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在香港,體育風氣一向不太盛行,哪怕香港運動員成績彪炳,屢屢揚威國際,但社會地位依然低微,比賽表現出色時受市民萬千讚頌,稍有失準即遭千夫所指,而且經常被當成「鍾無豔」,體育記者的專業亦不見得受到特別認同。不過,從今屆「香港金閱獎」有兩本關於體育的書籍榮獲「最佳文史哲書」獎項可見,香港「體育人」的故事還是得到一定關注、值得被書寫。
有香港出版界「奧斯卡」之稱的香港金閱獎今年已經來到第4屆,獲提名書籍超過300本,為歷屆之冠,證明在網文盛世裡實體書的價值仍是不可被取替。事實上,一書在手的感覺份外實在,隨意地翻來覆去,還有一股撲面而來的書紙氣味、字裡行間的感染力,這些都是電子書或網上文章所難以超越的閱讀經驗,努力地讀完一本書後,箇中故事和資訊也許會令你得益不淺、終生難忘。
香港金閱獎2017上周三舉行頒獎禮,合共頒發44個獎項,當中4個為六大類別的「最佳書籍」,包括「最佳文史哲書」(10本)、「最佳政經社會書」(5本)、「最佳醫療健康書」(5本)、「最佳飲食旅遊書」(5本)、「最佳生活百科書」(5本)及「最佳圖文書」(10本),另設「我最喜愛作家」及「榮譽大獎」;獎項由讀者以一人一票方式投票,加上大會評審委員會的綜合評分(各佔50%),選出最佳書籍及作家。今年,香港桌球手傅家俊為記念出道20年推出的首本自傳《147人生 傅家俊》,以及前體育主播伍家謙分享多年採訪經歷而撰寫的《伍家謙.交畀你講體育》,雙雙榮獲「最佳文史哲書」,成為金閱獎成立以來首兩本得獎的體育書籍,對香港體壇無疑是一種肯定和鼓勵。
有別於歐美國家甚或中國內地,香港運動員自傳並不常見,出版商都不願意花錢發行這類被視為「冇乜得賺」的書籍,近20多年來較有深刻印象的只有歐偉倫的《倫.球傳》、李麗珊的《逆風而上-李麗珊》、吳偉超的《贏自己》、陳肇麒的《我係陳肇麒》、李健和的《李健和的上半場》、蘇樺偉的《赤道上的金牌》。至於早在2002年推出的《摘金背後──十個運動員的成長故事》則由兩位作者訪問10位中港兩地健兒,分享他們的成功心得。
睽違多年,今年再有運動員踩入文化界,除了《147人生 傅家俊》外,「美人魚」歐鎧淳亦親自撰寫散文作品《淳分享》,體記出身的伍家謙同樣透過文字讓外界瞭解「寫體育的人」採訪背後的喜與悲。香港體壇人材輩出,很多、很多、很多運動員的奮鬥故事都無比勵志,充滿正能量,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書」。
希望《147人生 傅家俊》及《伍家謙.交畀你講體育》榮獲金閱獎,可令香港體壇吸引更多出版商的注視,將來有更多關於「體育人」故事的書籍面世。文字不值錢,但值得被尊重。
文:黃穎釧
(原文曾刊於Yahoo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