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 X Junior】兩年前一次體院劍擊集訓,一起共赴日本,啟新書院的姜諾懃(Icy)及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羅以倖(Shea)因而結下不解之緣。兩人同是花劍出身,皆為體院學生運動員,經常並肩訓練,出雙入對,有如體院花劍「姊妹花」! 談到日本集訓旅程,兩人都笑到「見牙唔見眼」,Shea笑稱Icy有恩於她:「我是『大頭蝦』,日本集訓時曾遺失酒店房卡,心急之際一轉身便看到Icy拿著房卡站在我面前,大家因而結識。」Shea說,Icy就像大姐姐一樣,無時無刻照顧她,此時Icy看著Shea微笑,透露有一次Shea令自己十分感動:「上年香港劍擊公開賽,我們被編在同一比賽組別。作賽時我左腳不慎受傷,即使我們是『敵人』,她也二話不說立即拿出醫護用品幫我緊急治療。」這些經歷令她倆情同姊妹,「friend過打band」。 作為體院同門生,兩人當然「不打不相識」,每周一起對打練習。Shea直言Icy是個「超」強勁對手:「她交鋒的能力十分強,加上步法穩定,超難應付!」Icy則形容Shea是敏捷型劍手:「她移動速度非常快,十分敏捷,進攻時要刺中她不容易,其實她也是個實力高手。 二人惺惺相惜,練習中不時交流劍術,比賽時互相支持,於今年「新界區中學校際劍擊比賽」個人賽中,Icy成功衛冕女花A Grade冠軍,Shea卻於B Grade惜負奪銀,大姐姐Icy不忘安慰Shea,鼓勵她要向前看,為下次比賽做好準備。 對於未來目標,她們表示目前「年少無知」不敢想太多,但期望能有一次共同作戰的機會。17歲的Icy已代表香港出戰兩次亞青及世青賽,14歲的Shea就因年紀尚淺暫未有成為港青的機會,不過來年會是最有機會的一年,力爭U17港青席位,這對花劍「姊妹花」並肩作戰不是夢! 圖、文:馮樂民(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Sportsroad Junior
【Junior】張存華專欄:「我來、我看到、我征服」
【體路 X Junior】“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這句名言來自偉大的皇帝凱撒,中文譯作「我來、我看到、我征服」,意思是指要征服前面所見的土地。我用這句來形容在10及11月參加了10公里馬拉松游泳世界盃、維港渡海泳、學界D1游泳賽、世界盃短池游泳錦標賽(香港站)及香港長池分齡錦標的學生運動員。他們要兼顧訓練及學業,同時間要應付比賽,真的筋竭力疲。這班小夥子面對著一班世界級游泳健將,沒有因緊張而影響發揮,如何南慧、林浩賢、黃筠陶及陳芷晴等都游出個人最佳成績。 這幾項大型比賽今年都得到樂視電視直播,令更多市民和家長,甚至遠在美國讀書的同學們都能夠欣賞得到,今年做直播時更找到兩位香港游泳代表、曾叱咤學界的吳鎮男和張健達來擔任客席評述。今年學界D1游泳決賽雖因學體會限制入場人數,令比賽氣氛相對沒有以往澎湃,但一眾啦啦隊、家長、舊生、老師都盡力為泳員打氣,方力申及劉彥恩當日也有到場助威母校,體育真的是你要去支持才了解到那種團結的威力。 談學界體育發展,以美國最為完善。NCAA大學D1組別大概有350間學校,各校專長不同。以美國大學籃球為例,每年每隊約30場比賽,去觀賞的多為現有學生及舊生,美國大學學界籃球比賽在當地關注度不遜NBA常規賽,當有電視台作全國直播時,這些未來球星會變成亮點,同時亦得到很多職業球隊、企業、品牌垂青。所以除了政府支持,體育總會透明度與媒體專業度往往是體育發展重要一環。不能只看是否直接受益,有時候情感、凝聚力、團結精神都是很難從經濟數據上分析出來。 文:張存華(樂視體育主持及評述員)
