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庫曼亞室運直擊•專訪】林安琪陳佩琦跑過難關 兩代「飛人」重新出發



【體路土庫曼直擊】兩代飛人,同樣出身自德望學校田徑隊,一位是今次最資深的隊員,另一位則是年紀最小的一個,卻同樣在賽季中歷盡各種高高低低。賽季最後一槍,屏幕上紫荊花區旗旁顯示港隊兩位「飛人」陳佩琦及林安琪的時間分別是7秒62及7秒46,這兩組數字未必是最圓滿,卻是兩人克服傷患、跑過樽頸,準備再在賽道上飛馳的象徵。

25歲的「大師姐」安琪去年畢業後轉為全職運動員,原本期待新開始迎來突破與進步,但11月卻傷及跟腱,她以「惡夢」形容那受傷患困擾的數個月:「我真的解釋不到那幾個月有多難捱……冬訓時要食藥練習,不然真的痛到慢跑都做不到,但又不能夠暫停練習,因為接著有許多比賽。自己2009年已經傷過一次跟腱,休息了9個月,今次再受傷都好怕,畢竟已不再年輕,好怕不能再跑下去。」安琪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她說其受傷的位置跟劉翔相同,想到一代欄王在兩屆奧運上的悔恨表情,或許旁人才會稍微明白那份迷茫與痛苦。

安琪身旁那位港隊及德望的「小師妹」,是今次田徑隊中最年輕的一個——17歲的佩琦,這位新星今個賽季同樣跑過高峰低谷。季初及D1學界賽同樣跑出平百米PB的11秒85,加上200米及4×100米接力,最終以3金3紀錄威盡學界,但亞少賽奪得兩銀兼打破200米PB後,放眼世少賽的佩琦卻分於100及200米初賽跑出12秒44與25秒22,意外地雙雙無緣複賽。「世少賽是一個轉折位,跑12秒4時真的呆了,之前身體不適時都能跑到12秒3,實在想不到為何為跑12秒4。這個都不能算是樽頸吧,樽頸是進步不到,但我覺得自己是在退步。」回港後再備戰全運會,最終也是12秒多,「小飛人」意識到自己或是真的需要休息,然後才能走更遠的路,「6月病完後個人能力下降了,衝刺時會感到頭暈,爆發力也不及之前,或許真的需要一點時間去復原及調整。」

距全運會僅兩星期後便來到土庫曼參加「阿什哈巴德2017亞洲室內暨武術運動會」,亦是賽季最後一個比賽,安琪及佩琦從室外跑到室內,距離亦縮短至60米,最終佩琦在初賽以7秒62排第9位,僅以0.05秒之微與決賽席位擦身而過;安琪則在初賽跑出7秒46、小組次名直接晉級決賽,繼而在決賽以7秒54、第7名完成賽事。

連同較早前的世大運,連續參加三項大賽的安琪最後一關成功跑入決賽,她指滿意表現:「撇除傷患以外,今年的表現穩定、狀態也一直在提升。世大一槍算是跑得不錯,亞室運也只是與PB差0.01秒,對自己是一份肯定,全職一年能有這個水平,好安慰。」今次亞室運田徑港隊掃走1金3銅,看見隊友站上頒獎台,安琪亦期待自己領獎的一天到來:「或許我這一刻還未到他們的水準,但今次見到自己在60米項目已是亞洲級水平,這都鼓勵自己追求進步。」她亦特別感謝教練杜韋諾:「自己受傷那段時間有點迷失,感謝教練給予信心及鼓勵,令我知道自己有能力繼續跑下去。」

林安琪及教練杜韋諾

至於首次參加室內賽的佩琦,越級挑戰成人賽事,只要衝過終點已是PB,但她仍奮力一搏,以時間證明自己一樣能在成年組別賽事立足。「PB幾好呀,都有一段時間沒有PB了,哈哈……」笑完之後,她還是一臉認真地說出自己的總結:「其實好期待今次比賽,但我覺得自己是錯用了跑100米的方法去跑60米,所以追得太遲,但這個時間都算滿意,第9名都算不錯,雖然入不到決賽有點可惜。」考慮到她只有17歲的話,其實這個成績絕對應該「收貨」,但言談之間卻聽出她並不想以年輕作藉口,相信這樣的自我要求,佩琦很快便會證明,年輕也能有一番作為。

訪問期間,有位義工送了我們每人一包熊仔橡皮糖

那麼,兩代德望人出外作賽,又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安琪說,是一種傳承。「自己今年加入港隊10年了,入隊時像她一樣,是全隊最小的一個。那時只得我是德望,就會想,為甚麼無人陪自己?直到去年亞錦賽開始見到越來越多德望人,感覺份外親切,像一代傳一代。」十年人事幾番新,安琪已經歷3、4代的接力隊友,到今年全運終與德望師妹一同作賽,她感覺到自己長大了,但對跑步仍然熱愛,只要能夠跑,仍想繼續跑下去。至於身邊的師妹,笑一笑說:「我們就像家人一樣,雖然跑同一個項目,但不管誰跑得快都會替對方感到開心。出外比賽有師姐照顧幾好呀,陪多我幾年啦!」

今次亞室運隊中的德望人還有俞雅欣(右1)

亞室運田徑賽落下帷幕,兩位女飛人終於可以稍作休息,然後再為備戰來年一連串的田徑大賽而努力。黃種人參與短跑項目,或許是某程度上的輸在起跑線,但眼前的兩代「女飛人」,卻讓人覺得香港的跑手也會有贏在終點線的一天。

《體路》同你現場直擊「土庫曼亞洲室內運動會」港隊戰況
今屆亞室運於土庫曼展開,《體路 Sportsroad》記者團隊會遠赴土庫曼全面直擊港隊戰報,以及帶大家探索土庫曼首次主辦的亞室運的點滴花絮,記得同《體路 Sportsroad》一齊 #撐起港隊! 更多土庫曼亞室運會報導,可以bookmark以下網址:http://bit.ly/2y1q2It

圖、文:何子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