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於2016年香港乒乓總會(乒總)八十週年晚宴上,中國乒乓球學院(中乒院)院長助理及國際培訓導師張怡寧代表該院從乒總主席余國樑手上接過交流訓練營協議書,滬港兩地每年互相到訪進行乒乓球訓練及交流。交流訓練營今年正式展開,中乒院一行12人於7月17至23日從上海到達香港,並與恒生精英隊一同訓練。
近年香港球手屢創佳績,可見乒總青訓發展的成功;香港球員經常在內地訓練,球員有此成績實有賴兩地多年來相互交流,使雙方受益不淺。前奧運及世界冠軍張怡寧以中乒院國際培訓導師身分帶領是次交流,令兩地球員獲益良多。
位於上海的中乒院2010年由國家體育總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簽署共建,由前中國女隊教練施之皓擔任院長,為學生提供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的一體化教育,現時學生人數約50人,年齡分佈由10歲至17歲不等。
中乒院旨在打造以乒乓為專長的學生型運動員,是次訪港的中乒院教練陳誠指:「現在的模式是體學結合,校內同學跟普通學生的學業要求及壓力都是一樣,必須要把打球及學業兩邊兼顧好。參考過往,即使是奧運冠軍退役後也要回去讀大學,體學結合的模式能讓學生不會浪費時間。」
來自恒生精英隊的區榛婷過往亦曾到上海交流,她指中乒院的訓練設施非常好,訓練內容與香港相似,不過強度較高、訓練時間均較長,相對上亦較辛苦,而從內地學生身上所學到的東西亦不少:「技術當然有所提升,此外亦學習到他們的精神,他們球技了得外,即使輸了亦不會氣餒,恭喜對手之外更會主動向教練尋求改善建議。」
除了內地培訓外,中乒院訓練基地亦伸延到歐洲的盧森堡,張怡寧每年均會前往作指導,她盼望能推廣及提升歐洲球員的水平:「我每年會前往歐洲4次作訓練指導,也會帶中乒院學生去交流訓練,中乒院希望透過這類交流,提高歐洲小孩的水平,並且推廣讓更多人參與,我們希望將來美洲也能有分院。」
談及今次中乒院的同學訪港交流,張怡寧認為互相切磋有助雙方進步:「香港球員比賽機會較多,因此比賽能力較好,能夠在比賽中找到感覺、提高綜合能力。上海的孩子則比賽較少、接受訓練時間較長,切磋及交流能讓他們面對不同的打法及節奏,藉此取長補短,這樣的氣氛對成長很有幫助。」
這位兩屆奧運金牌得主亦指自己小時候沒有太多交流機會,但認為這樣的集體訓練及交流對年輕球手的成長極為重要,效果亦更勝於僅以私人教練指導:「我從前來香港也只是參加比賽,與本地球員一起訓練交流的機會太少了。這樣的集體訓練能跟同齡球手對打,能夠掌握不同球手的節奏及打法,鍛鍊出對抗性及經驗。加班練習時可以找私人教練,但私人教練始終有一定經驗,會因應學生的程度來打,因此主要訓練還是讓學生與群體一同練習為佳。」她亦認為打乒乓球不能「一本通書讀到老」,沒有所謂的絕招,最重要是每天保持高水平的訓練量。
在是次交流中獲張怡寧指導的恒生精英隊成員李皓賢則指過程令他緊張,但經指導後自己技術馬上有所改善:「過往我只用手力,但張怡寧教練則教導我如何運用腰及腳的力,讓自己打得更穩定。而自己最想從上海學生身上學習的則是步法,他們的側身打得最好,自己需要在這方面加以改善。」
今次中國乒乓球學院學生訪港交流之後,下回便會輪到恒生乒乓球學院的學生前赴上海交流。
資料來源:香港乒乓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