【Junior】譚偉洋專欄:工重人生 重拾青蔥
【體路 X Junior】2008年的盛夏,我畢業於浸會大學,主修體育及康樂管理及教育文憑,記得大學生涯的多樣化,學習時的樂趣,籃球場上的磨練,令我與體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初踏進社會工作,便任職中學教師,當然又是體育科老師,期間接觸了很多不同的學生,眼看大家跑跑跳跳便很滿足,直至現在,與不少舊生仍保持聯絡,笑談當年趣事,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渡過3年教師時光後,轉換了工作環境,進入了國際運動品牌NIKE工作,接觸很多不同類型的運動員,有來自足球、田徑、網球等項目,不時與他們傾談一些出戰亞運會及其他訓練的經驗,更難得的是能跟國際知名球星交流,如Kobe、Lebron等等,絕對是一個難能可貴的人生閱歷。 又3年過後,香港籃球壇第一支職業球隊出現,我擔任了東方主教練一職,由甲二聘請外援起,很多事務從頭到尾一手包辦處理,包括親自飛往美國揀蟀,安排訓練,外出集訓,與外隊打友賽等等,種種體驗令我眼界大開,但可惜,很多因素,球隊未能完善配合,所以我決定離開。 來到2016炎夏,忙著找工作之際,見到理工大學招聘,由於早前是其籃球隊教練,有些學生運動員都是常見的一群,入職後,認識了年輕一代的運動員,感覺很特別,眼見有些很有想法而按照著自己目標去做,有些成績不太好是因為時間分配問題,有些心理質素需要提升,有些則有好好的領導才能,遇到不同類型的運動員,想起年輕時的我,其實有導師在旁,往往得到更多啟發,身在其位的我,希望能以運動員的身分把更多經驗帶給年輕一代,這是我最嚮往的工作。 文:譚偉洋(前香港籃球隊隊長、北京奧運火炬手)
【港九D1男排預告】男拔長天狹路相逢爭王座
【體路 X Junior】今屆D1男排最具「冠軍相」的球隊,依然是拔萃男書院及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男拔在小組賽曾擊敗長天獲首名出線,四強再殺退華英中學晉級;長天雖然小組次名出線,但準決賽表現回勇,輕取衛冕冠軍筲箕灣官立中學。結果男拔與長天狹路相逢,將於12月11日的「港九區D1中學校際排球比賽」男子A Grade決賽再度交鋒,力爭重登冠軍寶座! 男拔默契致勝 劍指雙料冠軍 翻查紀錄,男拔上一次舉起D1甲組冠軍已是3年前,在精英賽中捧盃更要追朔到08/09學年,縱使期間男拔一直名列前茅,光芒卻總被長天蓋過。不過今年球隊在初賽已盡顯「冠軍相」,以5戰全勝兼不失一局的姿態首名出線,當中更擊敗去屆精英賽冠軍長天。 與往年比較,男拔隊長譚殷立指出球隊今年大熟大勇:「球隊陣容雖然大致相同,球員間的默契及關係卻有所提升,傳接技巧亦明顯進步。不過因為球隊中缺乏『高佬』,所以會以快攻為主,把比賽節奏再加快,暫時在小組賽及四強的發揮亦讓人滿意。」 去年D1屈居長天及筲官之後摘季,精英賽又獲「梗頸四」,譚殷立豪言男拔今年劍指雙料冠軍:「今年我們的目標是奪得D1及精英賽冠軍。球隊已有兩年未染指冠軍,今年都有一定壓力,但相信只要做好自己便可以。」他又透露決賽再撼長天,沒有秘密武器,但眾人做好本份,仍有信心再下一城。 