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運動會(港運會)的排球比賽已經完滿結束,儘管潘卓爾所在的九龍城隊飲恨獲得第四名,但在比賽中認識到很多新朋友,大家合作開開心心地完成整個比賽,對他來說已經足夠。踏入打排球的第十一個年頭,他參與過中學、大專、聯賽等等,學到的不止是技術,還有決斷的思緒及從喜愛的運動中的得到快樂。
▲潘卓爾經常為球隊救球,為防守作出貢獻。 ▲潘卓爾在球場中亦不乏有趣的一刻。
在中學時期,身邊的好朋友都是排球隊的隊員,因利成便潘卓爾也愛上了打排球,既有挑戰性亦不用衝撞,有速度感但要短時間內思考下一步行動,正是他愛打球的原因。他笑言「如果我這種身型去打籃球,一下子就會被別人撞開了。」司職自由防守球員的他,認為人們很多時候只關注進攻球員殺球得分的一刻,而忽略了一,二傳及防守的重要性,其實沒有一開始防守上的成功就不會有進攻的機會。
而為了增強自己防守上的能力,他曾經最長一星期有四,五天練習,但他並沒有感到辛苦,反而說「其實排球也是一種減壓的娛樂。」更慶幸的是他得到家人的支持,「爸媽都有打網球,所以也會支持我,只是有時回家晚了會嘮叨一會,但打排球總比外出玩電腦,唱卡拉OK好吧。」
曾在聯賽球隊「聯合」打過球的他認為「港運會」的比賽和聯賽的感覺是不同的,「聯賽壓力比較大,因為會昇降班,而港運就是組合了不同隊伍的球員,比賽中認識了很多朋友,大家也沒有壓力,開開心心地打球,而且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參加一些高水平比賽例如甲一,所以這個比賽是一個不錯既途徑去吸收經驗。」對於自己所在的九龍城隊,他認為彼此在短時間既練習中有這樣的默契已屬難得,雖然間中有發揮不穩定的情況以致不能進入前三名,但在比賽的過程中已經收獲了很大的信心。
經歷了不同比賽的洗禮,潘卓爾想感謝的是不同時期教導他的教練們,其中最感謝的就是教育學院的教練及「港運會」九龍城區的周教練。「這一年全靠他們令我有很大的進步。」他現在在香港教育學院修讀教育文憑,未來有志成為小學體育教師,擁有一級排球教練牌照的他表示「如果到時候學校有需要可以擔任排球隊教練,會教導他們排球最重要的是團隊精神,事事為球隊著想,大家開開心心,為目標努力進發,就會有化學作用出黎。」希望他在未來的路上繼續為香港的排球壇出力,培訓更多新的人材。
撰文/攝影:馬煒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