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節目興衰 前《體育世界》主持陳尚來:裁減體育組是死路一條



【體路專訪】《體育世界》伴隨香港人走過38個寒暑,曾是幾代觀眾每個週末必看的節目,主持過《體育世界》多年的陳尚來(來哥)自小亦是捧場客之一。從小粉絲到長大後有份參與製作,再到別處工作卻心不離這個節目,「來哥」可謂見證住《體育世界》的興衰,由80年代「無綫十大節目之一」走到今日告別觀眾的局面,他只能慨嘆一句「時代已經改變」。

不少體育賽事曾在香港體育館舉行

陳尚來從小熱愛體育,長大後將興趣變為工作,於1983年加入無綫體育組,直到1994年離開:「一入去時我們是做記者仔,做下採訪工作,那時《體育世界》是林嘉華做主持的。後來他移民到加拿大,我們就有機會做主持,那時大概是87、88年。」上周得知《體育世界》停播的消息,「來哥」坦言頓時感到錯愕,但回過神來則認為是「正常發展」:「我小時候看的《體育世界》是在星期日的黃金時間,那時收視率過百萬。到我做主持的時候,由於播放時段不及當初好,收看的人已開始減少。直到停播前是星期六中午時間播,以我所知收視率早已很差。」

攝於1983年上海全運會,陳尚來第一次出差 (受訪者提供圖片)
1993年重遊舊地,採訪東亞運動會(受訪者提供圖片)

見證《體育世界》由盛而衰

最初《體育世界》深受觀眾歡迎,「來哥」認為成功關鍵在於「創新」:「因為那時沒有類似的體育節目,大家覺得很有趣,既看到外國的新聞之餘,又有些古靈精怪的東西。那時開始流行賽車,節目中又有Formula 1(一級方程式賽車)的片段,基本上與體育有關的都能從《體育世界》找到。」

時間縮短至半小時。一個只有半小時的體育節目又可涵蓋多少體育消息呢?

但時移世易,經歷38載的《體育世界》對觀眾而言或不再新鮮,加上無綫電視近年失去大型體育賽事的轉播權,變相令節目內容日趨貧乏由2017年1月起《體育世界》改為星期六12:00-12:30播放,節目長度由當初90分鐘,慢慢縮減至每集30分鐘,難免令收視情況雪上加霜:「停播前的節目內容大多圍繞香港體壇、記者會、PR(公關)或Marketing(市場推廣)性質的東西,時間亦縮短至半小時。一個只有半小時的體育節目又可涵蓋多少體育消息呢?」製作成本高、效益低,終使《體育世界》難逃被斬的厄運。

體育報導專業無可替代

考慮到「成本控制」而向一個節目「開刀」尚可說是一間公司的「正常決定」,但「來哥」認為連體育組都身受其害被解散,則猶如「死路一條」:「我覺得體育組在任何大型電視台都應該存在,因為體育的轉播及直播都有一套專用的語言、專用的Graphic(圖表)、專用的Logic(邏輯),如果沒有專門的人在這裏做體育節目的話,我可以肯定告訴你:一定是死的。」體育引人入勝的地方是其未知性,陳尚來強調體育報導是一門專業,應對突發情況時,體育導演必定較一般導演有機動性,能將最精彩的畫面及時向觀眾呈現:「以拳賽為例,拳手打爆了對方的眉骨,這時定要讓觀眾看到的。若普通攝影師或導演經驗不足,欠奉那些畫面,就差好遠。這就是我解釋為何體育是專業的意思,並非一般導演可隨便做到。」

攝於意大利1990世界盃(受訪者提供圖片)
(左起)郭家明、蔡育瑜、陳尚來。攝於1994美國世界盃。(受訪者提供圖片)

談起昔日在體育組刻骨銘心的經歷,「來哥」毫不猶豫道出「519」三個數字,指的是1985年5月19日在北京工人體育場進行的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香港足球隊以2:1爆冷擊敗中國,取而代之出線到下一輪賽事:「那時我在現場做直播,大家都沒預計過會贏,於是心情很激動,相擁而哭。」「來哥」補充那次大戰在翡翠台黃金時間播放,最終錄得體育節目歷史性高收視。

如果沒有專門的人在這裏做體育節目的話,我可以肯定告訴你:一定是死的。

新媒體主導體育資訊成大趨勢

隨著《體育世界》的結束、無綫電視體育組的解散,我們接觸體育資訊的途徑將進一步蛻變,「來哥」認為新媒體統領體育將會是大趨勢:「TVB始終是個綜合電視台,在翡翠台、明珠台以外難以加一個體育台,相反新媒體可以開無限的頻道播放賽事。以籃球為例,新媒體可開兩條頻道同時間直播東西岸比賽,傳統電視台根本無辦法做到這件事。」

2016年里約奧運期間,陳尚來再度踏足《體育世界》錄影廠(受訪者提供圖片)
22年後再度與韓毓霞合作主持里約奧運特備節目(受訪者提供圖片)

《體育世界》被時代淘汰已成事實,一年來香港體育界經歷了樂視體育及無線體育組的解散,目前仍為「體育人」的陳尚來認為香港體育可參考國內外的經營模式,與時並進,方可於不同媒體百花齊放。

圖、文:倪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