長天新兵接班 做足準備迎硬仗 至於去屆D1亞軍、精英賽冠軍得主長天,今年有馬俊鴻、盧易翔及MVP梁譽騰畢業離隊,空缺由去年的替補陣容頂上。球員磨合需時,長天今屆在D1小組賽表現略為遜色,除不敵男拔外,最後一仗面對培英中學亦險告陰溝裡翻船,最終險勝下以4勝1負戰績次名出線。猶幸四強戰與筲官合演去屆決賽翻版時,長天表現回勇,由頭帶到尾下連贏兩局再次躋身決賽。 長天教練倪震權坦承,球隊正處於新舊交替階段:「今年全新陣容,在攻擊力上確實不及去年,網前相對較弱,但防守力與往年相比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倪Sir又指,為了兩場淘汰賽花了不少心思去備戰:「球隊在暑假期間前往內地惠州集訓,舊生亦有與隊員進行練習賽,經過調整後攻守陣式更見完整。」繼小組賽後再與男拔相遇,倪Sir謂對手較去年更強、初賽時發揮出較佳的心理質素,可望長天能在決賽前作充分準備,迎接這一場硬仗。 「港九區D1中學校際排球比賽」決賽賽程 日期:12月11日(星期日) 地點: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
【Junior Cover】後備變王牌 浸附中壘球成就7連霸
【體路 X Junior】試問那位球員喜歡坐冷板凳?壘球這個項目,雖然有9位球員能夠上場,但在不分年齡組別之下,年輕小將難免要捱過當後備的階段。昔日坐在板凳上的余珏充(Mervyn)及李學謙(Edmond),經多年奮鬥及堅持,今日終於搖身一變成為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壘球隊的王牌投手及捕手,協助學校在上月舉行的「全港中學校際壘球比賽」決賽以15:0大勝拔萃男書院,連續第7年成為男子組冠軍。 創校僅10年的浸附中能7度稱霸學界賽,全賴前壘球隊負責老師范裕盎願意踏出多一步:「壘球隊在創校第2年成立,起初只是興趣班,但首年奪得殿軍後,我相信很多隊員都極具潛質,只是未夠團結,所以朝這方面整合。起初要與球員建立關係,於是放學後換上運動服與他們一同練習,了解每位隊員特點及長處。」 雖然Miss Fan未能傳授球技,但被視為壘球隊「母親」的她卻在心態上影響球員。「壘球不分年齡組別,有經驗的球員自然有較多出場機會。球員要學習放下身段,凡事以球隊為先,同時要明白堅毅付出才有收穫。」縱使中途有不少同學抵受不住刻苦訓練及坐冷板凳而放棄,但亦有「熱血」隊員選擇堅持,Mervyn及Edmond便是當中佼佼者。 現時就讀中六的Mervyn及Edmond自中一加入壘球隊,多年來堅持打球全因喜愛速度感:「壘球場較棒球場小,節奏相對較快,比賽更緊湊。進攻方面,要在短時間內判斷是否打球、打那個方向;防守的話,打棒球時能夠踏兩個交叉步後再傳球,打壘球時如果踏兩步,對手便已安全上壘了。」 兩人起初還未找到自己角色,後來Mervyn開始練習當投手,便找了同班的Edmond充當捕手。「那時放學即去練傳接球,練到天黑看不到球為止。起初沒有捕手盔甲,但喜歡這個運動時,覺得開心便足夠,有沒有裝備並不重要。而且余珏充當初的投球很慢,沒甚麼威脅。」Edmond說。 Mervyn想要當投手,全因這是壘球比賽的開端:「只有當投手把球投出時,比賽才正式開始,我想成為這個矚目點。」Edmond亦打趣道:「壘球運動中只有投手才『有型』,捕手常被忽略,但卻是相當重要的位置。中三時,原本的捕手畢業離隊,當時在Miss Fan鼓勵下,覺得自己作為球隊一份子,應該有承擔及貢獻,所以便擔起捕手一職。」如是者,一投一捕經過苦練,成為浸附中主力,合力令對手擊球員吃閉門羹。 