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dTalk系列:收山腳



Alan Man Photography
Alan Man Photography

【體路專欄】足球術語有說,後衞從後鏟跌進攻球員,有心無心也好,當他踩中進攻球員的「上五吋、下五吋」的話,評述員就稱之為「收山腳」。

最近我也見過一隻「收山腳」。最慘的是,他並不是在球場上受傷。那天練完習回家的路途上,他在地鐵月台被一位踩著電動滑板車的小孩連人帶車衝過去,腳踝向外扭,也聽見那清脆的咔嚓。那天他還可以拐著回家去,到睡醒了第一腳踏地,才知他腳踝痛得不能著地,腳眼位置也奇腫難分。

和一般拗柴不同,腳踝扭傷不一樣,普通扭傷多數只影響靭帶,一般患者就算可能一拐一拐但都可以負重走動,消腫後約六至八星期復健便可以進行輕量運動。「收山腳」指的是腳踝骨折,分不同等級去表示內側的脛骨、外側的腓骨還是底座的距骨有骨折情況。簡單說,兩塊骨骨折比一塊難癒,三塊骨骨折比兩塊骨骨折難癒。首先要看骨折有沒有移位或潛在移位狀況,醫生用手術鑲鐵片或手法矯正後用石膏固定還要不能負重六至八星期,避免骨頭過早受壓而引致再移位或骨枯等併發症。期間下肢肌肉己經萎縮得七七八八,關節亦異常僵硬要狂做肌肉鍛鍊,由最初的抬腿、步行練習到重新練習控球,可能要練上大半年。

(令人不安圖片慎入)

01

球員進診所時,我先嗅到一股濃烈的藥酒味道。然後,他單著腳跳進治療區,明顯痛得不能負重,但他看過的跌打師傅只給他一支拐杖作支點,搖搖欲墜。受傷後他的媽媽一直要他看跌打,但跌打師傅沒有去叫他做些甚麼檢查。到他的教練威逼利誘,才令他受了傷五日後才到物理治療診所。

「我星期日可以跟大隊去緬甸的訓練營嗎?」「吓!?」那時已經是星期五下午最後一個症,沒有醫生駐診。要在出發前確定他有無骨折,唯一途徑只可到急症室「一take過」折騰十數小時,做好所有掃描,等一個可能令自已失去落場機會的結果。

我們也不想濫用急症室的。

禍不單行的是,練習旅途遇上意外不能計算在練習期間受傷,球員球隊意外保險不會賠償這類個案,即是若他要到急症室,所有治療檢查費用要一己承擔。

球員未滿十八歲,助手要打電話給媽媽解釋要進行掃描的逼切性,媽媽在電話另一邊在嘀咕,因為她以為孩子看完治療師「開綠燈」便可以將他送到訓練營,自已可以享受那悠閒的瞬間,也沒想過要亮這盞綠燈,突然要花這一大筆錢。一說到錢,都傷和氣。

最後球員只在診所拿了一包冰來包紮消腫,我借了他一對拐杖,他便蹣跚地走出診所門口。他應該在怨,為甚麼有能力收自己山的,只是小學雞的電動滑板車。

往後的事,我還未知道。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