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網誌】「喺外國練波,心比身更攰。」



運動員網誌, 謝永輝, 手球

【運動員網誌】近年,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上,愈來愈多人有機會外闖試訓,甚至成功落班。看上去很簡單的一件事,球會認為你合適,便會提出邀請留下,繼續為球隊效力,但事實並沒有這樣簡單的。

到外國訓練,水平當然都會比香港高,才有去那邊訓練的動力,否則留在香港都有一樣效果。體能要求、力量、速度、對抗性都一下子提高,對身體無疑是一個負擔,提高身體素質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讓身體慢慢適應過來。不是今天說要去深蹲多20公斤,跑快1分鐘,隔天便可以立即做到。

我剛到巴黎的訓練,球會重新開始為新賽季做準備。星期一至五,早晚各一課。星期一、三、五晚上是跑步訓練。我們圍繞住公園跑6圈,一圈大概是800公尺,有上陂,下陂。第一次跑我都按自己的節奏去跑,隊友一躍而出,我已經跟不上他們。那只是第1次跑步訓練也沒關係。到第2次、第3次,我每一次都愈跑愈快,但就是跟不上他們,是背影也看不到那種,「食塵」的資格都沒有。我就想是不是我跑太慢了,但我真的盡力了,每次跑完都是頭暈暈的感覺。教練也跟我說要再跑快一點,令我有點氣餒及懷疑人生。在隊中,有些隊友身高是1米90以上,腳是很長的。看他跑步,也是跟我一樣快斷氣,但他一步等於我兩步,然後從後趕上了,還把我拋離。不只如此,到第4次跑步訓練時,出現一個新隊友,因為他們都陸續享受完假期回來訓練。第4次開始要跑8個圈,是差不多7公里的距離,到第7個圈時,這名隊友就在我身邊擦過,把我超過了。他是一個200磅的中峰。

運動員網誌, 謝永輝, 手球

「我的天,是不是法國人都是這麼能跑嗎?」我懷疑人生。

在7公里的長距離中,我跑輸了給一個比我重20公斤的人。我在香港訓練,雖然不是隊內最快,但也算上是比較快,在法國這裡,只有兩名守門員在我後面,還有一兩個高大的隊友,然後就沒有了,我就是最後幾名。我不禁反思,難道這是身體素質的差異嗎?這只是一支法國業餘球隊。

在訓練中,身體對抗性、速度、強度亦都同時提高了,幸好身體並未有出現任何傷患,恢復也不錯。如果是特意過來試訓受傷,可以提早畢業,等下一次機會。

但是,來到巴黎訓練,最令我感到疲勞的並不是體力上,而是心理上。首先,我都聽不懂法文,因此我要放很大的精力去學習訓練中的法文用詞,就等於邊上體育課邊上語文課。其次,訓練模式及內容的分別。以往10年,在香港的訓練模式都大同小異,已經變為了習慣。來的新地方,他們的手球訓練及文化都不一樣。我要重新學習及適應新的訓練模式,我要嘗試把這些訓練要點都記住,否則下次再來同樣的訓練,我又得重新學習。再者,與隊友的磨合,手球是團隊運動,一個人不能取下勝利,一定要靠身邊的隊友。我跟他們認識的時間極短,大家有各自的手球文化,習慣可算是相當有分別,例如傳球位置,他們都習慣往頭或頭頂傳,方便進行射門。但我習慣是往胸口傳,因此對他們來說接球位置偏低,他們就會不習慣。但那是我一直打手球10年的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改變,就像要求你今天起用正確拿筷子方法去夾東西一樣。傳球位置只是其中一個,還未包括走位起動位置等等其他習慣。但為了融合球隊,我必須把我本來的習慣都要改掉。最後,還要記住隊友的特性,例如這個隊友擅長射門得分,那個隊員擅長策劃創造空間等等。這些習慣及特性都需要在每次訓練時仔細觀察,然後記住,是融合球隊的重要一環。

運動員網誌, 謝永輝, 手球

因此,每一次訓練後都好像上了一課精讀班,身心疲累。要記住十多個法文名字已經不簡單,還有這些細節要記住,而不單單只是落場打球而己,自至以後,我便非常欣賞能夠加盟外地球隊的隊員,大家都關注球員的在球隊中表現,他們背後其實付上很多努力去適應,自身實力是入場門檻,適應力才是最大難關,適應時間愈短,成功機會愈高。

雖然如此,在球場上仍然非常歡樂,我就像球隊的開心果,對球隊是難得的外來文化。例如訓練時我把握機會學習法文,便一邊做一邊講法文,最後隊友都問我到底在講什麼,我便回答是某一個法文字。他們說這不是法文,或者音也跑掉了,逗得他們哈哈大笑。有一次我就是把每天去「訓練」說成每天去「葬禮」,他們聽得一頭霧水,我卻實牙實齒,最後我知道時都非常尷尬。我相信每個外流球員都遇過這些有趣經歷。

最後我亦知道,實力並不可能在兩星期內一下子增強很多,能夠做的只有盡力表現。最後球隊選擇與否,亦不是決定在我手中,起碼我自己知道已經盡力了,失敗便知道自己跟別人的差異,成功便繼續努力,珍惜機會。

祝愈來愈多香港球員可以衝出香港,外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