畢業在即,兩名大師兄寄語師弟要傳承球隊精神,延續浸附中王朝:「要珍惜練習及比賽時間,不要因為坐冷板凳而不耐煩,我們都坐了4年!付出總會有人看見,希望大家的努力,能夠讓浸附中在壘球界繼續保持佳績。」 協恩衛冕 守得雲開見月明 協恩中學與王肇枝中學勢均力敵,在女子組決賽鬥得難分難解,首3局雙方互無紀錄,協恩憑著投手梁得怡(Cherry)及隊長葉晴於4、5局各得1分,最終以2:0小勝王肇枝,成功衛冕。 連續兩年封后的協恩壘球隊現時擁有30名隊員,但原來亦曾面臨散班危機,中六的Cherry便親眼見證球隊「由衰轉盛」:「在我中一時,壘球隊因人數不足幾乎解散,當時高年級的師姐邀請我加入,於是便誤打誤撞成為一份子。」一打便是6個年頭,Cherry能堅持這麼久,只因對壘球情有獨鍾:「協恩在許多運動項目中都有出色成績,壘球隊並非相當突出,但這裡每個球員都可以有自己發揮的空間,與隊友合作打比賽亦相當熱血。」 過往多次屈居王肇枝之後,協恩女將流過汗水與淚水,去年奪冠、今年衛冕對Cherry意義重大:「去年捧盃像完成了當時中六師姐的夢想,今年蟬聯則是實現自己夢想。」…
【Junior】廖寶珊羽隊 逆境創奇蹟
【體路 X Junior】逆境中扎根生長的花朵特別茁壯。廖寶珊紀念書院今年出戰「荃灣及離島區中學校際羽毛球比賽」A Grade賽事可謂困難重重,在成員不足的情況下奇蹟地殺入決賽,雖然最終憾負奪亞,然而在崎嶇不平的爭標路上取得如此佳績,全隊上下都感到光榮。 去年因人數不足未能參與A Grade比賽的廖寶珊,今年受到同樣問題困擾,教練只好調動B、C Grade隊員上陣。中四便擔起隊長一職的伍嘉禧坦言今次比賽十分緊張:「我們部分隊員只是B Grade,要與其他學校的A Grade對打有一定難度,始終我們是越級挑戰,所以對成績沒有太大期望。」不過嘉禧從未想過放棄,憑着「愈難打,愈要打好」的信念,結果領軍奇蹟地淘汰上屆亞軍荃灣官立中學及季軍保良局李城壁中學。 面對逆境,球隊反而愈戰愈勇,今屆賽事,廖寶珊士氣冠絕全場,隊員每得一分都握緊拳頭並流露自信表情,場邊隊友亦會吶喊助威。主力陳約信指出:「論實力我們也許不及其他學校,但高昂士氣令大家發揮出超水準。賽前沒想過可以打入決賽,但我們『打得有火』,成績超出預期。」隊友互相支持成為廖寶珊羽毛球隊致勝之道。 身處逆境,同學們不忘感激教練顏梓城及帶隊老師羅振聲的付出,即使羅Sir並非教練,但每次練習都會現身支持,顏Sir更是出錢出力,隊員蘇可兒說:「他會自掏腰包租場,資助我們乘的士到場館,以爭得更多時間練習。」廖寶珊羽隊今屆勇奪男、女子亞軍的驕人成績,總算沒有辜負兩位恩師期望,也學懂在逆境中茁壯成長。 圖、文:馮樂民
【Junior】李兆基中學 連霸背後的「神奇領隊」
【體路 X Junior】今年度「葵青區中學校際游泳比賽」上月舉行,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在男、女子組總成績上均拋離次席逾200分,以「大滿貫」姿態勇奪總冠軍,延續「23連霸」王朝。這支長勝軍背後,一直有領隊勞武寧老師充當參謀,擔起戰術策劃及排陣重任,居功至偉。 李兆基在今年學界賽豪取22金18銀18銅獎牌傲視群雄,接力賽亦獲10項冠軍,僅失落男子A Grade 4×50米自由泳接力,以及女子C Grade 4×50米混合接力。他們同時保持17項葵青區學界游泳紀錄,王者地位短期內難受動搖。 領隊勞Sir見証泳隊以「團隊為本」的作戰方式帶來空前成功:「不能為了破紀錄而側重某一項目,要顧全大局才是連勝關鍵。」