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壘球起源於1887年,美國人當時希望在壞天氣的日子打棒球,於是改變規則並將其帶到室內,後來此運動迅速普及起來,又被帶回室外進行,在美國、日本等地已經成為全民運動之一。
在香港亦開始有越來越多人接觸壘球,香港九所大學中已有七間有設女子壘球校隊,中小學校際比賽亦見有隊伍數目增長。香港女子壘球隊於今屆雅加達亞運會將派出17名球員,成員球齡由數個月至20年也有,當中大部分有逾10年經驗。
壘球的吸引之處,是它對球員的先天性條件並不嚴苛,不像籃球要有身高優勢,體操個子越小越有利,游泳講求肺活量。壘球有九個守備位置、九個打擊棒次,各有不同任務,適合不同類型的球員,只要每位球員做好自己本分,教練根據球員長處訂立一個適合的戰術,就能打好一場比賽。
壘球規則如果要詳談雖然複雜,但其實基本理論很簡單,就在今屆印尼雅加達亞運會開始前,先為各位解說一下壘球的比賽規則:
守備陣容有九個人,包括投手、捕手、四個內野手、三個外野手。每局分上下半輪流攻擊,守備隊伍取得三個出局後完成一個半局,攻守交換。一個比賽打七局,或是根據場地賽例打限時賽,得分高的隊伍獲勝。
投手的終極目標是要把球投進打者的好球帶,或是騙打者揮棒取得好球,如果打者於守備隊 伍取得3個好球前都無法把球擊進場內,就會被三振出局。
如果打者成功把球以不同方式擊進場內,便會 「ball in play」,跑者向一壘包起跑,守備陣容必須設法讓打者出局,方法包括:
壘球另外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攻擊時會有最多兩位「跑壘教練」(當然這個跑壘教練可以 由球員擔當)站進場內,向打者及跑者施展「暗號」,決定攻擊戰術,教練的戰術及球員的 執行力能為一場壘球比賽定勝負。所以雖然每個人有自己的任務,但必須全員發揮才能獲 勝,沒有「一枝獨秀」的贏法。
由於場地小,速度在壘球場上很有用,除了大力揮擊把球打到野手接不到的地方形成安打 外,亦有其他上壘方法:
體育專員楊德強早前曾觀看亞運壘球代表隊的操練,並指未來要多加提升壘球在港的普及程度及青訓工作:「壘球相對籃、足、排、手球可能真的較少人接觸,但有一個優勢在於在天光道有固定場地,石硤尾配水庫公園的場地亦可安排使用。我相信如果在學校中有更多推廣,就能夠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從而更容易找到好球員。」
圖:Takumi Photography
文:香港女子壘球代表隊、徐嘉怡
亞運會正式開幕前,《體路》今日起會同大家連續一個月倒數,包括每日推出 #撐起港隊逐格睇,以及運動員專訪,當然唔少得 #SportsroadTV啦!記得留意我地各大社交平台(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及亞運專頁,要收到最快消息,當然要下載《體路》應用程式,接收第一手香港隊新聞!(Android版本請按此|IOS 版本請按此(測試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