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路專欄】NBA上季力排眾議下推出短袖球衣,無論是球星或球迷都齊齊Dislike。走輕量路線的R30系列並非一無是處,貼身設計可讓球員突顯身材曲線,但聯盟似乎忘了消費者才是讓商品熱賣的關鍵。
球迷Dislike短袖球衣,是因為短袖球衣太像足球球衣,完全將籃球元素剔除;最「攞命」的是,自從推出R30系列之後,球衣設計只有「窄、窄、窄」,變相令肥佬球迷難以購得心頭好!舉個例子,一個1米85、220磅的肥佬球迷本來穿2XL仍有Hip Hop Look的鬆身效果,現時可要穿4XL才稍為鬆身,但球衣長度蓋過膝頭,完全沒有美感可言。以往喜愛鬆身的Kobe已由身穿3XL改成穿6XL,你就知道窄身設計連NBA球員也不太buy。
聯盟推出短袖球衣,早有評論指出NBA是希望向英超借鏡,透過增加球衣空位讓廣告商的標誌擺放。效力小牛的德國佬Dirk Nowitzki當時在Twitter嘆言:「短袖球衣太恐怖了,或許我是老一輩吧…(Call me old school but these jerseys with sleeves are awful…),而大帝LBJ也不下一次「倒米」指出,短袖球衣影響球員出手,而昨日面對紐約人的比賽中,LBJ更霸氣地撕爛兩邊短袖,贏取不少球迷掌聲。
其實A記成為NBA聯盟球衣製造商後,一度為球衣迷帶來不少生氣,包括推出熱賣的Hardwood Classic退休球星系列,包括Pippen、Roadman、Olajuwon、Ewing、Penny Hardaway等,讓一眾當時無法從外國入手(或零用錢不足)的球迷滿足兒時夢想。

可惜,近年Hardwood Classic愈出愈濫,而且質素有下跌趨勢。Kobe在8號年代曾穿著1961年籃色復刻球衣,當時Nike生產的流通量不多,故一件原價70美元的Swingman球衣,炒高一陪至150美元,至今仍是有價有市。聯盟自然看準商機,去年重產這款火熱球衣,但敗筆是為了要遷就三葉草Logo,導致Los Angeles字體向下歪(見下圖),認真失色。
敗筆事件一不離二,二不離三。90年代太陽、活塞、速龍、爵士、火箭、灰熊的大Logo球衣,一向是球衣迷爭相搶購收藏的聖物之一,聯盟以為短袖球衣配上大Logo便能為短袖球衣救亡,結果卻因設計過份簡陋而收到大量劣評。
回到正題,聯盟如果繼續大力推動短袖球衣,可索性取消無袖球衣,測試球迷的底線。不過經LBJ這霸氣一撕,短袖球衣要全面推行預計要更長時間(索取取消吧)。
*is is but but是香港網民大玩港式英語,簡稱「是是旦旦」,即馬馬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