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時大腦會分泌胺多酚,讓我的身體感覺充滿力量,對創作靈感很有關係。」蔣卓嘉(GJ)/唱作歌手/跑步年資:3年
I am a runner
I am a runner系列—鄭鳳恩:用腳步,畫出我的地圖
「希望一年跑到四個全馬,今年2月跑東京,4月跑波士頓,9月跑柏林,10月在計劃跑芝加哥,還想跑倫敦。」鄭鳳恩(Florrie)/45歲/律師/跑步年資:2年半
I am a runner系列—陳家豪:突破自己,是我跑的意義
「跑步對我的意義變得不一樣,現在的我為了突破自己,如果偉大點的說法,是希望將香港的成績再推高。」陳家豪/29歲/專業跑手/跑步年資:13年半
I am a runner系列—鄭燕玲:用腳步,去追逐錯過的
「最初不知道全馬是甚麼,一見到個跑步路線有半個香港咁大,立即覺得頭暈!」鄭燕玲/49歲/藝人經理人/跑步年資:6年 【I am a runner系列】昔日,讓鄭燕玲(Kitty)談得上的運動只有到Disco跳舞,但打從六年前與公司藝人張致恆和吳浩康一同接觸跑步開始,把她徹底改變。現在每星期抽四天去跑步,視跑步為人生挑戰,感恩即將踏入「半百」年紀仍能完成一次又一次半馬和全馬,並認為現在跑步是在享受年輕時未曾經歷過的,感覺像把殘舊的機器翻新再使用。 談起最難忘的一次比賽,是有年在澳門參加公司春茗至凌晨二時才乘船返港,但隨即要準備參加半馬比賽,她與同行一起參賽的藝人出發前手牽手互相鼓勵,最後成績雖不如理想,但憑堅毅意志完成比賽,令她印象深刻。 Kitty認為跑步已成為一種文化,並一直在社會蔓延,由最初只有她跟三位藝人參加,到現在已有泳兒、鍾舒漫、關智斌、湯怡與公司上下30多人一同報名,成為一個強大的團隊,並相信會感染其他公司的藝人,甚至他們的粉絲一同愛上跑步。 《I am a runner系列》原文刊於www.adidas.com/iamarunner
I am a runner系列—紀嘉文:跑出去,跑出過去
【I am a runner系列】 「當年為了跑步,花了數個月時間成功戒煙,現在也很抗拒別人食煙。」紀嘉文/29歲/跑步教練/跑步年資:14年
I am a runner系列—周子雁:從不安於腳踏實地
「如果你是真心喜歡運動的人,做運動員就只有一個夢,那個夢在奧運會。」-周子雁 / 32歲 / 體育老師 , 跑步年資:7年 自小性格好動的周子雁,讀書時代曾代表校隊出戰籃球、排球、足球等賽事,偏偏最怕跑步的辛苦。但性格倔強的Alison,06年開始希望挑戰自己,一嘗昔日最討厭的跑步運動。「我算是一個運動員,但這麼多運動項目中,我最怕及覺得最辛苦就是跑步,但我想挑戰自己,試一件最難的事。」
I am a runner系列—梁小偉:我有步伐一致的戰友
「我覺得跟他是一種緣份,現在我可以好放心地跑。」-梁小偉 / 49歲 / 視障跑手 , 跑步年資:2年 Gary 09年因視網膜色素病變這遺傳病,由七、八成的視力突然惡化至只看到光,頽廢了大半年後接觸跑步、再遇上「阿楊」,二人從昔日視障運動員晚上練習的慣例下,改至早上訓練,令Gary獲得更全面的訓練,奪得過無數獎項,包括去年渣打馬拉松以3小時13分取得香港視障組的最佳成績。
I am a runner系列—楊肇麟:漆黑中,成就光榮
「Gary的出現才是延續我跑步的最大動機,否則我已因工作放棄了跑步,他只是要一個人在地鐵站接他,然而一起去練跑,我做到的,又何樂而不為?」-楊肇麟 / 25歲 / 體育老師 , 跑步年資: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