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政府日前向灣仔區議會遞交文件,建議在啟德體育園落成後,將香港大球場改建成公眾運動場,並縮減近8成座位至9000個。足總主席貝鈞奇今日(9日)接受電台訪問時稱,當局建議非常合理,認為在新球場落成後理應使用新場,又指近年大球場使用率低,港超聯等本地賽事入場人數頂峰只有6、7000人。
貝鈞奇今早接受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訪問,稱個人覺得政府的建議非常合理,認為各個球場在啟德體育園落成後可以分工:「外隊訪港或重要賽事等,在啟德落成後就移師去新球場。啟德的交通也方便,當然有新球場建好就用新球場,建好不用就顯得浪費。旺角場就有6660(6664)個座位,有一個接近1萬座位的球場都非常合理。」他指大球場近年使用率不高,反問是否仍需要這個數目的座位:「現時港超聯或頂級賽事,入場最頂峰都是6、7000人,就算銀牌或足總盃決賽等本地賽事都好少超過1萬,只有外隊或港隊才會吸引多些球迷入場。」
翻查紀錄,大球場於2003年的皇家馬德里表演賽曾掛起紅旗。至於1994年重建後的首次正式比賽全場爆滿,是南華2009年對科威特競技的亞協盃四強次回合,當年有37459名觀眾入場觀看;同年的東亞運決賽亦有31884人在現場見證港足擊敗日本擊金。近年港足在主場的國際賽不時被安排到旺角場舉行,但最近3仗的世界盃外圍賽則再次回到大球場上演。時值2019年社會運動最激烈的一段日子,對伊朗、巴林及伊拉克3場分別有13942、4541及6487人入場。
本地賽事方面,在大球場舉行的上季港超聯煞科戰傑志對東方龍獅有7802人入場,打破港超聯的最高入場人數紀錄。但在2016至2017球季,飛馬主場對港會一仗亦曾創下249人的大球場人數最低紀錄。至於近年在大球場舉行的盃賽決賽則大多有逾3000人入場,包括2019年足總盃的3655人及銀牌的3399人。
近10年主要外隊訪港大球場入場人數統計:
日期 | 戲碼 | 人數 |
24/7/2019 | 曼城 對傑志 | 20926 |
22/7/2017 | 英超亞洲盃決賽日 | 39498 |
19/7/2017 | 英超亞洲盃初賽日 | 39273 |
26/5/2017 | 熱刺 對傑志 | 27568 |
30/7/2016 | 祖雲達斯 對南華 | 14481 |
14/10/2014 | 阿根廷 對香港 | 20230 |
29/7/2014 | 巴黎聖日耳門 對傑志 | 17153 |
29/7/2013 | 曼聯 對傑志 | 39102 |
27/7/2013 | 英超亞洲盃決賽日 | 39544 |
24/7/2013 | 英超亞洲盃初賽日 | 35950 |
29/7/2012 | 阿仙奴 對傑志 | 39209 |
另外,體育專員楊德強接受港台訪問時指,在可容納5萬人的啟德體育園主場館落成員,無需要再有另一個可容納4萬人的場地,加上90年代落成的有很多設施配套未能追上現時比賽需求,所以因應啟德體育園落成而改變定位。他指香港對田徑場地需求大,但只有灣仔運動場及將軍澳運動場可舉行正式比賽,希望未來大球場可以補足。如果平日晚上沒有賽事,大球場亦會開放跑道讓運動員及市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