每年他都會讓學生決定來年目標,而且適當地放手讓他們嘗試排陣,真正做到「自決」,勞Sir認為此舉能提高學生的自發性,亦體會「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是泳隊的宗旨。」一眾隊員向勞Sir冠以「神奇領隊」的稱號,他謙虛笑說,自己最大功勞只是幫隊員報名參賽罷了! 就讀中六的劉穎淳在男子A Grade 50米背泳封王,並協助李兆基於4×50米混合接力賽後上奪冠,這位主力慶幸能以冠軍為學界生涯劃完美句號,又盛讚勞Sir在冠軍路上居功至偉:「雖然他有時比較嚴厲,但不至於『魔鬼』,感謝勞Sir一直以來對學校的付出。」 不過相比起李兆基的「金漆招牌」,勞Sir認為更重要的是隊員須為自己的承諾負責,且要勝不驕,敗不餒。成績對他而言,從來並非排在首位。 圖、文:李子正
【Wetry!】張皓賢:因為欖球 不再平凡
【體路 X Junior】數年前,五月天以一曲《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鼓勵大家把握時機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如果此刻反問自己的「不平凡」是甚麼,你又會怎樣回答? 15人欖球港隊成員張皓賢(Joey)會毫不猶豫地說:「欖球讓我不再平凡。」 屬於Joey的不平凡故事從3年多前開始,原本打籃球的他,機緣巧合下加入欖球校隊,雖然接觸這項運動的第一個感覺是「辛苦到想死」,但欖球還是俘虜了Joey的心,使他毅然「棄籃從欖」:「我喜歡挑戰,欖球要常常碰撞,常常思考怎樣突破,難度遠高於籃球!」 從中五學界賽場起步,Joey的欖球路可謂荊棘滿途。「首場學界比賽後,我參加了學界亞洲賽代表隊選拔,可是落選了,當時想過就這樣放棄。」猶幸他沒有放下欖球,反而渴求進步,努力練習,最終總算如願披起U18港隊戰衣。不過,挑戰和跌倒未曾停止過。成為U18一員的Joey因要應考文憑試錯過比賽,後來參與U20選拔,又因受傷名落孫山。今年年初,Joey在比賽途中傷及前十字韌帶,需要休養6星期,結果無緣進入四月「世界青年欖球盃」大軍名單。 希望與失望不斷交替,Joey卻選擇堅持。「我覺得不能因為一次失敗或失望便放棄。腳受了傷,可以用手練習傳球,可以翻看比賽錄像,思考怎樣處理好每一球。腦筋轉多了,自己也會進步,隊友總說我康復後比受傷前打得更好。」常言「機會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U20球隊在世青盃期間有隊員受傷,於是急忙補選Joey入伍,為他留下深刻經歷,成為不平凡的另一章節。 最近Joey加入香港欖球總會及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合辦的精英欖球訓練計劃,成為全職球員,一周四天於九龍塘THEi的基地訓練,他直言獲益匪淺:「基地提供健身器材及全面的訓練計劃,加上可以近距離向港隊師兄學習,自己進步得更快!」剛剛從U20畢業,Joey盼能盡快在港隊中佔得一席位。 「試過晚上因為想著欖球而睡不著,也試過一星期七天都要打欖球,好『Chur』,但好享受。」對於Joey而言,欖球除了帶來快樂、讓他變得不平凡,更如呼吸一樣,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圖、文:何子淵
【Junior封面故事】陳兆榮:職籃夢 沒有停下的借口
