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半鐵「Ironman Davao 70.3」 蝦碌停不了



【體路專欄】連70.3,即連續2個星期日(八天內)參加70.3的比賽。12年以來,第一次連半鐵,沒有什麼大期望,安全完成便滿足了。可能由於太輕鬆,有不少「蝦碌」出現了,例如試水忘記帶泳鏡,忘記帶後備胎等。除了蝦碌,上天又給我一點考驗,竟然按排我在比賽當天早上,到轉項區時發現爆胎!由於抱著輕鬆心態,所以比較遲到達轉項區,由發現爆胎至轉項區關門,只有大約20分鐘,sub DQ發生在比賽開始前!幸得當值的單車維修技師協助,關門前5分鐘,處理好一切要在轉項區準備的事情,順利等候出賽。

今次參加的是第一屆Ironman Davao70.3,雖然在Davao是第一屆,但主辧單位卻是極具經驗,他們在世界各地均有主辦Ironman 70.3的比賽,今年是他們的十週年紀念。每一次玩他們主辦的比賽都非常開心,我也算是他們的常客。

是次比賽是個人年度重點賽事台東70.3後一星期,考慮到需要時間給身體恢復,本來沒有打算參加,但去年參加布吉Ironman 70.3時,與主辦單位閒談間,對方主動邀請我參賽,於是便答應了,體驗一下連半鐵的滋味。

Davao(沃達市)是菲律賓第三大城市,為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最重要的港口和貿易中心。是次Ironman Davao 70.3的Expo、轉項區、起點及終點都在Azuela Cove,那裡是當地發展中的一個有名的綜合娛樂場所,佔地25公頃,整個場地很有空間感,很舒服,可以逗留很久。

舒適寬廣的expo

由香港前往Davao需要在馬尼拉轉機,比賽日期為2018年3月25日,星期天,如假期有限,但又要有足夠時間做好賽前準備及賽後休息,最合適的安排就是星期五出發,星期一回港。因為第一次前往,我又是一個人,所以選擇入住最舒適而又會得到最妥善支援的大會酒店Seda。

酒店大堂特設給各運動員賽後答名。

3月25日早上,經過轉項區sub DQ的追趕,抓著分齡組6時20分起步的尾巴,跳進清澈見底的Azuela cove旁的大海,因為實在不知道自己身體的恢復情況,加上游泳的操練又少,所以只求舒舒服服的勾著前面,穩步向前。一直很順利,但在終點前的450米有大浪,身材矮小及習慣不用力的我受的影響特別明顯,這時開始跟不上前面,游得比較辛苦。最後36分多上水,比平時慢,但也不用著緊,今次目標只是安全完成。

於大會酒店的AWA breakfast,有pro運動員分享比賽心得。

跑到自己的位置,第一件事,檢查有沒有爆胎,幸運地,可以出車。由於太擔心再次爆胎,「蝦碌」事件又出現了。把車推離轉項區,過了上車線,準備上車時才發現手套仍然掛在base bar上,於是又停下穿手套(由於我手汗大,手套是必需的)。在眾目睽睽下表演穿手套後,終於可以正式單車旅程。

菲律賓人之熱情在Cebu比賽時已感受過,Davao不遑多讓,觀眾之多仿佛變身成為環法車手,更令人驚訝的是,竟然全程90公里的賽道也有觀眾打氣。大會亦貼心的為觀眾設置帳篷,免他們受曝曬之苦。人群之多,有時令你分不清那是觀眾群還是補給站。雖然觀眾超多,大會為了安全,有警察控制人群,避免他們太熱情,突然衝出賽道,產生危險。

單車賽是一個大圈,全平路,道路寬闊,全封路,很多時三線行車。只可惜路面不太平坦,加上早上的爆胎驚魂,全程很擔心,除了專心車錶上的數據,亦盡量找平滑的路段前行。

在45公里回程前,風極大,平均速度很低,只有28KM/hr。根據經驗,單車受著路況及風阻影響,個人是否盡力,不能單靠速度,所以一直留意著自己的Power,發現NP亦很低,只能維持在115-120左右,想加强,但有點力有不逮。相信應該是自己未恢復的關係,心裏沒有焦急,因為今次的目標只是安全完成,而且推算回程應該是順風,速度上可以追回一點點。反而不斷提自己留意高溫,雖然自己不怕熱,但同樣要適當補水及降溫,去年澎湖的錯, 絶對不能再犯!

