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今年因為疫情關係,NCAA安排了男女子一級大學籃球分別於印第安納波利斯和聖安東尼奧,這兩個不同的城市裡進行全國錦標賽。
即使男女子於兩個不同的地方以「泡泡」形式進行比賽,但所謂「有圖有真相」,當男女子球員們 將泡泡內的設施用手機拍下來並上載到社交平台時,幾乎全世界都能看到大會怎樣「大細超」,如 何不公平對待女子籃球。令所有人都好奇有什麼原因令NCAA在第九修正案(Title IX)立法 50多年後繼續犯下這些低級錯誤。
最大可能是,美國籃球界一直以來都誤算了女子籃球近幾年所帶來的商業價值或潛力,所以認為她們不值得受到與男子籃球隊相等的待遇。莫說 WNBA 和 NCAA 等女籃比賽在香港根本沒人留意,女 籃在美國的刻板印象都只是一盤沉悶的蝕錢生意。但如果我們以一般的收視率和曝光率去決定一個運動項目的待遇,其實 NCAA 女籃的設施和待遇根本不可能比男籃差,至少不會連基本的健身設備都沒有……
真實數據指出:2019年決賽,有接近370萬人收看貝勒大學險勝聖母大學一戰;今年,錦標賽首輪的中田納西大學對田納西大學吸引到63萬人在 ABC台觀看;十六強,傳統勁旅康涅狄格大學對愛荷華大學有150萬人同在 ABC收看 (新人王兼 AP年度最佳球員 Paige Bueckers 大戰另一新人王兼得分王 Caitlin Clark);貝勒大學對密芝根大學亦有120萬人;史上最多人收看的大學女籃比賽是 2004年決賽,康涅狄格對田納西,有560萬。
諷刺的是,剛提到今季的三場都是在1995年後NCAA和ESPN第一次將大學女籃於全國電視台中轉播;相對上,今季NBA平均每場得106萬人收看。所以,女籃真的是沒有人看,沒有人留意,沒有市場價值嗎?
電視只是其中一個能夠讓女籃曝光的平台,當然也少不了社交平台上的反應和追蹤人數,這些數字很有潛力可以轉換成球員的報酬,好比香港的 KOL 一樣。
單單是今季八強,有9,600個推特提及到康涅狄格大學對貝勒大學(兩隊頭號種子)的一場賽事,己經遠超於另外兩場男籃八強的賽事(貝勒對阿肯色 – 3,080,侯斯頓對俄勒岡州 – 1,650)。
至於Instagram追蹤人數方面,康涅狄格的 Paige Buecker有77萬;路易維爾的 Hailey Van Lith 亦有69萬5,000,也多過準NBA新秀、今季為貢撒格大學上陣的 Jalen Suggs – 30 萬追蹤人數。
所以,斷定大學女籃沒有市場價值,認為她們不值得受到與男籃相等的待遇真的説不過去和沒有根據。
另外,美國最高法院已經開始處理NCAA 學生運動員能夠透過自身肖像權獲利的法案(Name, Image and Likeness; NIL)。這即將表示學生運動員將會擁有更多權利以特定的身份去獲取報酬。 NCAA或其他商業合作夥伴也應該好好利用以上被忽視的數據,去重新計算各運動和學生運動員的商業價值,從而讓所有人有一個較公平的待遇。
文:Winson Tam (Sports Biz 故我在、美國費城Drexel運動管理、NCAA一級Drexel女子籃球、NCAA一級Villanova運動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