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疫情肆虐下全港中小學復課無期,不少學校選擇把教室搬上網絡,從上載教材與教學影片等資源到實時視像教學,真正做到停課不停學。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亦踏進視像教學這個教育界的全新領域,在應用到學科課堂前,學校率先舉辦讓「全民」參與的視像體育課,除了為因疫情生計受影響的教練提供部份收入外,亦帶來多種好處。
協和小學向來重視音樂及田徑發展,希望從中發掘學生潛能、保持身心健康之餘,亦能有助學生升學。然而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在今年年初爆發,中小學在農曆新年假期後停課至今,本年度大部份學界比賽亦取消,協和小學原本年中無休的田徑訓練突然暫停,打亂學生訓練節奏,一眾體育老師既擔心對同學的生、心理做成影響,同時亦盼為來年的學界比賽作準備,於是透過視像軟件Zoom進行的田徑訓練就應運而生。
由田徑訓練到開放全校參與
「原本只是與田徑隊員一起做運動,由教練帶領做體能,試過兩堂後發現效果不俗,於是校長就提出不如嘗試開放予全校學生參與,一起做運動。」協和小學主任陳堅談及田徑訓練課演變成視像「全民體育堂」的過程:「沒想到反應非常踴躍,由於軟件限制最多100人參與,名額很快便爆滿,甚至有學生的家長打電話問為何不能加入。看見需求這麼大,校長就提議增至一星期3次、每次3個時段。」現時協和小學逢一、三、五中午透過視像進行全民運動,按級別分為3個時段,每兩級一個時段、每個時段約30分鐘。
視像體育課的累計上課時間與停課前體育課的節數相若,不同的是,以往體育堂由體育老師葉紹強及司徒伯明等授課,視像體育堂則有田徑隊教練許友曉加入帶領學生做運動,協和小學希望藉此能讓教導田徑隊5年多的許Sir在疫情致停課、康文署場地封場而收入大減下不至於手停口停。於是一個時段的視像體育課就由葉Sir、司徒Sir及許Sir分工合作,一人負責示範、與同學一同做動作,另外兩人則分別計時及不斷觀察各同學的動作並提點,下一個時段就交換角色,3人完成後均笑言比親身教學更疲累。
視像體育堂自由參與,但同學反應熱烈及積極參與,葉Sir笑言經過一個摸索及適應的過程:「或許同學起初不習慣鏡頭,打開鏡頭後只坐著不動,我們做到喘氣,他們也只是點點頭。」幸而協和小學的同學普遍好動,很快便投入參與,司徒Sir認為視像教學亦有其好處:「老師不用花太多時間管理課堂秩序。同學以前在體育堂很容易分心、與其他同學聊天等,現在參與的同學本身已有心做運動,在鏡頭前能更專注在老師身上,老師一起做動作之下投入感也更高。」
視像課好處限制並存
談及視像教學,許Sir直言有助幫補收入:「自從疫情爆發後,學校停課、康文署封場令教練收入大減,現在的視像教學讓自己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收入,如果其他學校都實行,就能幫助許多教練。」他亦認為在過程中學懂使用新科技亦有助往後教學:「如果疫情過後再有機會因為惡劣天氣等因素而不能練習,我們都能夠立即使用視像教學,不用只是暫停訓練。」不過他亦坦言視像教學有其限制:「因為空間相對狹窄、而且也沒有田徑場的器材,只能盡量用家中能找到的東西,比如水樽、椅等協助訓練,因此訓練亦要以簡單為主。」另一限制則是參與同學人數較多,要顧及全部同學就變得相當吃力,因此在1人帶領做動作時,另外2人就得不斷橫掃電腦畫面,希望能盡量觀察更多同學、給予意見。
雖然動作簡單,但課程內容絕不馬虎,3人為每次課堂做足準備,也按同學的年齡而教導不同的動作,司徒Sir指:「做動作要按部就班,低年級主要以訓練神經反應的動作為主,他們未必能做太辛苦的體能;高年級就能多做鍛鍊肌肉及體能的動作,讓他們感受到肌肉正在用力。」他認為視像教學雖不及親身教學,但在現時情況下總比沒有運動更好,「而且這樣能保持他們的學習動力,長期不活動會令動力減弱,甚至身型會走樣,田徑隊的運動員在復課後重投訓練就會變得困難。」至於在鏡頭下教學能否做到技術提升,3人則認為視年齡而定:「低年級同學或會有限制,但高年級同學普遍能接收老師的口頭指導而完成動作。」
除了避免內容過於重覆而感到沉悶,他們亦想出一些挑戰動作予同學嘗試,例如葉Sir挑戰高年級同學的動作就是在進行平板支撐的動作時,以單手拿起一件軟物放在前面的椅上,再回到平板支撐的動作,然後以另一隻手把軟物取回放在地上,如此重覆,挑戰30秒限時內重覆做20次。他指挑戰令課堂內容更多元化:「這個動作能訓練身體及手眼協調,給予他們目標之外,亦能發揮創意。有些同學與家長一同挑戰,或家人幫助他們拍片,也能讓親子間有更多互動、增進感情。」可惜的是,暫時尚未有同學能夠成功挑戰3位導師。
協和小學在復活節假期後將開始全面採用視像教授主科,為免與課堂時間衝突,全民運動的時段將減少一天,改為一週兩次。從影片教學踏入實時視像教學的新領域或許再需時間適應,不過副校長陳國源認為學校嘗試過以Zoom進行體育課後,校方及同學都對應用程式有更多掌握,相信正式在學科上應用時能更快步過適應期,或許這是全民體育課的意外收穫。
圖、文:何子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