每次的完賽牌, 主辦機構都特別請設計師精心設計。

一如所料,經過折返點後,順風,速度開始回升,溫度亦同時開始上升,直至60K補給站,平均速度由28KM/hr升至29.2KM/hr,那時我的前置水樽已沒有水,大會提供的水樽,開口有點問題,我不能邊踩邊補水至水樽。那時有2個選擇,一就是如之前經過補給站般,只喝幾口,然後掉下大會水樽;第二個選擇就是犠牲一點點時間,停下充水。還有30K,快的也要多騎一小時,天氣又熱,我決定停下充水,順道淋水降溫。停下完成所有動作後,平均速度跌了0.3,下降至28.9。不過跟自己說,最重要是同一錯誤不能再犯,而且還有30K,在大順風的情況下,應該足夠給我追至AV30。繼續冷靜地保持90以上的腳頻,盡量以最有效的方法踩踏著,最後以AV30.5完成90K,NP只有112。應該是路況及環境的關係,NP比上星期的台東低18watt,但時速與一星期前的台東相約。

雖然NP偏低,但仍為自己可以在3小時內完成90K而高興,又沒有爆胎,實在太興奮。回到轉項區,「蝦碌」事件又出現了。誤以為自己編號是11XX,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轉項區抬著車橫跨了幾行放車列,走來走去,最後停下來,看看自己編號,原來是1318,於是才傻傻的走到正確的放車列,放下單車,穿上跑鞋,繼續最後的半馬。

最近這兩場比賽,專注也放在單車上,答應自己,單車做到3小時內,跑步不要强迫自己all out,維持5分半配速便好了,心理上給自己一點獎勵。今次賽事,志在測試自己的恢復能力,真的安全完賽便滿足,更加沒有迫自己的打算。

跑步時初初對自己有同樣的要求,不過比賽就是比賽,自己又有點好勝,賽前有略略記著自己組別的編號範圍,計劃有能力便追,無也不要緊。

21公里是全平路,2圈路跑,很喜歡這種賽道設計,因為這樣可以看到前面及後追的運動員。在接近第一次折返點時,大概知道有什麼人在前面。1342、1308、1330,這些在第一圈時已追過,還有1324及1337,進入第二圈,心裡很想超越她們,但距離還很遠。為了保持鬥志,一如以往,以前面運動員為目標,保持著自己的配速,慢慢地,一個又一個的把她們超越,每越過女運動員就特別留意她們的編號,很可惜,過了第二圈的3份1,還未看到1324及1337。

新鮮Tuna於頒獎禮提供。

 

一直都說,跑步是最踏實的,除了訓練,比賽時更需求的是意志及心理質素。想追又追不到時,很易放棄,如何維持,靠的是不斷的自我對話。這次比較特別,因為原來的目標真的是測試自己的恢復能力,所以當有放棄的念頭時,跟自己說:「已經做得好好,追唔到唔緊要,上星期先啱啱完左隻70.3,其實真係攰,繼續keep到5分半,已經贏咗。」當越過別人時,又鼓勵自己的說「幾好呀,其實係咪仲有,可以跑快少少,或者可以追到前面喎。」這兩段對話,不斷重復又重復,不久,又真的追過了1324,只要再追過1337,我便得第三, 不要放棄!

很辛苦的繼續追,天氣很熱,聽說當時氣溫有38度,又是提自己不能重犯錯誤的時候,雖然正在追趕,但沒有想過吝嗇每個補給站補水及淋水降溫的時間。按著自己的能力,踏實地一步一步的追,15K折返點附近,終於再一次看到1337,再經過精密計算,我應該慢約1分鐘,比最初5K落後的3分鐘,我追回了2分鐘,還有6K,我有機會追上,加油!

繼續不慌不忘的追,可能她很累,放慢了的關係,大約17K左右,我追過了她。第三!我只要保持著,便有機會得第三!追人和被追,心態上的確不同, 越過她之後,意志也稍為減弱了,開始維持不了5分半配速。與此同時,亦沒有留意後面有另一選手正在追上,約最後1K,突然聽到急速的呼吸聲,身旁出現了1349,同組女運動員!當時其實知道由於rolling start的關係,我習慣在最前列出發,她在這時從後趕上,即使我先衝線,也有很大機會是我輸。但無論怎樣,也要盡最後努力,本著不能在終點前被超越的心態,不知那裡來的氣力,加速!

衝線一刻,她大約落後我20米,不過真的因為rolling start的關係,我比她慢1分鐘有多,最後我只能得組別第四。

開心衝線

其實名次不是最重要,最後完賽時間只比一星期前的台東70.3慢18秒,已經很滿意。再一次多謝大會的邀請,讓我有機會一嚐連半鐵的滋味;亦因為大會的邀請,令我有機會感受當地居民的熱情,在這美麗的大海、寬廣的賽道上作賽,挑戰自己的極限。

這次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小測試,個人時間上算是做得不錯,不過一山還有一山高,到不同地方參賽的機會越多,越見自己的弱點。當單車終於有一個合格的時間,游水及跑步的能力卻在慢慢減弱中;過往跑步是我追上前的好時間,但今次因跑步能力及心態均未夠强,痛失了第三名。

Davao為菲律賓的榴槤之都,手信也要買一點。

衝線後,一個人在終點休息區坐下,雖然已經是第12年、第15場70.3了,但聽著司儀宣布各選手陸續衝線,那種感動仍是無比震撼。感動是因為大家都為著同一個目標努力、感動是因為雖然這運動仍然有排名,但重點是自我的挑戰;感動是因為我真正投入及喜歡三鐵,深深明白練習及比賽過程中,大家所經歷的一切。

練習見!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