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追逐夢想永不會遲!美國「76歲」單板滑雪組合摘金寫傳奇

【體路專訊】2022北京冬奧新增單板滑雪障礙追逐混合團體賽,40歲的鮑姆加納(Nick Baumgartner)和36歲的積及比莉絲(Lindsey Jacobellis),周六(12日)以0.2秒力壓意大利對手,歷史性摘金,其中本職為混凝土工人的鮑姆加納更以40歲又57天之齡,創下最年長冬奧單板滑雪金牌得主紀錄。

【跟著小編去里約】告別里約,體育版可獨立而生嗎?

【體路里約奧運直擊】歷時17天的里約奧運會,隨著昨晚閉幕禮上聖火熄滅,我們的里奧之旅終於告終,明天便要離開這個曾經令人又擔心、又興奮、又感動、又落寞的奧運會,完成一刻我們在馬拉簡拿運動場上高呼,心裡又百般不捨。 作為首次以香港網媒身分採訪奧運會,事前太多未知之數,想盡力做好,早已在一年多前已開始計劃,但準備足夠但也難掩心中的擔夏。找預算、編排住宿、行程、人手分配,還有那些我們不擅長的電腦技術,由設計、建立專頁,直到每一天在里約衝鋒陷陣的採訪,這年多來多麼的難忘。 終於告別每天揹著幾公斤的背包趕著傳媒車的日子,既快樂又難忘。 在里約的三星期裡,每天揹著器材來回採訪,晚上回到房間,還有趕上每天的報導文章,每晚我與行家凌晨時份在屋內都充滿咆哮聲,那是體力上的疲倦,還有每天要抖著精神起床重覆每一天的工作。記得開幕後當晚,因傳媒車的延誤,凌晨3時才回到房間,打著幾篇文章,直到凌晨5時,我在打手記時睡著了,做了一個在打手記的夢,我竟然將夢中看見的一切,在睡著了的時候手還在打著稿,睡醒一刻,打出了一個夢境來,用這笑話展開了里奧之旅。 行家們都說這次奧運是跑過很多次大型運動會以來最累的一次,不過累後,我們總算完成任務了。奧運前,我們希望把香港隊的賽果及奮鬥故事帶給地球另一半的香港人,把這正能量除帶給平日採訪的我們外,還好好鼓勵香港人。今次之旅,感謝香港運動員每一次奮勇的表現及發揮了香港精神,香港每一人都為運動員感驕傲,這樣好的運動氣氛,好像從未感受過,但憑著我們香港運動員及每位香港體記的努力,總算完滿完成使命吧! 《體路》只是成立了3年多,這3年由當初每篇10多人觀看,到這三周內超過400多萬人次瀏覽(當然還不計那幾天被高瀏覽量而未曾預計過的Down Server),每位讀者每個like及留言,都在鼓勵我們。除了身在里約的小編外,感激在香港每天黃昏張開眼就跑回公司,日覆日的在那些深夜與我在一起拼命的同事,每一位每天工作上14-18小時,天光了,回家睡一睡,又跑回公司繼續工作。這些努力,我相信是沒白費的,至少我們與香港人一樣,都給香港運動員的正能量所感染。 成立《體路》當初,別人問體育版可以這樣獨立發展嗎?小眾到不行,哪來可觀的收入?今天體育就證明了,運動員帶來的正能量,也可令那些平日不認識運動員、不愛體育的大眾一起感受了奧林匹克的精神,這些疲勞,一切都值得。 前輩說奧運後會有「創傷後遺症」,今次「創傷」是肉體上的疲勞,但後遺症是,我們會每天帶著這留在心中的奧運精神,好好把工作做下去,令更多人如我們一樣,用這些力量帶到各自的人生上。 謝謝3星期來一起與我們 #撐起港隊 的每一位讀者,談起這名字的由來,當花了好幾個月去想一個有意思的Hashtag,希望一起凝造支持香港隊的氣氛,最初還怕Hashtag太醜了,沒有人會在自己的Facebook或IG上加上這Hashtag,但每天看在社交網絡上的打氣聲,你們都令我們的擔憂消除了。 再次答謝每一位運動員的付出,每一位為奧運捱夜的同事夥伴,每一位在撐起《體路》在奧運以外的工作的夥伴,能夠一起這樣努力的工作,我們都幸福。奧運完結,令人落寞,但心靈還是這樣的滿足,里約之旅,可以好好記在心中一輩子。謝謝看手記的每一位,請繼續支持香港運動員,支持《體路》。若說體育版可獨立而生,那有不可能? 感謝一起互相照應的香港體記行家。 圖、文:徐飛 Source:…

【跟著小編去里約】里奧閉幕 全區停電慶祝係咩玩法?

