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or專欄】周順達:青少年運動員的勞損

【體路 X Junior】曾經有一位中學生來求診,症狀是手踭痛,經檢查後發現是三頭肌腱發炎。原因很可能因為當時正是學界籃球比賽期,由於學校晉級決賽,教練安排他要一星期內苦練三分球,他每天練習投籃一千五百球,到第三天手肘便痛得再練習不了。 香港不少學生和業餘運動員,他們在比賽前突然增加非常大的訓練量,其實這樣很容易會出現受傷和勞損。一個長期和漸進的訓練負荷,即使長時間處於高訓練量,風險也不會很大;但是如果突然轉變,時高時低的訓練量,則相對容易導致受傷和勞損。 在青少年運動員方面,有一點可以特別注意的是,即使勞損出現病徵,如果需要減少運動量,其實未必一定需要減少主要運動項目的訓練量。由於現時大部份學生運動員普遍都同時參與數項運動,只要減少次要項目又或者減少體能訓練便可。因為青少年的新陳代謝較成年人快,勞損情況亦可能因此已經會有改善。這樣就可以減少主要項目的缺席時間,對狀態影響也相對較少。 然而若出現這 些狀況最好先諮詢 專業人士和教練, 作出相應的配合。 文:周順達(註冊物理治療師)

【JUNIOR專欄】楊文蔚:別平安無事地度過青春

【體路 X Junior】「願你平安無事地度過青春期,但別平安無事地度過青春。」這出自中二學生手筆的一句説話,大概觸動不少人的心弦。我總覺得能做自己所愛的事,是幸福的、是快樂的,我更相信只要是自己所愛的事,你總會比其他人花更多時間下更多苦功,因而做得更好。 所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這大概是我的座右銘吧!可能從小沒有家長的管束,一直以來我的選擇都不受其他人影響,一切都是我所想我所愛,從小學選擇考哪間中學、中學讀甚麼選修科、大學參加舞蹈學會、到上年轉為跳高全職運動員……都是忠於自己的決定。可能有人覺得這是任性,但我認為自己有權利去選擇我的人生、我的青春,而你都可以。 我想大部份讀者都是熱愛運動之人,你不一定是田徑運動員,可能你是籃球運動員、乒乓球運動員又或者是劍擊運動員,我都希望你們能堅持自己所愛的運動。作為學生運動員,我知道要平衡學業和運動是困難的,但相信自己,為了所愛的事,要學會運用和分配時間,過程再辛苦也是值得,因最後你得到的,定不只是如花似錦的運動成績,更是一段不平凡的青春。 也許將來你不會選擇踏上全職運動員的道路,或不會以奧運為目標,但未來的你一定要為自己所愛而拼搏。願你的工作會令你每朝急不可待地上班去,希望即使到你滿頭白髮時,你的青春也可以感動你每一條神經。 文:楊文蔚(香港女子跳高代表)

【JUNIOR TRAVEL】呼吸新鮮空氣 站上巨龍之嶺

【體路 X Junior】城市人在石屎森林生活慣了,會想起山野的自由。港島區有座在香港行山界人氣高企的龍脊,它曾被外國媒體評為亞洲最佳市區遠足徑,每逢假日,人人爭相上來呼吸一片新鮮空氣。

【JUNIOR專訪】李慧詩自編自導自演 首拍微電影與學生推廣單車安全

【體路xJunior】要成就一件事,孤掌或難鳴,但在各界專長集合力量下,短短2個月,一部集合香港精英運動員、學界運動代表、樂隊、校園電視台及香港警務處新界南總區交通部道路安全組於一身,由「牛下女車神」李慧詩(Sarah)自編自導自演的微電影《超新星》,上月在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學首播。Sarah今次「轉型」執導,變身嚴厲單車教練,她揚言是為了推廣單車安全,今次獻出了銀幕前很多「第一次」。

【JUNIOR編者的話】10年又過去

【體路專欄】2007年,筆者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誤打誤撞下成了香港體育記者 之一,當時入行懷著的心態是:「先入行,拿點經驗,再找份優差。」 那時候想像中的「優差」,當然是可以四處吃喝玩樂的旅遊雜誌記者,沒想過,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眨眨眼就做了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