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傷患盼闖甲一 馮逸朗:教練之外,別忘了我是一位球員



【體路專訪】有留意開學界籃球的球迷,應該不會對馮逸朗這個名字感到陌生。這位年僅25歲的少帥,近年帶領張振興伉儷書院男籃極速冒起,今年更在4個學界比賽中取得3個亞軍,成績絕對有交待。不過馮Sir在教練席下指令的形象深入民心,或許鮮有球迷知道他亦是一位現役球員——克服了傷患,以昔日未能踏上的甲一賽場為目標的球員。

馮逸朗的籃球故事要從小學五年級說起,在父親的薰陶下——嚴格來說是在父親的要求下開始了打球:「自己本身是一個肥仔,父親怕我會癡肥,所以要我跟他一起做運動,便選了成本低、他又有興趣的籃球。」他透露,父親的籃球技術僅限於射波,但漸漸愛上這項運動的小伙子就透過觀察及自學去磨練其他技術,瘦下來外,亦漸漸找到自己熱愛的運動。

「振興男兒」打而優則教

升中學時馮逸朗入讀張振興,原因不是學校昔日在學界賽場的輝煌成就,純粹只是地理位置就近他的家,結果這裡成為了他的搖籃,B Grade時贏得冠軍,助學校從港島區D2組升班上D1。隨後獲勁旅英華書院青睞,馮逸朗與陳兆榮、鄧志恒及鄭堯徽當上隊友,2010年更助學校奪得全港學界籃球精英比賽冠軍。不過馮逸朗未有在英華待到畢業,輾轉回流張振興,他指:「在英華打球時學到許多,也見識到外面的世界,自己算是打得不錯,但當時覺得許多事情都像理所當然,贏波太簡單,不再是自己追求的東西,反而想要一點校園生活。選擇返回張振興,除了因為返學較近,也因為有感情,希望在這裡完成中學生涯的里程碑。」結果在他轉讀英華期間降回港島區D2組的張振興,2012-13學年取下A Grade冠軍、再度重返D1,馮逸朗中學生涯亦可算功德圓滿。

畢業後常回到母校當助教的馮逸朗,在原本擔任教練的體育老師邀請下正式接過主帥一職,他坦言起初未有想得太多:「我只是盡量把自己的臨場經驗及判斷分享給球員,無想過教波涉獵許多知識,原來不是打波勁就足夠。當球員時我只會想怎樣守一球、攻一球,但當教練就要考慮大局,如何在臨場打亂對手節奏部署等。」至於執教風格,馮逸朗則強調智慧。「張振興球員以往身型較輸蝕,因此不能跟對手鬥勤力或體能,矮球員一樣可以好打得,但就要靠智慧。」

至於另一樣他強調的則是,場內有球技,場外要懂得待人處事,「假設你打了一場好波,完場後有記者訪問你,如果你不懂講說話,下次還會有人訪問你嗎?」因此他對球員一言一行都有要求,隊長林文政就是例子,「我要求他用隊長身份,在每次練習後跟隊員講一番說話,起初他會邊講邊左顧右盼,還要搔搔頭,現在文政真的改變了許多。」教導籃球技術的同時,馮逸朗亦在訓練他的隊員學做人,因為他覺得打球與做人同出一轍,懂得做人,籃球也不會打得差。

馮Sir在訪問中大讚隊長林文政過往一年的進步

三個亞軍 峰迴路轉的一年

累積了數年的經驗,馮逸朗今個學年帶領張振興分別取得港島D1學界賽A Grade、精英賽及全港學界籃球馬拉松共三個亞軍,可算是近年的豐收,但過程對教練及球員均不容易。D1學界賽時,張振興以1分憾負漢華中學,連續三年屈居亞軍。緊接著展開的精英賽,張振興在首階段小組賽亦不敵林大輝中學,一度出現出線危機,馮逸朗憶述那場比賽指,當時是教練及球員的「樽頸位」:「輸給漢華後影響了球隊士氣,未能重整,因此輸給林大輝後我們檢討了許久,大家把心中的想法都講了出來,球員醒覺了,知道不能再輸,也沒有時間再『頹』。」

最終張振興次名出線,次階段小組竟再遇上漢華,馮逸朗指賽前那一課練習氣氛是一片死寂。「我跟球員講,我知道D1決賽輸給漢華好丟臉,但這個正是翻身的機會,不然的話這一年你們都抬不起頭做人!」那場1分的失利烙印在球員心中,其實對馮逸朗而言同樣是一個難過的關口,他更特意把手機的桌布轉成了「知恥近乎勇」,就是希望能夠走過這一關,上到另一個高度。結果張振興今次以7分復仇成功,打出士氣後更連闖三關,成為決賽分子,最終僅負拔萃男書院得亞軍。

