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動傳誠】黎志偉:生命的高牆



【體路專題】我的一生大起大落,28歲因意外致半身癱瘓,需坐在輪椅上生活。

至今已經四年了!但我仍然抱著希望總有一天能重新站起來。

20151130-laichiwai03

我來自一個普通的公屋家庭,自幼便立志要成為一位運動員。憑著良好的體能及堅毅的信念在運動場上多個項目都有優越的表現。2000年開始接觸攀石活動,訓練半年後便獲機會代表香港參加亞洲青年攀石錦標賽。第一次便獲得亞洲青年攀石錦標賽-速度賽冠軍。隨後我便集中精神在攀石項目發展,開始了全職運動員生涯。

在十一年全職運動員生涯中,我獲得過四屆亞洲冠軍、十屆全國冠軍、2007年世界排名第八位。較為香港市民認識的還有2008年長洲搶包山冠軍,贏得「亞洲攀石王」的稱號。

作為運動員,我提醒自己不要小看自己,也不能自大,並嚴格的對自己作出要求。每場比賽不論結果都要發揮自己應有的水準,讓自己無任何藉口及後悔的機會。這就是我多年在運動場上的心態。一起落場競技的每位參賽者都有機會成為冠軍,努力做好自己便可!

當初由一名「屋村小子」,變成亞洲冠軍及世界排名第八,對我及家人來說已經是一個傳奇!

2011年12月9日,在屯門公路上,我遇上連環車禍,當場昏迷。

醒來的時候已經全身無力,下半身穿上尿片。意外導致我神經線受傷,盆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冷、熱分不清楚,最難接受的是連大小便都無感覺!

當年的精英運動員瞬間變成廢人,度日如年!每天只能攤在病床上,所有事情都需要別人幫忙!

當時的我,感覺多年建立的一切一夜之間失去了,同一時間我太太已經懷孕七月。我感到很迷惘及失去做人的方向。後來,幸得家人、朋友、體育界的支持及香港市民的祝福鼓勵,我決定鼓起勇氣,放棄及忘記之前的黎志偉。

我學習輪椅上面的生活細節,由飲水吃飯開始慢慢學習。每天定下目標便不再胡思亂想,只想著怎能拆解問題。三個月後,我已經學會用輪椅出入及生活。待孩子順利來到人間後,我和太太便一同出院去面對日後的生活。

傷殘人士重歸社區,真的不容易。起初我介意別人看我的眼光,怕聽到難聽說話。隨後想通了,生活開始充實起來。我慢慢開始再次投入運動,輪椅劍擊、乒乓球、籃球、馬拉松、獨木舟、帆船、潛水、攀石、拳擊。透過運動我讓自己重拾自信,想讓其他同路人知道,生命是屬於自己的,不要用殘疾作藉口,要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2013年我重拾攀石教練工作,開始重新教學生攀石。雖然不能作親身示範,但憑著經驗總算能指導訓練技巧及比賽心得。生活開始忙起來,想著怎樣嘗試不同的運動、探訪病友鼓勵他們走出來、四出舉辦講座、出席分享會、出版書籍等。心態就是要讓自己充實起來,要證明給當年幫過我的朋友及市民知道,我今日雖然半身癱瘓,但還能活得很好,以此來報答他們。

2014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對我及家人來說是一個意想不到的嘉許,獲獎後我更加名正言順地去幫同路病友走出來,同樣有出路的。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吧。希望大家也能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2015年我剛剛過32歲,感覺自己好像活了70歲的人一樣。經歷了人生很多事情,遲出道但早成名、正當人生高峰時跌落深淵、由一個癱瘓人到獲選十大傑青,生命再次重燃生機。

人生活著便要過得精彩,每天醒來,快樂不快樂其實在乎你的選擇!

無論面對什麼處境,都要順著應對,活在當下!祝福大家都有個美滿人生。

人生逆境時,切記忍耐。

人生順境時,切記收斂。

人生得意時,切記看淡。

人生失意時,切記隨緣。

人生總是在經歷轉折後,才能贏得一個全新的自己。

作者簡介

黎志偉,攀石運動員。多屆亞洲攀石錦標賽冠軍,被喻為「蜘蛛俠」及「包山王」。2011年遇上車禍致下半身癱瘓,傷癒後重拾攀石運動,現為香港攀石代表隊教練。


上述文章刊於廉政公署《筆動傳誠》文集,輯錄數十名來自不同界別社會人士的分享,即將在香港書展推出並免費派發。

詳情可瀏覽廉署專題網頁:http://www.icac.org.hk/icac/hkbookfair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