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達亞運直擊・手記】永不停步,才能繼續進步



【體路雅加達直擊】雅加達亞運曲終人散,港隊最終收穫8金18銀20銅,獎牌數目歷屆最多之餘金牌亦追平2010年廣州亞運。只是時代巨輪並不會停步,要維持甚至再突破這個成績,我們也不能停下來,對吧?

一個亞運的完結,並不代表著運動員能停下來。差不多每次做賽後訪問時,都總會出現一、兩條類似的問題:「未來有甚麼目標?」、「下一個比賽會是何時?」大多運動員都是笑著回應:「終於可以放一放假了!」,但其後也總會補上一句:「不過奧運資格賽周期又快開始了……」亞運和奧運相隔2年,這個大賽的尾聲意味揭開另一個大賽的序幕,這樣逼使著每位運動員不斷追求自我的心態,才能讓各位繼續進步下去。

這兩個星期來,聽過不下30位運動員的賽後感言,不論是勝利宣言、敗陣的落寞,還是對隊友、家人和支持者的感謝說話,筆者文字功力有限,或未能一一地透過鍵盤清楚而有力地傳送到各讀者的眼內,實在抱歉。但每字每句,聽在耳內仍撼動心靈,當中兩名田徑運動員的說話到現在還是印象深刻。

呂麗瑤的故事我們此前也說過幾次,今日暫不再多談,反而我想談談黎振浩這位短跑大師兄。經歷嚴重傷患的他拼了老命再在亞運接力賽上亮相,賽後的一句「即使今次要我再斷一次腳也無所謂。」聽得筆者心有戚戚然。但最發人深省的,我想應該是「阿黎」談道接力隊要有新血加入的那段。(相關報道:「黃金一代」4×100米接力位列第七告別亞運接力失牌 黎振浩灑淚:腳再斷也無所謂,只是最後還不了債

黎振浩(左)
徐志豪

黎振浩、鄧亦峻和徐志豪這3名香港飛人的名字,筆者真的由未入行已久仰大名。3人在2010年廣州亞運起已並肩出戰,其後參與過倫奧、仁川及今屆亞運等大賽,身旁隊友雖有變動但3人地位仍然未變。只不過這是個好兆頭嗎?經過多年,他們身上已各自背負不同傷患,但後輩卻仍似乎仍未追上他們的腳步。終於在雅加達僅僅殺入決賽下,只能以第7名衝過終點未能再踏上頒獎台。在中國及日本等亞洲短跑強國人才輩出,巴林、卡塔爾、中華台北甚至印尼均乘勢掘起下,港隊一直未有新人接棒的確令人擔憂。

何鈞傑(左)(21歲)

在一眾今屆港隊得獎運動員當中,不少都明言大有機會是最後一屆參賽,李慧詩、姚錦成、施幸余及李嘉文等都是我們熟悉的名字,要延續港隊今屆的強勢,不斷注入新血亦是必要之道。幸好多名首戰亞運的小將在雅加達都有不俗表現,更有不少已成為獎牌得主,到東京奧運及杭州亞運成熟之時,相信可再為香港創造佳績。

執筆之時雅加達亞運閉幕禮經已結束,代表《體路》團隊在印尼的20日的採訪日誌亦即將寫上句號。如若有何錯漏,尤其是筆者主理的稿件,還請讀者多多包涵亦可隨時指正。體記生涯中的首個大型綜合運動會進入尾聲,感謝各運動員、行家及義工的付出和幫助,也希望自己能繼續成長,畢竟永不停步才能繼續進步吧。

卓銘浩(16歲)
許得恩(21歲)
鄧采淋(左二)及何南慧(右二)(17及16歲)
梁穎儀(21歲)(圖片來源:港協暨奧委會)

圖:徐飛、何子淵、麥景智、Brian Ching
文:麥景智


民政事務局(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官方網頁)全力支持香港運動員出戰第十八屆亞洲運動會及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資訊傳遞由爽WIFI 提供|器材由Canon提供


《體路》採訪團現場直擊印尼亞運會!#撐起港隊
印尼雅加達亞運會將於8月18日至9月2日舉行,港隊今屆會派出歷來最龐大的800人陣容出戰。《體路》採訪團一如以往會到印尼現場直擊香港隊賽事,同大家一齊 #撐起港隊。

亞運會正式開幕前,《體路》今日起會同大家連續一個月倒數,包括每日推出 #撐起港隊逐格睇,以及運動員專訪,當然唔少得 #SportsroadTV啦!記得留意我地各大社交平台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及亞運專頁,要收到最快消息,當然要下載《體路》應用程式,接收第一手香港隊新聞!(Android版本請按此IOS 版本請按此(測試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