甫進傳媒村,只見漆黑一遍,遠方有後備電的接待處是唯一的光源。 【體路里約奧運直擊】里約奧運終於閉幕,小編今日與香港體記行家到馬拉簡拿運動場見證閉幕一刻,早於開始前傳媒工作室已突然停電,但沒影響場內的閉幕禮進行,直到完結後,凌晨1時回到村,打算享受來到里約首天不用再趕稿趕賽事的時間,然後傳媒村因早前停電後未能收復,全晚摸黑一天。 里奧閉幕禮精彩萬分! 來到里約三星期,每天每晚都是趕賽程趕比賽趕訪問趕打稿,(稍後再談感受,以免浪費電腦僅餘的電量)但回到村中,才發現全村漆黑一片,然後惡夢就開始,房內所有電源截斷,原打算到村內便利店購買乾糧作晚餐,亦因收銀機沒電而無法購買,店員連番道歉,更笑說:「You can write on your newspaper.」可惜未必夠電可寫。 在房內我們以手機電筒尋找蘋果充飢。 早於今天最後一天賽事,我們早上還頂著太陽到山地單車場採訪陳振興,走了幾個山頭拍攝,一腳污泥後再趕往閉幕禮,山泥在腳還未清除,可憐再沒熱水洗澡,更遇上今天天氣突變吹強風及溫度突降,閉幕一天就在這樣漆黑中慶祝渡過,環保閉幕,原來是這樣,這個里奧實在難忘。感受再詳談,謝謝各位。 能跟香港的體記一起出席閉幕禮,舉起區旗才夠驕傲。 能以香港體記身分出席奧運,是人生中的榮幸。 圖、文:徐飛 Source: RIO…

【跟著小編去里約】那些年,12位怕得要死的女孩長大了

【體路里約奧運直擊】在頒獎禮上,身邊的國內記者說:「小女孩都長大了,以前怕泰國怕得要死呢!」中國女排於今晚(里約時間20日)上演傳奇一夜,以包尾身分晉級八強,但卻愈戰愈勇,擊退巴西、荷蘭及塞爾維亞等強險,12位女孩,今天在里約奧運賽場進行了「成人禮」,為中國奪回失落12年的金牌。 過去八年,中國女排經歷高低起跌,每次來港參戰世界女排大獎賽,教練團團轉,人腳亦在尋尋覓覓,2011年世界女排大獎賽總決賽,惠若琪為首的中國女排經歷了史上最差的成績包尾離場,由蔡斌、王寶泉至余覺敏,直到今天的郎平領軍,中國女排終於從艱難時期走出來。 中國女排的奧運奪金之路未必最漂亮,但小組的三場敗仗,最終都在關鍵時候復仇了。拍攝中國女排最開心的地方,就是無論失球,贏波,跌倒再爬起,這對平均年齡都不過24歲的12位女將,總是笑臉迎人,彼此鼓勵,贏一球波,就看待成決勝分一樣,大叫、跳起、再樂透好幾秒。特別是伴著球隊經過低潮,加上在心臟手術後再次回到賽場,反覆的笑著面對每次困難的惠若琪,最終如願,與她親愛的隊友笑著站上最高頒獎台。 中國女排走到頒獎台前一刻,一眾小女孩還蹲在台前摸摸這個期待已久的木獎台,12人一邊考慮用何種方式走上台,最終決定每人右腳先踏上台,她們手拖手等待現場宣布中國對的名字時,還已急不及待地每人都在抖抖右腳要跑上去了。站上去後,12人高呼,將過去8年中國女排的烏氣吐出,唱起國歌時,她們還是前後手拖手的唱。這面金牌或者不是技術上最完美的一次,但齊心,就斷金! 甫出席頒獎禮,中國女排就興奮的摸著期待已久的頒獎台。 未宣布中國隊名字前,一眾女孩已急不及待抖著腳等侯上台。 中國女排對香港人來說是情意結。四年前小編在電視機前看著一眾女排在八強負日本後激動落淚,今天現場看她們哭得傻眼地慶祝,每位記者忍忍淚還是在會心微笑。哪有一塊金牌比起12人連同友誼一起奮鬥回來更珍貴?凌晨3時40分,記者們吃著杯麵趕著這篇等待12年的稿件,疲倦又滿足。 圖、文:徐飛 Source: RIO HK NEWS

