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海濱建單車共融通道 首階段最快兩年後落成



【體路專訊】發展局早前就觀塘海濱及啟德發展區提出「多元組合」模式方案,其中建議建造約13公里長行人及單車共融通道,預計分階段於2年及4年後落成。區議員梁翊婷認為共融通道並非觀塘區內最需要的東西,尤其單車通道應要預先規劃好才會成功,反建議在油塘及茶果嶺一帶發展單車徑。

發展局網頁圖片

發展局日前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在九龍東建造高架連接系統涉及多項技術挑戰,建造及運作成本將非常高昂,非可取選項。相反在九龍東已具備便捷的公共交通網絡下,輔以推展「多元組合」模式的環保連接系統,可切合區內市民的出行需要。當局建議推出的模式有5個方案,包括發展自動行人網絡、新增電動巴士及小巴路線、建造行人及單車共融通道、建造高架平台連接觀塘站及設置「水上的士」。

建設行人單車共融通道的方案中,當局建議在啟德發展區內提供約13公里長的單車徑網絡,貫通啟德車站廣場、啟德體育園、啟德河,並途經觀塘避風塘兩旁的海濱長廊地段,啟德發展區與觀塘海濱花園之間會有一條600米長的天橋連接。單車徑網絡將採用行人及單車共用同一空間的概念,並預計分兩階段建造,土木工程拓展署計劃今年初開始設計及實施研究,料首階段約7.5公里長的共融通道將在2023年落成,餘下的5.5公里將在第二階段於2025年以後落成。

觀塘區議員梁翊婷

發展局曾在2018年下半年推行為期半年的試驗計劃,將海濱公園內長約一公里的行人路,改為行人和單車共用的共融通道。當時的計劃是將公園內近海濱道的磚路改成共融通道,當局18年12月時指試行近5個月後有約8700人次使用通道。

觀塘區議員梁翊婷表示,雖然以休閒角度而言增設共融通道是好事,但認為並非觀塘區內最需要的東西,加上造價及維修等多個問題,現階段不適合在海濱建造通道:「這裡沒有一個很適合的位置去改造成一條單車徑,即使是磚路也太窄。單車通道是要預先規劃好、預留地方去做才能成功,這裡本身的規劃沒有預留地方,變相要做很大工程,又勞民傷財和擾民才做到合適的通道。」她建議在油塘及茶果嶺一帶發展單車徑,認為該處臨海又屬發展中地區會較易規劃。身兼區議會觀塘區發展及重建專責小組主席的梁翊婷亦指,曾收到民間團體建議將海濱一帶作單車徑及水上運動等體育發展,她較支持將避風塘近九龍貨倉一帶發展水上運動,但單車徑則較適合主力在啟德區內發展。

橫跨避風塘的天橋料會由「發現號02」延伸至啟德發展區。
海濱公園內的磚路
現時公園內嚴禁踏單車。
發展局2年多前曾在公園內推行共融通道試驗計劃。(發展局圖片)

圖、文:麥景智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