港島D1學界賽敗給漢華後,馮Sir把手機桌布換成「知恥近乎勇」提醒自己,一直用到馬拉松完結都還未換走

隨後的學界籃球邀請賽,張振興在小組賽不敵裘錦秋中學(葵涌)無緣晉級,壓軸的馬拉松四強是兩年來首挫裘錦秋,惜在決賽再向男拔稱臣,以三個亞軍完成今個學年的賽事。馮逸朗總結這一年指:「今年好峰迴路轉,大家經歷許多事情,有跌過,亦有重新站起來成功過,是十分寶貴的一年,我想經歷過今年之後,球員們不會再有承受不起的風浪。」走到最後,惟獨與冠軍無緣,可算是一種遺憾嗎?「有人說,你與男拔實力確有距離,晉級決賽可以當贏了啦。但我跟球員講,男拔球員不是三頭六臂,只是比我們多一點天份,練習時間多一點,那我們就更努力追上別人吧。」馮逸朗說,落敗,無問題,汲取經驗來年再挑戰便可。

除了張振興外,馮逸朗今年亦執起廠商會中學男籃的教鞭,帶給他另一種體驗。「他們可能遲學打波,但勝在有拚勁,8月份正式開始執教時,他們連走籃都不斷『炒』,但從來沒有氣餒,堅持要做到為止。上場比賽時,籃板球、搶波他們全部『瞓身』去撲,因為是最後一年學界賽,努力過、嘗試過,做不到,不會後悔;搏盡,做到,超級開心。」馮逸朗說,廠商會球員給他最大的啟發是,原來心態可以補技術不足。最終廠商會捧走九龍D3K3學界賽A Grade冠軍,贏得精英賽入場券,更在精英賽小組賽上成為張振興的挑戰者,即使最終挑戰失敗,仍然獲得馮逸朗的盛讚,「廠商會球員令我覺得,沒有事情是不可能的。」

廠商會中學
「努力過、嘗試過,做不到,不會後悔;搏盡,做到,超級開心。」

「我也是一位球員」

馮逸朗在教波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卻未必有太多人知道他在打球路上的挫折。告別學界後的他升上大專繼續磨練,就在準備亮相甲一賽場之際,卻於練習時意外受傷,右腳十字韌帶斷裂,被迫在籃球路上停下來。「原本覺得打甲一絕對無問題,但受傷後卻覺得好渺茫,當時的傲氣與不可一世全抹走了,想過把心一橫不再打波,只專注教波。」

馮逸朗大專時就讀香港理工大學,與蔡再懃及梁兆華等當隊友,他笑言昔日的同期中現在只有自己還未打甲組

在要否繼續打籃球的掙扎期間,父親的說話再次給他鼓勵。「父親說,我付出這麼多,為何現在才說放棄?沒有例子是斷十字韌帶後可以復出再打波嗎?」話雖如此,恢復路上的辛苦,斷斷續續的小傷患,馮逸朗說,若非父親的鼓勵,他絕對會選擇放棄。而另一個推動他的動力,則是想到他的學生,「如果阿Sir遇上阻滯就放棄,還有甚麼說服力叫球員堅持?」

去季復出,今季自言恢復到受傷前的七、八成,帶領乙組的星島打到決賽週爭奪升班資格,其中複賽對靈峰的勝仗,馮逸朗盡顯射手本色大灑3分雨,場邊竟有人說「這個人不是只有教波嗎?原來他有打波?」馮逸朗的回應簡單但有力:「我想告訴別人,我不只是一位教練,都是一位球員。其實許多打甲組的球員都有教波,我只是次序倒轉了,但仍然會以球員教練雙線發展作目標。」

對比現在的學界新貴,25歲才準備踏足甲一賽場算是有點遲;25歲已經帶領兩支學界籃球隊衝擊獎牌,卻是相當不錯的成績。只是經歷過的種種,造就了現在的馮逸朗。遲與早已非重點,別人的聲音與看法也不再重要,馮逸朗朝著自己的兩個目標邁進——打甲一及成為最年輕的學界冠軍教練,除了回應自己對籃球的熱愛,也用身教證明給弟子看:「我不是得個講字,我都做得到。」

圖、文:何子淵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