【跟著小編去里約】炒車後,李慧詩臉上的薄皮膚

【體路里約奧運直擊】如果今天你在現場,看到這位過去4天均處泰若然的「車神」,在完成賽事後在混合採訪區哭得眼腫,採訪區的沉靜,間中會有幾聲抽泣聲,沒有人敢先發聲,因為呼吸都沉重。 她走過來,抱著我們一班記者,過去4年,我們都好像陪著她一起練習、一起比賽一樣,今次輸了,我們一樣痛心,但痛不是場上的勝負,卻是因為意外令4年功夫白費。 4年功夫,不是只在場上的練習、比賽,每一天為了專心訓練,離鄉別井還得忍受寂寞,有時半夜哭了,外界不會看得見,但今天她在場外失聲地哭,在鏡頭前難掩淚水,屈在心中那難受,一刻在爆發。 在場地單車中,意外常有,每位車手身上大概都留下疤痕。2013年,李慧詩在全國公開賽上炒車,擦傷了右眼旁邊的臉龐,傷早已痊癒,但傷後的薄皮膚,在每次揮灑熱汗後,那薄皮膚就發得鮮紅。我問過她痛嗎?她說不痛,只是皮膚薄了而已。每次炒車後,她都對傳媒說不痛,但沈金康教練都總拆穿她的謊言。 有次她受傷後回港,跟她吃上晚飯,我習慣用手拍拍她的肩膀為她打氣,但每次都錯手拍在她的傷口上;今天賽後合照,我又忘了這壞動作,拍了在她的肩膀上,她「喂」了一聲,「有傷口」,你說她的傷口痛不痛?20分鐘塗一次麻醉藥,還得在這最高的舞台上場頂著壓力應戰。每次錯手,我都內疚得心痛,今次看著你邊流淚邊說難受,更痛。 李慧詩是我認識中最堅強的女孩,賽後她走到我們面前舉手致歉,但這四年你帶給我們的精神,沒有道歉,只有感激。沒有你,沒有一眾運動員的努力,我們總不能在受忽略的體育版上一直堅持。 這樣的合照太難過 李慧詩的奧運故事,在香港傳得家傳戶曉,但奧運過後,除了我們陪著她征戰外,你們還會記得每位香港運動員奮鬥的故事嗎?4年一次,若有你們一直支持,即使流盡眼淚,那努力才一定沒白費。 謝謝李慧詩,謝謝香港運動員。 哭過後,香港記者團與李慧詩合照。 圖、文:徐飛

【跟著小編去里約】香港運動員不是「茂利」

資料圖片 【體路里約奧運直擊】寫這篇前,先聲明,我不知道「茂利」的真正意思,只知道是貶意,網絡上找到的解釋,是「一碌木,形容蠢人鈍人」。香港運動員踏上奧運舞台不容易,今屆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有行外人用自己名氣在他們不理解的奧運上、在香港隊上插一把刀,究竟目的為何? 蘇絲黃的「茂利論」,傳到身在巴西的小編耳中,經過兩星期與港隊一起征戰里約奧運,每位運動員備戰用上好幾年的青春及血汗,世界最高的舞台啊,每位運動員都用盡自己的努力及汗水為香港迎戰外敵,拿到好成績不是必要,卻有人少了一份理解及體諒之心,在彷若不用負責任的網絡上,大氣波上用自己膚淺的見識去批評運動員,究竟誰是「茂利」? 運動員都說外界不易理解他們的生活,香港單車代表梁峻榮鬥足六項的全能賽後,滴著汗水解釋它們戰衣的由來。灰色的戰衣,一改以往紅色的主色,為了在奧運場上不易被對手發現,這是根據科學的數據,上屆李慧詩奪凱琳賽銅牌正是穿上這戰衣。每位運動員都在出戰奧運前經專人量度全身尺寸去訂做,目的只有一個,讓運動員以最舒適、最自然的感覺去迎戰每一場。 黃鎮廷是世界排名第8位的小將,年紀輕輕已屬世界級球手,你不認識這位運動員的話,若然在網絡上查看新聞,我們每天的報導都會為你解答。但原來電台節目不用資料搜集嗎?還是不用尊重除了你以外的人?又究竟誰是「茂利」? 球衣設計如何或者行外人眼中也是代表香港的一個重要元素,漂亮的戰衣或會令人賞心悅目,但我們走上戰場,是來比賽,為了爭取成績,並不是在娛樂圈一樣的舞台去作表演,娛樂觀眾。當然一場精彩的比賽,令觀眾看得如痴如醉,然後帶著從運動員身上獲得的勇氣、正能量走回自己的國家,將這熱血漫延開去,這是錦上添花,也是奧林匹克的原意。 一場比賽,背後用上幾多團隊的精力去準備?若不了解,入場好好去看每一場比賽,你了解的,贏了輸了,運動員都樂於接受批評,總比開著平日開車時聽到都會讓人感到負能量的電台節目更大開眼界。別做井底之蛙,鍵盤戰士或許不用負責任,但每一句話,傷害了幾多運動員的心靈? 自問不想採訪手記都變成沒營養的話題,但今次,不吐不快。 Source: RIO HK NEWS