【體路 X Junior】東方籃球隊於上季香港甲一籃球聯賽打破「紅黃壟斷」,引爆「東南之爭」,雖然最終未能奪冠, 但卻成功創造歷史, 成立全港首支職業籃球隊。成為職業球員無疑是不少熱血學生的夢想,「職業」二字說易做難,作為最貼近年輕一輩的全職球員,東方控衛陳兆榮付出過多大努力,犧牲了多少時間,才能夢想成真?自問熱血的你,又可有成為職業球員的意志,為夢想做好準備? 陳兆榮16歲由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轉校英華書院,並獲永倫賞識加入青年軍。當時仍是高中生的兆榮除了應付學業,更有不同的球隊練習,每日的時間表密密麻麻,根本沒時間去吃喝玩樂,「每天都是打波、讀書、食飯、睡覺,沒有多餘時間做其他事。可能平常人覺得我為了打籃球而犧牲不少玩樂的時間,但在我眼中這稱不上是犧牲,因為籃球就是我的娛樂,我喜歡打籃球。」中學就是最自由的階段,沒有包袱,可以任意追夢。兆榮選擇大部分時間放在籃球上,別人認為是犧牲,因為沒在求學時期好好享受生活,可在兆榮眼中,每天打籃球就是最好的放縱。 儘管兆榮是英華及永倫青年軍的主力,但他心不滿足,熱血「籃」兒的夢豈只有此等高度。兆榮知道要打籃球的前設必須「讀好書」,所以打波的同時並沒有荒廢學業,考進城市大學心理學系,加入城大籃球校隊,並正式代表永倫出戰甲一,當時18歲的兆榮得以繼續讀書、打波兩邊走。兆榮指出,其實讀書對打籃球也有幫助:「例如對手一些小動作背後有不同含意,可以利用心理學分析對手,同時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提升籃球智慧。」正因兆榮在學業的努力,令他的籃球路得以走得更長,距離夢想也愈來愈近。 這位城市大學心理學系高材生,畢業後沒有當上心理學家,毅然決定成為職業籃球員,全因一顆鍾愛籃球、力求進步的心:「打籃球是我的興趣,我喜歡打籃球,而且我有很多不足,我想進步,就是這個心態令我想100%投身在籃球當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雖然追夢的心熊熊燃燒,但夢想亦有時限,兆榮說:「運動員生涯短暫,所以我在畢業後的十年內都會選擇去追夢,趁20至30歲這段黃金時期盡力打波,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日運動生涯結束,可能重投心理學世界,再進修或發展相關的工作。」這個有時限的夢,加上Never stop fighting的決心,令他成為全港首批職業籃球員。 加入東方籃球隊,當全職球員一年,兆榮把興趣轉成事業,他絕對沒有後悔作此決定:「過去一年雖然成績未如理想,但這一年全職球員的體驗帶給我很多無形的得著。各種海外比賽的經驗、不同層面的技術提升,都是過程中得到美好的收獲。」短短一年,兆榮獲益良多,雖仍自覺成績未達目標,不過未來的路還有很長,他的職業之路才剛剛開始,這個夢還可更高更遠。 回望十年籃球之路,兆榮感恩能夠走到這一步:「由安柱轉校英華,及後加入城大校隊及永倫,再來到東方展開職業之夢,感恩一路上得到不同人的幫助及提攜,給予機會在不同平台上一展所長,甚至能夠出外比賽,我可以做的就是好好裝備自己,真正做到職業球員的水平。」兆榮有今天的成就,他先要感激朱Sir(英華書院、南華籃球隊教練朱耀明):「他是我的啟蒙良師,中學時他不斷的提點及鞭策令自己成長,雖然練習刻苦,但就令我吸收得最快,打下良好根基,才有今天的我。」訪問當日重返英華書院,兆榮再回到朱Sir教鞭下與校隊一起練習,兆榮看著恩師,笑稱「朱Sir以前更惡!」,但看到兆榮專心聆聽朱Sir的一字一句,彷彿回到中學時的校隊練習一樣。 