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訪】在香港,說起「港大生」與「欖球」,你或會覺得前者畢業後一定是醫生、律師;後者則一定是洋人玩意,但其實這全是大眾對某類人或事的一種概括看法,心理學上叫「既定印象」。港大畢業、年僅24歲的港欖華將李卡度,選擇懶理別人給他的「標籤」,並以自己經歷向外界證明,華人打欖球同樣出色。
李卡度,英文名Cado,未見他的樣貌,單看他的名字會以為他是混血兒,但其實他是個百分百香港人。Cado生於運動世家,父母熱愛馬拉松,媽媽是頒獎台常客,雙親喜愛運動的瘋狂程度甚至為兒子選了一個與前荷蘭足球球星「列卡特」相近的名字。受父母的運動細胞影響,Cado自小已接觸多種運動,在英國讀初中時首嚐欖球滋味,大學畢業後決定投身全職欖球員,成為現時港隊陣中3名華將之一。
「只要你有膽量,他做到的,其實你也可以做到。」
在香港,欖球日漸普及,但仍比不上足球籃球等熱門運動,有人說洋人身材高大,往往令身形較小的華人輸蝕,身高僅1米70的Cado欲衝破這限制,他利用速度上的優勢,於欖球場上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其實『欖球是洋人玩意』只是一個標籤,他們身型龐大但相對上缺點是速度慢,因此我們身材較細小的華人可用速度取勝。」Cado說年少時在英國打欖球,面對再高大的洋人都是照衝照撞,他認為對手的體型從來不是怕打欖球的原因:「只要你有膽量,他做到的,其實你也可以做到。」
因為身型限制,Cado坦言他在場上要靠「食腦」,在港隊擔當著傳接鋒(Scrum-Half)角色,雖然甚少有達陣得分的機會,但卻是掌握著球隊進攻命脈的重要角色,稱得上是球隊的大腦:「我身型不及洋人對手,所以不會與他們硬碰,我通常會選擇引對手埋身再分球給隊友,雖然得分機會不多,但一隊人一起合作所得的勝利,比起一個人達陣10球還要開心。」
「一隊人一起合作所得的勝利,比起一個人達陣10球還要開心。」
懶理外界給華人的「標籤」,Cado在場上堅守崗位,為港隊衝鋒陷陣逾5年時間。贏過仁川亞運銀牌、亞洲系列賽金牌等獎項,但他說最難忘的,必是今年4月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當時,港隊在主場球迷見證下,歷史性擊敗勁旅西班牙成功晉級,成就華人爭氣的一夜:「那一戰我們經歷了落後、追平、加時、最後再反勝,那刻感覺猶如創造奇蹟,好激動。最重要的是那一場我是正選上陣,我希望別人知道,即使是華人上場,一樣可贏到比賽。」
筆者當晚亦在現場採訪比賽,那一夜,全場三萬多觀眾向著Cado及姚錦成這對「華人孖寶」報以激烈掌聲,場面震撼人心。說華人不適合打欖球?或許只是我們未了解欖球箇中的精髓。
每位運動員都有自己堅持的理想,Cado亦一樣,奧運舞台成為他一直奮鬥的動力。雖然港隊與今屆奧運資格擦身而過,但Cado明言他早已放眼四年後的東京奧運:「日本屆時將以主辦國身分直接取得資格,對港隊來說少了一個勁敵是好消息,我希望2020年可以成為首位華將登上奧運舞台。」Cado昨日正與隊友出戰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斯里蘭卡站,於冠軍戰力壓韓國,繼上月於香港及韓國賽站奪冠後,港隊以三連勝獲取今年系列賽總冠軍,為Cado的欖球路打了強心針。
早前今年初,Cado更與幾位香港運動員獲邀加入成為TeamReebok的成員,給他們提供訓練產品外,更會為運動員安排傳媒訪問讓公眾認識他們。Cado說希望借助Reebok的力量,可令更多人認識欖球,把欖球運動推向更加普及。
#TeamReebok
文:蘇子傑
圖:徐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