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一文睇晒奧運選手村有啲乜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體路專訊】受新型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響的2020東京奧運,在延期一年後鐵定於本月23日揭幕。作為全球體壇四年一度的盛事,除了比賽的運動項目和運動員之外,另一個焦點當是供運動員及各隊職員入住的選手村。到底在這個堪稱「微型城市」的東奧選手村內有著甚麼設施和設備呢?就讓本文和你一探究竟。

晴口海港公園的多用途草地空間面積達7,000平方米(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東奧選手村位於三面環海的晴海濱水區,在內可以飽覽東京灣的美景,包括著名的彩虹大橋。東奧選手村建於東京灣44公頃從填海得來的用地之上,共有21棟宿舍,在東奧期間可供18,000名運動員及各隊職員入住。值得留意的是,選手們僅能在他們所屬的比賽項目展開前的短時間始能入住選手村,並在他們遭到淘汰、或者他們所屬的比賽項目結束後48小時內遷出選手村。東奧選手村在周三(7日)開始試行運作,並於下周二(13日)正式容許運動員及各隊職員入住。

全長900米的晴海綠道讓入住選手村的運動員和各隊職員可以散步,欣賞東京灣的美景(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宿舍

選手村內的21棟宿舍每棟樓高14到18層,提供大約3,800個單位。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選手村內的單人房面積為100平方呎。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選手村內的雙人房面積為130平方呎。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宿舍內的睡床床架由100%可回收的紙版製成,但耐熱、防水之餘,承重更達200公斤。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選手村宿舍房內的浴室。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選手村宿舍的共用空間。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餐廳

選手村內的餐廳在奧運期間24小時開放,提供約3,000個座位。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餐廳提供約700種食物作選擇,滿足素食、清真、無麩質等不同國家運動員的飲食需求。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奧運村廣場

奧運村廣場作為可持續發展設施,廣場由來自日本各地的63個城市所捐贈的木材建造而成,並會在奧運會結束後歸還。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醫療大樓

為選手村內的運動員及各隊職員提供醫療服務。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醫療大樓內備有各種設備包括兩部磁力共振機和一部X光機。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發燒診所

發燒診所獨立於主要醫療大樓,用於診斷和檢測出現新型肺炎症狀的運動員。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發燒診所亦設有一個給密切接觸者設置的專門區域。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其他設施

2020東奧亦以創新性為主題,設有無人駕駛巴士,作內部接駁之用。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無人駕駛巴士24小時運作,巴士採用電力以推廣環保。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內部接駁巴士在主要設施附近設有9個巴士站,每5至20分鐘一班。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多用途大樓提供多樣化服務包括醫療、反禁藥計劃、輕膳、娛樂及健身等。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健身室(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娛樂中心(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禁藥檢查站(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每位選手村住客入住時都會收到內有搓手液、酒精消毒紙巾、肥皂和防疫小冊子的禮包(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資料來源:Olympics.com

《體路》東京奧運專頁面世

《體路》繼上屆里約奧運成為本港首間採訪奧運的的網上媒體後,將再次派出採訪隊出發東京現場直擊東京奧運會,為讀者帶來最新奧運港隊消息,《體路》東京專頁已面世,全方位為讀者報導最新港隊戰報、香港奧運之代表專訪,亦有奧運項目介紹,歷史資料等,今個暑假,與你一齊 #撐起港隊! 專頁:https://tokyo2020.sportsroad.hk/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