兆榮感恩自己得到很多機會,所以開辦「B.E.A.S.T.」籃球學校,希望用另一個身分回饋籃球界:「籃球在我的生命帶給我很多,以往有很多機會去打籃球,成立B.E.A.S.T.是希望提供一個平台予年輕人,用自己的經驗教授下一代,培育更多更好的籃球員。」 兆榮同時寄語夢想成為職業球員的學生,態度決定高度:「不要覺得有波打是理所當然,每一次都要盡能力做到最好,一定要有想進步的心。同時要有心理準備做職業球員是非常艱苦,夢想之路不易走,練習練到頭暈,做體能做到嘔,可能你會想放棄,跟自己說先休息一會,但夢想是沒有停低的借口,不要放棄,不要停下來,堅定的意志才能成就夢想。」 簡單一句「我喜歡打籃球」帶著兆榮走過十年籃球之路,成就現在的他,背後艱辛過、付出過、犧牲過。身為香港首支全職籃球隊的一員,兆榮以「不想退步,不斷進步」的心態去實踐夢想,不斷提升自己,過程遇到的機會好好把握,每次出盡全力,成功追夢的定律其實都是老生常談的道理。回到開頭的問題:熱血的你,為夢想做好準備了嗎? …
【Junior】元朗商中克服心魔圓金牌夢
【體路 X Junior】元朗商會中學今年於「元朗區中學校際羽毛球比賽」男子A Grade決賽以局數3:1戰勝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歷史性封王。冠軍之路不但要過五關斬六將,更要戰勝自己,克服6年來最大敵人──緊張,難怪一眾小將奪魁後彼此相擁,興奮又感觸,忘情高呼:「終於得咗喇!」。 元朗商中「五兄弟」曾皓楠、朱啟然、黃瑋鈞、江善滔、鐘嘉朗由初中開始已經一起「夾波」,雖然隊中沒有港青成員,但勝在實力夠平均,各懷絕技,被教練視為最「齊腳」的一屆,但五人偏偏患有「緊張」的「心理病」,往往在重要關頭失誤,以致一直都未嘗冠軍滋味。 來到中學生涯最後一年,隊員們在開季前把寫下來的目標放進玻璃瓶內,想不到這個玻璃瓶為他們帶來最後勝利。「學界冠軍」是隊長曾皓楠藏於玻璃瓶中的願望,這簡單四個字卻令他克服心理病:「如果技不如人我們心服口服,但因為緊張而失誤,輸自己就好唔抵!其實在決賽時我依然好緊張,頻頻發球失誤,但我想起放在玻璃瓶內的目標──『學界冠軍』,所以對自己講一定要贏!終於在最後一年學界掛上金牌,是奪冠的決心令我們克服緊張,一圓學界冠軍夢想。」 由中一開始執教元朗商中羽毛隊的教練廖嘉俊及鄧學修十分滿意隊員的表現,廖Sir指出:「大賽緊張是他們多年的毛病,但從練習中看得出各人是有實力。今年他們終於克服自己,心理質素大有進步,表現可以用『超水準』來形容,作為教練看到他們進步十分欣慰。」 圖、文:馮樂民
【Junior】關於劍擊你知幾多……
【體路 X Junior】關於劍擊,你知道多少?今期Junior特別為你搜羅了幾項有關劍擊的冷知識! 劍擊有黑牌? 劍擊與足球一樣,都有黃牌、紅牌的存在,當犯規出現時,裁判第一次會以黃牌警告;若然再犯就會出示紅牌,判罰加對方一分。但不說不知,原來在劍擊世界中還有一張黑牌,對於那些更為嚴重的犯規,譬如報復與粗暴衝撞,以及與對手串通舞弊,裁判會直接出示黑牌驅逐劍手出場。 點解劍手要著白色衫? 考考大家,在劍擊比賽中大多數選手會穿甚麼顏色的衣服?沒錯,答案是白色。原來在古時,電子計分還沒出現,劍手需要用沾滿墨水的綿花包著劍尖,當擊中對手時,裁判會以白色衣服上的墨水印來判斷得分是否有效。即使現時沒有明文規定比賽衣服的顏色,但傳統上依然以白色為主。 打劍學法文? 劍擊運動的規則由法國人制定,法文因成為劍擊的官方語言。三項劍種的法文分別是Foil(花劍)、Sabre(佩劍)、腼Epee(重劍)。