【跟著小編去里約】王者,不止場上-鏡頭拍下保特奪金時

【體路里約直擊】當體育記者不時也會有訪問來港的世界體壇明星的機會,但有些運動員,因為情意結,你會非到現場看他比賽一次不可,他是保特及菲比斯。幸運地兩位傳奇於里約奧運會上的賽事,小編都有幸親眼見證。 100米決賽開始前,記者嚴陣以待 小編早了一小時到場,但現場已有數百名攝影記者坐在終點攝影席 運動員的傳奇,除了是輝煌的成就,還有那賽場後那個真實的他。菲比斯輸掉今屆唯一金牌予新加坡Schooling後,著記者訪問這位小將多一點;今天見著保特霸氣收步奪金,賽後他一樣對記者照顧周到。 早上採訪李慧詩晉級爭先賽12強後,小編與行家特別趕到Olympic Stadium,因為觀看保特跑奧運會100米決賽,算是我們不約而同的心願。 記得2008年小編於北京奧運期間在報章幫忙編輯,游泳開始後,每一天的頭條都幾乎是菲比斯奪第x金。田徑開賽後,就是充滿著這位傳奇牙買加短跑手-保特,創下一個又一個紀錄的報導。 今天走到里約奧運會,終於不再是在網絡上、報章上看著相片。能夠親手拍下保特手指指衝線,背著牙買加國旗看著自己的鏡頭時,頓然就變了一位小粉絲,緊張得冒起汗來。 小編拍攝揹著牙買加國旗的照片 但在拍攝前,他特意為攝影師不停叫阻擋鏡頭的工作人員借路 但想說的,除了拍下保特照片的喜悅,100米決賽前或後,整個田徑場都像如臨大敵一樣,終點前的攝影台坐滿的攝影師,足足有香港大球場南看台般大。小編只能與幾位外國記者在終點側旁的位置拍攝,但每次保特向著終點攝影台擺出Pose之際,他還會不停叫擋著側旁攝影師視線的工作人員讓開,確保每位攝記拍到後,才擺出招牌動作。賽後他走上採訪問,每一電視台的訪問,他都重覆答著同樣問題,肉眼計算,應該上了20次吧,但他事後還會向在採訪區熱情吶喊的觀眾,再次擺出招牌動作,滿足叫囂了一整晚的觀眾。 保特不厭其煩地接受數十間電視台訪問 他走近與觀眾一起慶祝歷史時刻 保特繞場一周後接受訪問之際,其餘比賽還沒有完,但現場40,000名觀眾已走空了3分2人,保特的叫座力,除了是比賽上的吸引力,還有那親民得難以置信的零距離感。儘管採訪那短短不足10秒的賽事,要花上早兩小時到場、及離場時排上幾百人長龍侯車的時間,但那十秒,足以在採訪目錄上好好回味。三屆奧運,魅力還沒有退,若下屆奧運失去這位傳奇的叫賣力,100米戰場,或欠缺了那種填補心靈的空虛感。 Olympic Stadium坐滿記者後,散場時,就得排看不見龍尾的隊回村…

