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題】3月向來都是香港的「欖球月」,當中因為全城期待的「國泰航空/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於本月3月27日至29日舉行,由於今年將會是賽事的四十周周年誌慶,香港欖球總會 (欖總) 就特別舉辦「最佳香港隊球員」選舉活動,讓球迷選出自1976年首辦賽事以來心目中的最具代表性的香港隊球員,今期Rugby Friday就同大家逐位介紹侯選球員當中的3位華人球員啦!
1. 陳福平
曾於1996年至2004年間代表香港出戰「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於九十年代欖球仍然是洋人運動之際,陳福平開創了華將代表香港隊的歷史,可算是本地「欖球華將」之父。
這位香港華人欖球員的先驅,除是首位代表香港參加香港國際七人賽的華人外,亦是首位代表戰七人欖球世界盃的華將,同樣更是首位出現在香港郵票的華人欖球員。陳福平分別在1999及2001年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中贏得銀碗冠軍。
2. 卓銘然
曾於2001年至2008年間代表香港出戰「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這位15歲時從加拿大回流香港入讀KGV(英皇佐治五世學校)後才接觸欖球的華將,因速度飛快而順理成章串演翼鋒。但初期Ricky身型瘦削,但後來經過磨練後漸成港隊主力,由於其反應敏捷和往往能捕捉最有利進攻時機,隊友們都給他起了 「Tricky Ricky」的外號。
Ricky與陳福平曾同期為港效力,Ricky因在2001年成為首位在七人欖球世界盃成功達陣的華人球員而被外界廣泛認識,同年他亦是「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銀碗冠軍隊成員之一,共征戰了7次HK Sevens、2次亞運會及2屆世界盃。但這名首位華人副隊長於23歲時受傷患困擾萌退役念頭,其後轉戰飲食業,涉獵不同類型餐飲業務,如Yoghurt、Pizza、Fine Dining餐廳和拉麵等,近年亦開設健身中心,成功轉型「生意人」。
3. 姚錦成
姚錦成是繼卓銘然後,香港欖球界的新Icon,除其在賽場上的「博命」表現外,他曾於2012年「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銀盾八強中加時不敵日本後,擁著到場支持的父母哭成淚人,當時被指「一喊成名」。
這位速度型球員其實於中二才與欖球結緣,在接觸欖球前曾是田徑短跑及足球員,但目前他以欖球港隊身分曾出戰全運會、亞運會,今年亦將為港爭逐奧運會入場券,同時亦大有機會再於「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上亮相兼達陣。
欖總在本月透過Facebook 專頁 向球迷徵詢意見後,根據各位經典球星的受歡迎程度和戰績,初步遴選出「最佳香港隊球員」七位經典戰將如下:
姓名 | 參賽年度 | 簡歷 |
維尼-樸斯(Chris Wynne-Potts) | 1979, 81, 82, 90 | 代表香港跨越三個年代;1990年勇奪銀碟冠軍的成員之一 |
史承治(Ian Strange) | 1986-1993 | 港隊的達陣高手及代表隊常客,曾擔任隊長一職;分別在1990及1992年協助港隊贏得銀碟,並在1987年獲得銀碗冠軍 |
陳福平 | 1996-2004 | 香港華人欖球員的先驅:首位代表香港參加香港國際七人賽及七人欖球世界盃的華將,亦是首位出現在香港郵票的華人欖球員;分別在1999及2001年贏得銀碗冠軍 |
丁尼(Paul Dingley) | 1998-2005 | 以隊長身份帶領球隊征戰多年的中鋒,曾贏得1999及2001年的銀碗冠軍 |
卓銘然 | 2001-2008 | 首位在七人欖球世界盃成功達陣的華人球員 (2001);2001年銀碗冠軍隊成員之一 |
華路雲(Rowan Varty) | 2005-現在 | 這位代表香港上陣次數最多的球員,是一名出色的得分手,亦曾代表企鵝隊和野人隊上陣;2010年銀盾冠軍隊員之一 |
基夫(Keith Robertson) | 2007-現在 | 技術精湛而全面、擁有扭轉形勢能力的全能運動員;2010年銀盾冠軍隊成員之一 |
其他在初選階段獲得球迷推舉的球員還有姚錦成、告倫 (Stuart Krohn)、貝碧克 (David Bulbeck)、萊爾 (Norrie Rae)、張伯斯 (Andrew Chambers)、哥羅斯 (Gary Cross)、馬連 (Kris Marin)和T.麥堅(Tom McQueen),他們亦會獲得「優異獎」的榮譽。
為廣納球迷的意見,在投選最後階段也設立撰文區,讓球迷以文字表達心中所想,詳情可參閱https://epoll.me/vote/ACaQIZ5i4as/who-was-the-best-player-to-represent-hong-kong-at-sevens-over-the-past-40-years。
部份資料來源:香港欖球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