬奮鬥。 江麗明小檔案 跑齡:15年 職業:小學教師 任教學校: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 威水史: 2015年渣打馬拉松10公里女子挑戰組冠軍 2015年美津濃半馬拉松錦標賽女子組冠軍 跑步最愛聽的歌:Supper…
歐鎧淳專欄:學界之最
【體路XJunior】說起學界二字,只要是中學階段曾當過運動員的便會自然地聯想起學界體育比賽,有時候在我的個人訪談中被問起哪一個比賽印象最為深刻、 最具氣氛,我會二話不說地回答是中學的學界游泳比賽。
【荃離區戰報】李城璧熱血乒乓球 「嗌」回自信
【體路XJunior】一位主攻型,一位防守見稱,另一人攻守兼備,但他們都有著一個共通點,就是在乒乓場上「嗌爆全場」!保良局李城璧中學乒乓球隊憑著黃禮然、譚竣浩及崔焯希這「熱血三兄弟」,雖於今年度荃灣及離島區校際乒乓球比賽團體賽事 男子B Grade僅奪季軍,但這支4年間於學界已嘗過金、銀、銅牌的兄弟幫,盼於未來升上A Grade後,可以憑其獨特的熱血打法,於畢業前再攜手奪得學界冠軍。
【九龍區專訪】「拖肥糖」聖若瑟 蔗渣價錢燒鵝味道
【體路 X Junior】「如果董之英是學界巴塞,聖若瑟就是學界愛華頓!」俗稱「拖肥糖」的愛華頓位於英超中游位置,隊中沒有天皇巨星,卻屢次以「蔗渣價錢踢出燒鵝味道」。聖若瑟英文中學就像愛華頓一樣,位於次一級的D2組別、沒有星級球員、卻憑著兩位教練湯禮賢(Daniel)及廖偉麟有別傳統的戰術和排陣,踢出一場又一場好波,面對學界列強亦毫不輸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