【跟著小編去里約】球衣以外,同一賽場,無限故事

【里約奧運直擊】今屆奧運,除了港隊的成績在香港傳熱網絡外,場外也多了不少勵志故事,Joseph Schooling擊敗偶像菲比斯的故事當然最激起人心,但其實奧運每一賽場上,除了球衣的不同,每位運動員都有他們的奧運故事。 晚上田徑場主場館的工作 昨日在里奧的採訪工作,由早上6時30分起床開始,一直至凌晨3時完成,算是繼開幕禮後,今屆最長的一天吧,但跑了三項港隊賽事,由早上一刻,港將的故事都動聽得令工時長的行家們一直撐著精神直到凌晨。 奧運舞台有種魔力,每位運動員上場前上場後,好像就給光環圍著,點醒了某年迷失了的自己。游泳選手劉彥恩、江忞慤奮鬥多年踏上奧運後,每人走出泳池,都說著很想繼續游下去,忘了當天曾經的氣餒。 羽毛球混雙首屆奧運於小組賽雖遇兩連敗,但於這強敵當前的小組能與種子排名更高的對手一拚高下,絕對打出拚勁。周凱華李晉熙說盼打出香港人不死精神,周凱華這位為港征戰10年的港將,30歲的她一直默默為羽毛球奮鬥,戰畢兩場最高舞台的賽事,賽後就哭著眼睛說,「走來奧運這條路很不容易,不易在很多人都不明白我在做什麼,但走到這裡,打了兩場,我覺得我對得住支持我的人。只要有少少人明白你在做什麼,我都會繼續努力。」 周凱華說至眼濕,笑著用毛巾擋著記者鏡頭 「黑妹」好不容易走出昔日的陰霾,但在奧運場上想贏的感覺,令她走回舊胡同。不過賽後她哭得慘痛,但不同之前的是,她今次承認了亦明白了自己的錯誤。承認錯誤或很痛,但不想再痛,下一場就得表現出原來的自己。 「阿泰」阿銘泰首次登上奧運舞台,筆者站在田徑主場館的中心也受到觀眾的打氣聲壓得緊張,但這位21歲的港將踏上一刻直至離場完成,總是笑著面對。看著相機內的他,淡定得頗有大將之風,然後很眼訓時,你看著他回答訪問,彷彿他好像身經百戰過一樣。下屆東京奧運,才是他發光發亮的舞台。 歷時18小時的工作天,在訪問陳銘泰後完成 奧運會上,單單走訪香港隊一天,已存了無限意義的故事,除了體能下滑、除了運動員的球衣不同,大家會關心這些花邊故事以外的故事嗎?如今屆受萬人注視的港隊持旗手歐鎧淳所言,如你要看一篇花邊新聞,再看一篇的體育新聞平衡吧,「給運動員多一點尊重!」 完成採訪後,大會接駁巴士突然由25分鐘車程,駛至離目的地遠的市中心停下,司機突然離開剩下我們在街上,最後變了2小時30分的車程。  

【跟著小編去里約】被誤解了的里約

早幾天里約黃昏一樣迷人 【體路里約直擊】來到巴西里約熱內盧近一周,早在出發前受負評連連影響下,只急著買防蚊措施,帶好保護裝備,但真正來到了里約,其實又不是在香港新聞看到時的那回事。 早於出發前為了防寨卡,打針、蚊膏等一應俱全準備好,誰知里約最可怕的不是蚊患,是被忽略了的天氣。里約熱內盧位處赤道附近,網絡上的資料是雖然8月是里約的冬季,但氣溫依然有20多度以上,但來了第7天,就如經歷了巴西的春夏秋冬。特別是里約的太陽特別刺眼,要想像在太陽大照下,無遮擋的在公路單車上工作7小時,曬黑的程度應該比平日多出好幾倍。 採訪風帆那天,在沙灘上打稿另有風味。 頭3天里約的溫度都大將有20-30度左右,上午、中午我們流得一身汗,但每天黃昏太陽一收,氣溫急降得不能再幻想以森巴造型走在街上。來到今天,里約風雲變色,整天下毛毛雨,吹著大風,寒得刺骨,難為我在出發前被網上「里約熱內盧屬於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5月到11月的乾季,由於受副高或乾燥信風帶控制,氣流乾燥以下沉為主,不易形成降水。」亂了部署,隨身只有一件風褸,還有當初被里約「熱」內盧的熱字潛移默化,里約暫時不太「熱」。 今天一旱就下起大雨,變成冬天。 除了蚊患的嚴重性被高估外,其實當地治安亦不如想像中惡劣。我們身處奧運主要場地的地區Barra區,當地義工Ivan表示奧運期間,巴西的軍隊已進駐這裡,治安除了在晚上獨自外出較危險外,其他其實與世界各地沒兩樣。Ivan亦指即使是巴西人,晚上也不敢獨自外出,不過筆者今日晚上因訪問誤了傳媒專車下,被逼與行家在公路上找路,最後在當地預約Uber專車接載,車程30分鐘,除看到當地司機或人民的熱情及好客外,暫未感到網上看見的可怕治安。 晚上在公路上找到了Uber 當然,拿著器材如今次旅程命根的小編,一定會時刻警覺,但只想與大家分享,別誤會了里約,這裡還是一個不錯的城市,特別那些令你不想離開的沙灘,還有隨時在沙灘上都設備好了的沙排、沙灘球拍等運動設施任意使用,巴西人,就是隨意,喜歡隨時起舞。 著名里約海灘Praia de Copacabana Source: rio-olympic

