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運動員不容易,當裁判員更難



photo credit: www.handballreferee.com
photo credit: www.handballreferee.com

【讀者投稿】我,比香港手球運動員更卑微。我,是一位香港手球裁判。

當大家參加或是欣賞比賽時,有誰會去理會裁判呢?想必定是大家埋怨判決與之期望不一時(笑)!沒有裁判希望成為比賽的主角,我們只希望在犯規時才出現;裁判不易當,試想想,雙方競賽,犯規了,裁判持平作出判決,但每一判決,有人歡喜有人愁,誰會喜歡裁判?不打緊,反正賽事中,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比賽能在公平下順利完成。

香港手球裁判,除了應付平日繁忙的工作和學業外,為了提升自身的執法水平,皆會亦只可以在工餘時間網上尋找其他比賽片段,在腦海中執法。每星期的臨場執法,才是我們真正的練習,但,卻非是我們渴望的練習。有誰會喜歡假日朝九晚十,比學業更長的練習時間,先不說體力下應付,精神更難。正如球員一樣,都不希望有傳失、射失等等這些失誤,裁判亦如是,不會希望有錯判的出現,但除了本身自我能力不足,仍未能提升到應有的水平外,同日的持續執法下,真的不夠精神維持同一尺度下完成賽事 (我們往往只是總會求助希望完成所有比賽,才會長時間在球場出現)。

再者,賽事需要的,是一對裁判,而非兩位裁判,有苦自己知,有多少時間可與拍擋一同執法,根本連拍擋都沒有。(裁判,如欲考取州際及國際資格,除了本身要達到執法水平外,更需要是有一位跟自己性別一樣,執法水平,年齡相約的拍擋,培養出默契,然後就是無了期的等待亞洲手協舉辦亞洲手球裁判班,即使已符合這些條件,還要希望自己有足夠金錢支付呢)

眼見今年的學界裁判們,為了應付學界賽事,才被迫擔任裁判而影響賽果及完場被指罵,已表明來年不會再擔任裁判,本身資質不俗只是欠缺臨場經驗,已見可惜。連一直在執法及帶領我們的師兄師姐們,偶爾放輕鬆的選擇一同執法高水平賽事,而沒有與我們這些半舊不新的執法,亦被總會高層指摘只
管玩耍不願帶領,更覺憤怒。

為此希望各位除了留意香港手球隊,亦請關注一下香港手球裁判!

後話︰很多球員以為裁判津貼很高,在此說明一下,裁判津貼,其實比一個初級教練的津貼都不如呢(想知實際幾多,歡迎投考)。我們跟球員及教練其實都是一樣,都是因為喜歡手球這個運動,才會在這個界別擔任不同的角色。

作者:HBR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