比賽經常聽到的法文如Prets(預備),雙方要準備擊劍時的基本姿勢,待裁判宣佈Allez(開始攻擊)後才可以開始比賽,至於得分則與英文一樣是Point!下次見到「亞洲劍神」張家朗不妨跟他講句Allez! 亞洲人打劍特別叻? 香港劍擊隊在里約奧運創下佳績,張家朗(男花)及江旻憓(女重)均歷史性殺入16強,但驕人成績絕非偶然,原來黃種人打劍特別有優勢!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指,劍擊是一項講求腦力的運動,考驗運動員在一瞬間的思考並作出即時反應,相比足球、籃球等講求身體對碰及體格的運動,注重「食腦」的劍擊非常適合亞洲人。
【Junior】張曉晴:踏遍高山低谷 重拾快樂
【體路 X Junior】罹患脊椎側彎,到克服病患,代表香港取下亞青賽女子少年組重劍金牌,再由劍壇新星到學界冠軍不保,更經歷一年多的低潮……來自瑪利諾修院學校的張曉晴(Kristy)走過6年高山低谷、捱過身心煎熬後,即使上月於「港島及九龍區中學校際劍擊比賽」個人賽九龍區女子A Grade重劍屈居亞軍,但也重拾最初握著劍柄時的快樂。 在6年前學劍不久已被斷症患有脊椎側彎,還因為持續練習而惡化,醫生曾著Kristy放棄劍擊,但小妮子因為喜歡,所以堅持。「打劍時與對手有許多互動,比賽沒有絕對的勝利,每一劍都充滿變化,這變化正是好玩之處。」堅持的代價是,Kristy試過因戴上脊椎的矯形架而痛得不能入眠,也試過因為影響到盤骨而痛得不能練習,只能透過針灸舒緩痛楚。 皇天不負有心人,Kristy的堅持終讓她成為港青重劍代表,更於2015年初贏得亞青賽個人金牌及團體銀牌,登上屬於自己的高峰。可是,攀得越高,摔得越痛,亞青賽過後Kristy的表現未如理想,成績一落千丈,就連在學界個人賽保持了3年的連勝紀錄,亦於去年決賽「斷纜」,僅得一面銀牌。「那一刻完全崩潰了,怎麼可以連學界比賽都輸了?於是我開始選擇逃避,不想去面對,加上被別人說我自大,自信心不斷下沉。有段時間很怕打比賽,更曾經想過放棄劍擊。」 在這段迷失歲月,Kristy因腳傷被迫暫時放下劍擊,錯過了數個比賽,排名亦下跌了,但她赫然發現,沒有劍擊,生活就像欠缺了一部份。再次帶上面罩、拿起劍、站上賽道,Kristy的心態開始轉變:「經過一年的低潮,現在還未算是從中走出來,但卻漸漸找回起初喜歡打劍的感覺。有段時間很努力練習,但不是因為開心,只是為了進步、追求成績。」回到起點,同時找回自己的節奏。 今年再出戰學界賽事,中五的Kristy升上A Grade作賽,惟再在決賽惜負,事隔一年仍然只得銀牌,但她卻不再介懷。成績不再是Kristy的全部,將來能夠走得多遠,小妮子亦未有多想,頃刻只想盡力享受每一劍。 港青孖妹 老友鬼鬼 適逢亞洲U23劍擊賽上月於東京舉行,Kristy與另一名港青代表李上行(Areta)因腳傷錯過選拔,無緣為港征戰,但分別在學界賽摘下獎牌。來自聖保羅男女中學的Areta今年首度升上A Grade作賽,最終憑著出色的發揮,在港島區女子花劍項目中「刺」下金牌。 雖然Areta與Kristy項目不同、來自不同學校,平日在體院亦分開練習,但兩位港青隊友原來「老友鬼鬼」,更經常私下Whatsapp交流心得:「雖然大家的項目不同,打法及技巧亦不一樣,但劍擊往往是心態比技術更為重要!」兩人不約而同指出,因為打劍,自己的EQ有所提升,態度亦變得更積極,更笑謂將來有機會的話會嘗試與對方交換項目,在賽道上切磋一下。 圖:李子正、何子淵 文:何子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