【跟著小編去里約】拍攝港隊鏡頭背後的即時新聞

【體路里約奧運直擊】踏入里約奧運第五天,港隊已於今屆奧運傳來不少好消息,劍擊小將江旻憓、張家朗都在場上創下歷史,昨晚(里約時間8日),何詩蓓成首位女港將殺入奧運會準決賽,最終在世界舞台上名列13位,同樣亦振奮人心。

【跟著小編去里約】黃色與綠色的主場威力

【體路里約奧運直擊】巴西人的熱情或者大家早知一二,但若非里約主辦今屆奧運會,他們的主場威力也不能像今日一樣舉世聞名,你有看過如足球球迷打氣般的方式,落在每項運動上都一樣受用?乒乓球場都可大玩人浪,只有巴西球迷熱情如此,有幸今日 #我真係見過。

【跟著小編去里約】有洋蔥的開幕禮後記

【體路里約奧運直擊】里約奧運開幕了,由出發至今天在Maracana場館內看著奧運聖火燃起,那種感動由胸口熱在喉上。 2008年北京奧運,奧運聖火途經馬場,當時已是體記的我,站在沙田馬場看台,一邊影,一邊激動,那年我買了好幾件打氣Tee,逼家人一起穿上,見證奧運聖火在我們家門前傳遞。 事隔8年,這團火再次走到眼前,但身在場館內攝影位置的我,心口那熱血仍然湧現,不同是多次被現場的氣氛激動得濕了眼眶,可是相片還是要繼續拍下,工作還得在激動中繼續,否則,定必放下相機,與觀眾一起站著看著聖火盤燃點那一刻,眼淚或早會流出來。 香港隊進場一刻那種光榮感,也是叫香港體記無法不好好炫耀。在遠遠的攝影位置上,世界各地的攝影師都在拍下精彩畫面,屬於自己的國家或地區進場,身邊那專屬的攝影師也會拍得特別高興,為著自己國旗或區旗揚在奧運場館內,場內8萬人,甚至世界各地的觀眾都聚焦在那進場口。香港隊進場一刻,由持旗手歐鎧淳帶領港隊踏進場館,至離場放下旗幟,我全程興奮得拍下過百張短短路程的照片,如非工作關係,又早已拿起相機與港隊進場一刻來了個Selfie。 今天,世界各地的體育記者都聚集在同一地方,把自己國家或地區在奧運會的歷史一刻拍下來,參賽國家的國旗或區旗並排的圍著場館高高掛上,運動,讓身在遠方的香港人,與當地採訪的我們克服了時差,一同捱著疲倦看著同一幕短短幾分鐘的港隊進場畫面。奧運會就是這樣神奇,可能如國際奧委會主席於開幕禮上說的道理一樣:”In this Olympic, We are all equal. “ 後記: 題外話,其實覺得應該入正題了。今屆里約奧運開幕禮在網絡上獲世界各地盛讚這南美洲城市,帶出森巴的特色予世人。其實鏡頭之後,散場之際,我們一班體記在場外的遭遇,也須讓里約奧運組委會反思,因為差點一場災難可發生。 完場後,8萬人的場館,幾千名的記者一起與觀眾在公眾入口離場,我們抱著器材趕車,因過往行家的經驗,要等車、塞車,大約花上3小時。但大賽只安排由凌晨開始至4時,每30分鐘的一次發車。但當我們跑到車站時,興奮的里約志願者都消失了,剩下的是幾輪巴士及沒有指示的車站。 就這樣,幾百名體育記者在場外的街道上,抱著器材逐輪拍門,但司機當然賴理流浪街頭的記者。然後每輪巴士一停下,還得趕回村工作的記者就抱著器材,人貼人的將前排記者推向車,我們一行四位香港女行家,被一眾美洲猛男撞向車身,但要離開,就得人貼人、手臂抹著車身一直鬥力上車,情況有如每天下班時段的金鐘月台,但里約開幕禮外的人龍,是由四方八面的湧進車門,幸好,最終上車了,但事實只要其中一名記者被推跌地上,今個晚上,人踩人的悲劇或發生在里約奧運會開幕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